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飄飄“諷日事件”被指擺拍,股價大漲後又大跌!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5月4日-7日,從包裝諷日事件上微博熱搜,到直播同款產品爆火成為“國貨之光”,直到如今被質疑擺拍操作,香飄飄經曆了“潑天的富貴”以及隨之而來的爭議。

近日,有媒體報道香飄飄諷日包裝產品並未在日本售賣,疑似炒作擺拍之後,知名媒體人胡錫進也發表評論稱,“拿一個杯套擺拍,冒充在日本店裏銷售,假裝‘硬杠’,這涉嫌出於商業利益欺騙國內消費者,嚴重有違商業道德。”

5月7日,南都灣財社記者就“諷日”事件向香飄飄方麵詢問公司對於該事件的回應及最新調查進展,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複。

5月8日,香飄飄開盤價為18.44元/股,當日盤中最高價為19.30元/股,最低價為18.14元/股,跌幅超6%,隨後尾盤有所回升,收盤價報18.90元/股,跌幅為2.73%。

產品包裝諷刺日本排放核汙水

香飄飄官方發文稱“員工好樣的”

香飄飄這一波熱搜還要從5月4日說起。

當天,有消息稱,香飄飄旗下杯裝果茶品牌MECO在日本商店中出現很多印有中日兩種文字標語杯套的商品,內容包括“無恥”“0.1%的土地汙染了70%的海洋”“可以沒有日本 不能沒有海洋”“請日本政客把核汙水喝了”“海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等,事件隨即引發熱議。

流量湧來,香飄飄也立刻開啟了一波教科書般的操作。

當晚,香飄飄官方就發文,稱“我們的員工是好樣的!”還有媒體報道稱,5月5日淩晨,有網友拍到香飄飄董事長蔣建琪拉著“歡迎香飄飄勇士歸來!”的橫幅現身機場,接機赴日回國員工。

此次事件也給香飄飄帶來了直接的利益。品牌熱度上,據統計,在4月29日-5月6日期間,香飄飄此次事件共帶來9個微博熱搜話題,熱搜持續時間較長,獲得了超高話題討論聲量。此外,該事件在小紅書、抖音、快手等多個平台也引起廣泛關注與討論。

香飄飄總裁宣布獎勵相關員工10萬元

直播間同款產品爆火銷售額超百萬

此外,5月5日,香飄飄總裁楊冬雲還在直播間宣布,將給予事件中的員工10萬元獎金。

一夜之間,香飄飄成為“國貨之光”。第三方平台數據顯示,事件引發持續熱議後,4日至5日共超千萬名網友擁入香飄飄官方旗艦店抖音直播間購買同款產品。店鋪直播日銷售額,由原來的2500元暴漲至100萬元,漲幅高達400倍。

另外,“諷日”事件後,香飄飄股價也出現大漲。5月6日,香飄飄早盤漲停,報19.21元/股。5月7日,香飄飄盤中漲幅高達9.9%,股價創2023年7月以來新高;截至當日收盤,香飄飄股價為19.43元,漲幅為1.15%。

被質疑事件為炒作擺拍

假冒“硬杠”來國內輿論場邀功

不過,事情在5月7日出現了變化。

因為社交媒體流傳的圖片顯示貨架標簽全是中文沒有日文標注,且遊客手持的杯套與商店內飲料的杯套不同,有人質疑是炒作擺拍。

還有媒體致電日本京和商店大久保店,接線員工回應稱,店裏沒有賣過這個字樣杯套的奶茶。

香飄飄涉事產品。

5月6日,胡錫進發微博,評論香飄飄包裝諷日事件。

他表示,我們堂堂正正地反對、譴責日本向大海排放核汙染水,不僅外交反製,輿論也對之口誅筆伐。但是拿一個杯套擺拍,冒充在日本店裏銷售,假裝“硬杠”,這涉嫌出於商業利益欺騙國內消費者,嚴重有違商業道德。

“網友們的追捧都屬愛國的直抒胸臆,非常值得珍惜。擺拍者的行為沒有在日本產生任何影響,假冒‘硬杠’,來國內輿論場邀功,不磊落。”

5月7日晚間,胡錫進再度發聲,稱“如此戲弄、消費公眾的淳樸愛國熱情,香飄飄的這種玩法不應被助長”。他還表示,這種擺拍與編造“小學生把作業本丟在巴黎”沒多大區別。

一改此前兩年業績下滑態勢

香飄飄去年營收淨利潤均實現增長

作為“中國奶茶第一股”,香飄飄去年營收36.25億元,同比增長1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億元,同比增長31.04%。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都一改此前兩年下滑態勢。分業務看,香飄飄衝泡業務去年營收26.86億元,同比增長9.37%;即飲業務營收9.01億元,同比增長41.16%。

香飄飄去年主要會計數據。

在營銷方麵,香飄飄的花費也增加了不少。年報顯示,其去年銷售費用為8.6億元,同比增加了53.42%。香飄飄稱,銷售費用變動,主要係增加廣告費及市場推廣費支出、組建即飲銷售團隊增加人力支出所致。而在銷售費用中,市場推廣費和廣告費分別為2.52億元和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6.7%、88.5%。對於2024年,香飄飄表示,將在產品研發、品牌傳播、營銷推廣、激勵機製等方麵進行自我突破式創新。

香飄飄去年銷售費用情況。

還有網友指出,2023年香飄飄的總營收在36億元左右,而出口的營收僅1700多萬元,那麽在日本的收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拿一個基本等於沒有的市場來營銷,換取高額的‘愛國’回報,那是不是所有消費品都可以來學這一套?”

對此,記者向香飄飄方麵詢問公司對於該事件的回應及最新調查進展,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