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煞車故障、自燃、漏電,中國電動車有爭議案例頻發

煞車故障、自燃、漏電,中國電動車有爭議案例頻發

文章來源: RFA 於 2024-05-15 20:25:5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024年2月2日,一名男子在北京的智能充電電動汽車(EV)充電站插上充電插頭。

中國電動車近來發生多起有爭議事件,如疑似煞車係統故障、自燃和漏電等。雖然使用者和車商各執一詞,但已對中國電動車的形象造成傷害。有專家解析,若產品有缺陷,將是普遍性的,不會是單獨的個案。

中國科技大廠華為和賽力斯車廠共同開發的電動休旅車“問界M7 Plus”,上月底發生一起在山西高速公路追撞事件,造成三人死亡意外。起火的M7 Plus卡在大車下,車門鎖死打不開,家屬歸咎自動緊急煞車係統故障未啟動,加上撞車之後,安全氣囊沒打開,車門也沒有自動解鎖,阻礙救援。

問界汽車公司(Aito)則在中國社交平台微博聲明,車輛數據顯示事故發生時,時速115公裏,安全氣囊正常展開,電池組讀數正常。中國當局則在調查3名乘客沒有逃出火燒車的原因。

中國科技大廠華為和賽力斯車廠共同開發的電動休旅車“問界M7 Plus”,上月底發生一起在山西高速公路追撞事件,造成三人死亡意外。

另一款中國電動車比亞迪,則傳出在河北、廣東等地發生自燃、引爆火災的事件。去年一個月內比亞迪就有4家門店被燒。有網民揶揄“新能燃汽車”、“工業垃圾被吹成神”、“總比到消費者手裏再發生好”、“以後消防得多招人了,解決了就業”、“買特斯拉吧,有事全國媒體幫你發聲,國內車你就準備隻得你一人苦哈哈申訴”。

比亞迪消費者稱開車途中“車跑電”差點喪命

此外,一名自稱為“我是阿瑤”的網民,5月13日在社交媒體連發多條關於父親住院、事發當時車內監控的視頻,表示比亞迪漏電差點要了父親的命。視頻可見車主先是說“不對勁”,再跟乘客說“跑電了”,隨後靠邊停車,乘客下車,車主解開安全帶打開車門呼喊“救命”、“我這車跑電了”。

她指出,51歲的父親駕駛剛買不到一個月的比亞迪新車,在載客路途中發生漏電,父親被送往醫院後,診斷為腦幹出血、吸入性肺炎、電擊傷,住進重症監護室(ICU)。她還公布醫院診斷證明父親的確遭到電擊傷。

比亞迪5月14日回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關於‘觸電’傳言,我們從行車記錄儀視頻可以看到,副駕駛乘客未出現異常情況,車主也可以解開安全帶移動,加上車輛有電位均衡的安全設計,漏電監測也沒有出現異常。因此初步排除車輛漏電導致車主病發,不排除車主突發腦溢血導致手腳麻木,誤以為觸電的可能。”

台灣整合醫學科薑冠宇醫師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認為,家屬說法比較合理,發生腦溢血,症狀應是全身癱軟無力,不是全身麻木。

薑冠宇分析:“開車途中發生腦溢血、手腳麻木、僵直,比較不合理。比較合理的順序應該是先有觸電的狀況,導致手腳麻木。因為被電到就不能動,手腳麻木情況下,出車禍出現意外受到撞擊,這人完全昏迷之後,就有吸入性肺炎、腦部受衝擊導致腦溢血,這才是一個完整常見、符合邏輯的生理的順序。”

車主家人與比亞迪各執一詞,需待相關部門鑒定結果後公布。台灣大學電機學係教授林宗男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指出,像這種爭議,除非當下有相關的鑒識報告、漏電觸電的證據,否則易流於各說各話。

中國電動車比亞迪。

專家:中國消費者維權意識強大 若產品缺陷不會是個案

台灣的汽車媒體人曾彥豪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表示,任何產品一定會有一些意外產生,現在基本防護應該做的蠻強的,特別在中國大陸,電動車已是非常普及的商品。

曾彥豪研判:“如果真涉及有缺陷,應該不會隻有個案,應該是一個普遍性的現象。尤其在對岸,消費者維權意識是非常強的,如果商品真的有問題,一定會掀起波濤巨浪,不會是隻有一個個案。”

至於自燃的問題,林宗男說,不論那個廠牌的電動車,電池畢竟是儲存高密度能量,當它的品質、防護措施有瑕疵,確實會發生自燃,手機或行動充電器,也有自燃的案例。

曾彥豪也說,以純電車搭載的電池來看,起火是它本身就會有的化學現象,至於為何起火,原因可能很多。曾有報告指出,油車起火比例更高,隻是外界不把油車起火當新鮮事報道。

未來汽車智能時尚設計存有安全隱患

至於“問界M7 Plus”起火事件被指車門無法打開,曾彥豪提到,現在很多車子設計沒有實體按鍵開關,不是傳統直覺性的操作邏輯。以特拉斯為例,門把設計為隱藏性開關,必須在特定位置才找得到按鍵。緊急狀況下,萬一電動開關無法開啟,要即時找到物理開關,是非常困難的事,這是設計潮流上比較大的安全隱患。

曾彥豪說:“包含很多西方設計的車,現在物理按件愈來愈少,操作邏輯要習慣它。中國大陸設計的車很多用語音控製,緊急狀況下到底能否控製,比如有幾款車子連天窗都沒有實體開關,必須使用語音或進入熒幕去作控製,可能導致緊急狀況下會有些問題。但車廠推出新車,如果沒有一些革命性的東西,跟上潮流,很難作銷售。”

台灣的科技專欄作家林修民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提到,不管油車、電動,車子使用電子裝備愈來愈多是趨勢,有人稱“電子花車”。他觀察,中國銷售員的話術,有時較為誇張,過度渲染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強調功能多先進、多智慧,一些實際操作該注意安全的警語,和安全駕駛的方式,則沒有清楚提醒,造成消費者和賣方之間資訊不對等,最終發現車商在銷售時和消費者所講的,與出事時到法院講的不一樣。

林修民還表示,中國電動車製造不像德國、日本累積長久的經驗,在可靠度、安全性方麵或仍有差距。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6分鍾內根本無處可逃!” 慘烈視頻:河水暴漲30尺
美國宣布:認定“這個組織”不再是恐怖組織
特朗普宣布對印尼、波黑等七國的關稅稅率
美國公開的秘密:很多行業全靠無證移民撐著
93歲知名僑領被女賊搶劫拖行!南加治安再亮紅燈

24小時討論排行

莫迪政府:印度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國家之一
德州洪災已91死!川普直呼“太可怕” 簽重大聲明…
習近平赴山西 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 考察閥門廠(圖集)
中國團意大利下車20分鍾 整車遭洗劫 大媽丟勞力士犯病
北約秘書長稱“若習攻台會請俄牽製西方” 俄回應....
“砸窗事件”後,官方推出三篇文章:打倒破窗者…
中國大學生沒冷氣中暑送醫 留學生蓋棉吹空調片瘋傳!
馬斯克新政黨"支持擁槍,比特幣" 喊:把自由還給你們
若被排除於供應鏈外 中國威脅報複與美達成協議國家
與馬斯克組黨 楊安澤:樂見任何人打破兩黨壟斷
中國女星巴黎驚險遇劫 高速公路被攔 爆窗搶包…
川普態度大轉彎!軍援烏克蘭「必須送更多武器」
洪災死傷慘重 得州災區市長哭訴:“沒收到任何預警”
山西掛牌“器官取得與分配中心” 網友直呼“不寒而慄”
夏令營遭衝毀前開心合照曝光 怕遭捲走身上寫名字
天水兒童鉛中毒事件:我們還要付出多少“代價”才算夠?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煞車故障、自燃、漏電,中國電動車有爭議案例頻發

RFA 2024-05-15 20:25:58


2024年2月2日,一名男子在北京的智能充電電動汽車(EV)充電站插上充電插頭。

中國電動車近來發生多起有爭議事件,如疑似煞車係統故障、自燃和漏電等。雖然使用者和車商各執一詞,但已對中國電動車的形象造成傷害。有專家解析,若產品有缺陷,將是普遍性的,不會是單獨的個案。

中國科技大廠華為和賽力斯車廠共同開發的電動休旅車“問界M7 Plus”,上月底發生一起在山西高速公路追撞事件,造成三人死亡意外。起火的M7 Plus卡在大車下,車門鎖死打不開,家屬歸咎自動緊急煞車係統故障未啟動,加上撞車之後,安全氣囊沒打開,車門也沒有自動解鎖,阻礙救援。

問界汽車公司(Aito)則在中國社交平台微博聲明,車輛數據顯示事故發生時,時速115公裏,安全氣囊正常展開,電池組讀數正常。中國當局則在調查3名乘客沒有逃出火燒車的原因。

中國科技大廠華為和賽力斯車廠共同開發的電動休旅車“問界M7 Plus”,上月底發生一起在山西高速公路追撞事件,造成三人死亡意外。

另一款中國電動車比亞迪,則傳出在河北、廣東等地發生自燃、引爆火災的事件。去年一個月內比亞迪就有4家門店被燒。有網民揶揄“新能燃汽車”、“工業垃圾被吹成神”、“總比到消費者手裏再發生好”、“以後消防得多招人了,解決了就業”、“買特斯拉吧,有事全國媒體幫你發聲,國內車你就準備隻得你一人苦哈哈申訴”。

比亞迪消費者稱開車途中“車跑電”差點喪命

此外,一名自稱為“我是阿瑤”的網民,5月13日在社交媒體連發多條關於父親住院、事發當時車內監控的視頻,表示比亞迪漏電差點要了父親的命。視頻可見車主先是說“不對勁”,再跟乘客說“跑電了”,隨後靠邊停車,乘客下車,車主解開安全帶打開車門呼喊“救命”、“我這車跑電了”。

她指出,51歲的父親駕駛剛買不到一個月的比亞迪新車,在載客路途中發生漏電,父親被送往醫院後,診斷為腦幹出血、吸入性肺炎、電擊傷,住進重症監護室(ICU)。她還公布醫院診斷證明父親的確遭到電擊傷。

比亞迪5月14日回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關於‘觸電’傳言,我們從行車記錄儀視頻可以看到,副駕駛乘客未出現異常情況,車主也可以解開安全帶移動,加上車輛有電位均衡的安全設計,漏電監測也沒有出現異常。因此初步排除車輛漏電導致車主病發,不排除車主突發腦溢血導致手腳麻木,誤以為觸電的可能。”

台灣整合醫學科薑冠宇醫師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認為,家屬說法比較合理,發生腦溢血,症狀應是全身癱軟無力,不是全身麻木。

薑冠宇分析:“開車途中發生腦溢血、手腳麻木、僵直,比較不合理。比較合理的順序應該是先有觸電的狀況,導致手腳麻木。因為被電到就不能動,手腳麻木情況下,出車禍出現意外受到撞擊,這人完全昏迷之後,就有吸入性肺炎、腦部受衝擊導致腦溢血,這才是一個完整常見、符合邏輯的生理的順序。”

車主家人與比亞迪各執一詞,需待相關部門鑒定結果後公布。台灣大學電機學係教授林宗男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指出,像這種爭議,除非當下有相關的鑒識報告、漏電觸電的證據,否則易流於各說各話。

中國電動車比亞迪。

專家:中國消費者維權意識強大 若產品缺陷不會是個案

台灣的汽車媒體人曾彥豪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表示,任何產品一定會有一些意外產生,現在基本防護應該做的蠻強的,特別在中國大陸,電動車已是非常普及的商品。

曾彥豪研判:“如果真涉及有缺陷,應該不會隻有個案,應該是一個普遍性的現象。尤其在對岸,消費者維權意識是非常強的,如果商品真的有問題,一定會掀起波濤巨浪,不會是隻有一個個案。”

至於自燃的問題,林宗男說,不論那個廠牌的電動車,電池畢竟是儲存高密度能量,當它的品質、防護措施有瑕疵,確實會發生自燃,手機或行動充電器,也有自燃的案例。

曾彥豪也說,以純電車搭載的電池來看,起火是它本身就會有的化學現象,至於為何起火,原因可能很多。曾有報告指出,油車起火比例更高,隻是外界不把油車起火當新鮮事報道。

未來汽車智能時尚設計存有安全隱患

至於“問界M7 Plus”起火事件被指車門無法打開,曾彥豪提到,現在很多車子設計沒有實體按鍵開關,不是傳統直覺性的操作邏輯。以特拉斯為例,門把設計為隱藏性開關,必須在特定位置才找得到按鍵。緊急狀況下,萬一電動開關無法開啟,要即時找到物理開關,是非常困難的事,這是設計潮流上比較大的安全隱患。

曾彥豪說:“包含很多西方設計的車,現在物理按件愈來愈少,操作邏輯要習慣它。中國大陸設計的車很多用語音控製,緊急狀況下到底能否控製,比如有幾款車子連天窗都沒有實體開關,必須使用語音或進入熒幕去作控製,可能導致緊急狀況下會有些問題。但車廠推出新車,如果沒有一些革命性的東西,跟上潮流,很難作銷售。”

台灣的科技專欄作家林修民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提到,不管油車、電動,車子使用電子裝備愈來愈多是趨勢,有人稱“電子花車”。他觀察,中國銷售員的話術,有時較為誇張,過度渲染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強調功能多先進、多智慧,一些實際操作該注意安全的警語,和安全駕駛的方式,則沒有清楚提醒,造成消費者和賣方之間資訊不對等,最終發現車商在銷售時和消費者所講的,與出事時到法院講的不一樣。

林修民還表示,中國電動車製造不像德國、日本累積長久的經驗,在可靠度、安全性方麵或仍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