走過世界50國,與你分享更大的世界
菲律賓,東南亞唯一沒有“排過華”的國家
中國和菲律賓的關係正在逐漸惡化,中國來菲律賓前,其實我也很擔心“菲律賓是不是對華人不好”。
但到了馬尼拉在商場吃飯時剛好遇到幾個本地華人聊了一會,基本了解了當地華人在過去幾十年來的情況。
說出來大家可能有點不太信,雖說現在中菲關係非常不好。但菲律賓上世紀獨立以來,可以算是東南亞唯一一個從未排華過的國家(除新加坡是華人主體國外)。
▲高空下的馬尼拉CBD
首先,本文明確定義的是針對本國華人群體,而並非針對中菲關係,具體來說的排華指的是下麵該國政府對生活在該國的華人(具有該國國籍)的歧視性態度,比如:
1?? 法律明文規定主體民族享優先待遇(馬來西亞、文萊)
2?? 製度性排斥,禁止中文和中華姓(1940-70年代的泰國同化政策)
3?? 發生排華暴動事件(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老撾、柬埔寨)
4?? 驅逐華人(1978年越南驅逐近30萬華人)
▲東南亞國家的華人情況
本文所指的“排華”對象是該國官方政府對生活在該國華人的態度。
在東南亞裏,排華最嚴重的是印尼、越南、緬甸。馬來西亞的華人雖說能保留完整的中華文化,但馬來人針對華人發生過種族衝突,以及把新加坡踢出來本質也是“排華”。
▲東南亞華人分布
而在菲律賓,菲律賓1946年獨立後的官方政府都沒有對在菲華人做過以上四點。
目前,菲律賓1億人口中,華人約100多萬,占全國人口1.5%,華人混當地人的人口占全國20%。菲律賓獨立以來對華人比較寬容友善,沒有製度性排斥現象。
▲印尼華人慘遭迫害
結合自己在菲律賓一個星期的體會以及了解到的曆史,梳理一些個人對菲律賓“不排華”的一些原因。
【菲律賓對本地華人寬容的原因】
1??
文化融入好。菲律賓是天主教國家,國民性情較溫和。華人來菲後大都皈依天主教,華人超80%信天主教。華人本地人融合得好,全國20%人口是華人本地混血的“華裔麥士蒂索人”。
▲菲律賓宗教地圖
2?? 華人和大中華地區對菲律賓的貢獻大。首先是本地華人貢獻大,但菲律賓人性情比較溫和,沒有強烈嫉妒、眼紅的心理。
此外,70年代菲律賓政府鼓勵國民出國創匯,也就是熟知的“菲傭”,大中華地區的香港和台灣雇傭了最多菲律賓人,很多菲律賓家庭都依靠他們在外創收,補貼家用。即便是現在,香港街頭每個周末都看到菲傭們出來聚會。因此菲律賓人或多或少對華人、大中華的概念比較有好感(當然政治關係是另一回事了)。
▲香港的菲傭聚會
3?? 殖民時期華人貢獻大。在西班牙、美國、日本殖民時期,華人並沒有被殖民者利用,成為打壓、分化國民的手段。
但是參考英國殖民時期的馬來西亞,以及荷蘭殖民時期的印尼,當地華人都被當成了殖民者搞分化的工具,加深了本地民族對華人的“仇恨”。此外,菲律賓華人在殖民時期也積極參加鬥爭,菲律賓人能夠真正把華人當成了自己人(這點跟泰國人一樣)。
▲貧富差距大,高樓外遍布貧民窟
4??
基於以上,菲律賓在20世紀都沒出現製度性排斥當地華人現象,菲律賓獨立後,也積極給華人國民身份,華人也因此歸化當地,不以“僑”自居。
菲律賓並不像泰國那樣雖沒排華,但卻通過一些同化政策才讓華人徹底融入。而且與泰國華人基本失去“中華特性”不同,菲律賓的華人依舊很好保留了中華文化,目前華校有超150所。
▲長灘島的落日晚霞
即便中菲關係非常緊張,2024年Chinese New
Year(中國農曆新年)在菲首次破例連續放假兩天(以前隻放一天)。
此外,菲華人的參政議政能力強,華裔血統當總統、議員的很多,即便如此國民也不會因誰的民族背景而發生種族爭吵。
▲馬尼拉商務區的物價,320P約等於45元人民幣
當然,許多人或許不同意我的看法,在西班牙殖民菲律賓的17世紀,西班牙曾經發動5次針對華人的呂宋大屠殺。但本文說的是菲律賓1946年獨立後其官方對當地華人的態度。
而且並非是說針對外國國籍華人的態度(畢竟這個也隨著政治關係的影響),在中菲關係如此不好的情況下,當地華人也普遍反映他們的生活不會因為華人的身份受到影響,即便兩國宏觀環境下的關係不佳,菲律賓官方和民間也不會將“怒火”撒給本地的華人。這個與60-70年代印尼、越南的“極端排華”情況極為不同。
▲馬尼拉BGC商務區
▲馬尼拉Greenbelt商場
▲馬尼拉BGC商務區
▲長灘島
▲長灘島
▲長灘島
▲長灘島
本文為「環球情報員」主編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