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手機可連上星鏈 測試成功 2025可望全麵開放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SpaceX 近日宣布,其旗下的 Starlink 衛星網絡服務已成功完成一項突破性測試,讓兩名使用者透過手機直接連接衛星訊號,實現了視訊通話。

這項技術被稱為“Direct to Cell”,讓使用者無需透過其他硬件裝置即可直接連接衛星訊號上網,不需要其他硬件裝置作為“中介”。基本上,就是將天上的 Starlink 衛星當作手機的基地台來使用,隻要處於能夠看見天空的地方,用戶就可以使用 LTE 手機連接到 Starlink 衛星網絡,進行簡訊、語音和數據的傳輸。

然而,盡管成功進行了視訊通話連線,實際畫麵顯示通訊品質仍有待提升。這表明,Starlink 當前的衛星網絡服務帶寬在進行視訊通話時仍顯不足,因此未來若要提供穩定的手機直連上網服務,仍需進一步擴充網絡帶寬。

在此之前,Starlink 已宣布與 T-Mobile 合作,計劃先以簡訊傳輸為主,並預計在 2025 年開放使用者透過衛星網絡訊號上網。這一合作將有效銜接既有的移動網絡服務,為使用者提供更廣泛的通信選擇。

除了 Starlink 和 T-Mobile,其他業者也在探索類似技術。AT&T 與衛星網絡服務業者 AST SpaceMobile 合作,提供手機直接連接衛星網絡訊號的服務;Qualcomm 則宣布將通過其處理器產品推動更便利的衛星連網使用體驗。

 

相關閱讀:

據維基百科,星鏈(英語:Starlink)是太空服務公司SpaceX的一項透過近地軌道衛星群,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截至2022年7月23日,星鏈服務已可在六十個國家和地區使用。

2015年,SpaceX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在西雅圖宣布推出一項太空高速互聯網計劃:星鏈計劃。借由遠遠超過傳統衛星互聯網的性能,以及不受地麵基礎設施限製的全球網路,星鏈可以為網路服務不可靠、費用昂貴或完全沒有網絡的位置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另外也有可能結束當今世界存在的網絡封鎖。旨在為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星鏈計劃的宗旨是開發出“全球衛星互聯網係統”,並能運用在例如火星等環境上,在太陽係內部署通信基礎建設。

2018年2月22日,SpaceX在美國加州範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了一枚獵鷹9號運載火箭,並將兩顆小型實驗通信衛星送入軌道,星鏈計劃由此開啟[3]。2019年10月22日,SpaceX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成功通過星鏈發送推特,並表示星鏈已能提供天基互聯網服務。Starlink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提供服務,到2021年將其服務範圍擴大到接近全球。截至2023年2月,星鏈工程在軌衛星數量已超過3,500顆。同時,SpaceX還提出了第二代星鏈計劃,該計劃將依托SpaceX星艦發射並構成數量達29,988顆衛星的衛星星座。

Observer12 發表評論於
不知道一顆星可以連幾個手機同時通信,比起地麵基站衛星可能沒那麽大功率,發文字短信應該更實用
德州呆子 發表評論於
包子急了,皇帝的新裝咋辦
freemanli01 發表評論於
那些想一手遮天的人就坐不住了。
癩蛤蟆想遮天。。。跳吧。。。
XM25 發表評論於
華為那個衛星音頻通話,後來發布者承認是假的。
隻看不回貼1208 發表評論於
台灣高科技不要太先進,大陸搶著挖人還來不及。
fonsony 發表評論於
華為的已經上網了,當然要錢上網吧?
Lacedaemon 發表評論於
華為手機可以一次送好幾個文字,很先進。沒文化的人才傳視頻。
亮工 發表評論於
彎彎們,不要嘲笑華為,台灣有什麽可貢獻的,除了嘴巴臭以外
涼呀涼 發表評論於
別發展這麽快,我這純真的Starlink 還沒捂熱乎呢!
涼呀涼 發表評論於
華為早就遙遙領先到銀河係了!
groogle 發表評論於
中國強製使用華為手機 迫在眉睫 不為別的 防火牆要塌了 哈哈哈
Panda-2020 發表評論於
趕緊自己做衛星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