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周受資,用複仇般的勤奮,坐上火箭

周受資,用複仇般的勤奮,坐上火箭

文章來源: 市界 於 2024-05-05 00:55:4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We aren't going anywhere(我們哪也不去)!”夾雜了些許白發的周受資站在印滿TikTok背景板前,誠懇且堅定地說。4月24日,這個41歲的亞洲麵孔,在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X上,發布了針對美國最新通過的TikTok剝離法案的回應。這份法案要求字節跳動公司剝離對旗下短視頻應用TikTok的控製權,否則TikTok就會在美國遭到封禁。

相比於四年前,這一次“不賣就禁”的危機顯得更加迫在眉睫。周受資從最卷CEO,變成了最難CEO。

雖然人們對於周受資能否挽回TikTok的命運,無法做太多樂觀期待。但這位剛40歲出頭的CEO,被委任為“關鍵先生”,帶領著迄今為止在海外市場最成功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穿越這場艱難風暴的過程,無疑會為他夢幻的職業履曆,再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進入TikTok以前,新加坡華裔周受資身上已被英俊無匹、完美開掛的“打工金童”的標簽掛滿。

他自小接受精英教育,從軍學商,從頂級投行高盛進入神秘莫測的俄羅斯DST資本。短短一年後,他便獨具慧眼為DST相中了被投企業小米。這筆讓DST回報豐厚的投資,也讓周受資在2015年與雷軍“雙向奔赴”,出任小米CFO並成功助推其上市。

就在人們認為小米可能會成為周受資難以超越的天花板時,2021年,他又成功進入傳聞開始上市計劃的字節跳動,出任CFO操盤手。

但這一次,等待周受資的是一盤更為棘手的大棋。這場最高層麵的博弈交鋒,不論是命運的饋贈或曆練,都隻可遇不可求。對於周受資的意義,傳說中的“年薪7億”反而是最不足道的一層。

01、完美履曆,“卷王”人生

周受資大概是史上第一位因為聽證會而“出圈”的亞洲麵孔CEO。

2023年3月,在美國議員5小時的連環高壓追問下,周受資儒雅從容、冷靜自持,不卑不亢地為TikTok表達與周旋。這次驚豔亮相贏得了全網討論,更在社交媒體上火速走紅。

中文互聯網上,人們開始熱烈地搜索周受資的履曆。他被視為精英教育下的滿配模版,“智性戀”天花板,“亞洲互聯網精英形象”的代表,現實版“河道英”(韓劇《黑暗榮耀》中的精英總裁)。

今年,周受資更被時尚雜誌《Vogue》選中,成為了2024年名利場的最頂級聚會“Met Gala”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慈善舞會)的名譽主席。

當然,完美的顏值是周受資引人注目的標簽之一。但同時,他的精英履曆更值得稱道。入職小米時,雷軍就直呼其為絕對的“高富帥”。

1983年,周受資出生於新加坡,他自小就讀於當地頂級名校,18歲參軍,獲得上尉軍銜退役。後來,這段參軍經曆也曾被他作為最大的榮耀之一。2023年,在他被議員反複詢問“你的國籍身份”時,他表示:我是新加坡人,我參過軍。

23歲時,周受資從名校倫敦大學學院畢業,加入了號稱“隻要最頂尖的人才和大腦”的投行高盛。兩年後,周受資便辭職,轉而攻讀哈佛商學院MBA。

就讀哈佛期間,周受資因在Facebook暑期的實習而結識了妻子高偉晏。她作為一位同樣優秀的獨立女性,如今擔任中國香港新鴻基集團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和母校韋爾斯利的校董。2014年,矽穀商業雜誌評選她為科技行業百大女性之一。

2006年,27歲的周受資開始走上職業“開掛”道路。他受邀加入了新創立的俄羅斯基金DST,DST的話事人尤裏·米爾納號稱是一位實力雄厚、背景神秘的資本“寡頭”。外界不知周受資為何獲得了米爾納的青睞,但可知的是,周在接受邀請後,當機立斷,火速孤身一人從新加坡前往北京,開啟了VC生涯,不久後就擔任了中國區合夥人。

“如果你被告知要登火箭,不要去問應該坐哪個位置,先登上去就好。”周受資在後來采訪中,用穀歌前CEO 埃裏克•施密特的這句話來解釋自己的選擇。

在北京時,周受資幾乎是從零資源起步。為了快速打開局麵,他頻繁請朋友幫忙牽線,並盡可能多地參加各種活動。在“卷王”級的努力下,僅花了一年時間,周受資就結識了中國20多家頂級金融谘詢機構的主要合夥人。

在小米公司官方授權傳記《一往無前》中提到:周受資在DST工作期間,為了研究創業項目並觀察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他每年會約見350個創業者。2015年,當雷軍正式邀請他加入小米時,他已經深入研究過1000家企業。

幸運的是,勤奮的周受資也撞上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爆發與對資本的熱烈渴求。在他的幫助下,DST完成了對京東、小米、阿裏巴巴、滴滴以及字節跳動的大筆投資。2011年,劉強東就是在周受資的撮合下,與米爾納完成了首次會麵。DST“爽快”地出資5億美元,購入了京東8.8%股份。

同年,為了接觸到雷軍,周受資先是通過層層關係網,結識了被雷軍投資過的創始人,又通過創始人的引薦,最終與雷軍成功搭線。最終,周受資促成了DST用5億美元購入小米7%的股份,並給雷軍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在“不僅要跟投資創始人保持親近,還要把他們變成自己人”的理念下,周受資和被投企業關係都十分密切,也很絲滑地完成了職業生涯的下一步“躍升”:從投資機構到頂尖企業。

2015年,雷軍把周受資從DST挖到了還未上市的小米,並任命其為集團公司的CFO。彼時,他隻有32歲。

周受資曾說,自己是新加坡的“國家富二代”。他的父親曾經在20世紀60年代創立一家建築公司並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由於管理不善,企業遭遇了困境。他暗下決心,一生一定要參與建設一家偉大的企業,並要讓它立於不敗之地。

雷軍也因此評價過周受資:“有一種對世界複仇一般的勤奮”。任職小米期間,周受資將自己見過的每一個投資者記錄在Excel中,最終列了1500行。小米準備IPO那一年,他在微博上分享圖片說:“未來的一年裏,連睡覺都是浪費時間。”

小米上市期間,周受資在證監會附近酒店租了房間,但是每次都忙到隻能去洗個澡就折返回來。每個周末都在辦公室裏,和財務、法務、公關團隊以及一眾投行、律所等機構一起反複修改招股說明書。“招股書裏的每一個字,我都想過好幾遍。”而這份港交所H股版本的招股說明書,足足有600頁。

周受資的勤奮沒有白費,推動小米成功上市後,他自己也迎來了職場連跳。上市一年後,周受資出任了小米國際部總裁;次年,周受資成為小米最年輕的集團合夥人。

2019年年底,從小米CFO轉任國際部總裁後,周受資獲得的業績斐然——2020年,小米的國際業務擴展到了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外市場總營收 1224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34.1%,占總營收額近一半。

曾與周受資在小米共事的穀歌前高管雨果·巴拉評價,在中美語言和文化環境下長大,他是完美的雙文化者(perfectly bicultural),“客觀上說,他比我在中國商界遇到的任何人,都更適合擔任一家想成為全球巨頭的中國公司的雙料高管,兼顧海內外那種。”

這也為周受資的下一站隱隱做出了預言。

02、雪中送炭,臨危受命

就在外界以為“小米第二帥”的周受資或將未來接班雷軍之時,他卻選擇跳出了舒適圈,加入了十年前投過的企業——字節跳動。

和需要費勁張羅人脈靠近、結識雷軍不同,周受資和同齡人張一鳴的結緣,可以說是“雪中送炭”式的。

2012年,任職DST期間,他為彼時“難找錢”的今日頭條送上了1000萬美金,幫當時還沒被大範圍看好的這家初創企業度過了難捱的B輪融資低穀。

2021年4月,周受資頂著“小米上市功臣”的身份加入字節跳動擔任CFO時,外界對其會帶領這家中國科技巨頭走上風傳已久的上市之路報以極大期望。不過,隨著字節跳動的IPO流程逐漸遇阻,周受資的CFO職位也開始變得尷尬。

很快,字節跳動宣布了一個新的人事任命,讓周兼任TikTok CEO一職。張一鳴在內部信表示:“受資對公司和行業都很熟悉理解,在科技領域工作過十多年,很早期就主導投資過字節跳動。作為TikTok CEO,受資將主要負責公司治理和長期業務規劃等工作。”

接手TikTok之時,周受資已經是這一軟件的第五任負責人。

就在他接手前的半年,TikTok迎來了一次致命風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本人介入,要求關閉或者分拆 TikTok。重重壓力之下,時任TikTok CEO凱文·梅耶爾(前迪士尼高管)上任僅3 個月就宣布離職。隨後,TikTok 美國早期員工、現任 TikTok COO 瓦妮莎·帕帕斯成為過渡CEO。

雖然,這場危機後來因特朗普輸掉大選而暫時中止,但也為TikTok在美的生存危機埋下了隱患。

而周受資的老家新加坡,幾乎是TikTok全球總部的最佳選址——它位於亞洲,經濟貿易自由;而周本人又兼具中西方文化的背景,更有助於TikTok在複雜的國際政治環境和監管中生存。

不過,遊走在風險夾縫中的CEO要獲取信任也並不容易。就任後,周受資主要負責的是TikTok財務和運營。

字節跳動的程序員文化深厚,除了負責廣告的張利東,創始人張一鳴、字節跳動現任CEO梁汝波、抖音集團原CEO張楠等一眾高管都是產品出身,也大多是計算機專業畢業。

而對比TikTok前任,周受資是曆任負責人中產品運營和研發管理經驗最少的一位。外派使者張楠、曾空降TikTok的CEO朱駿、前迪士尼高管凱文·梅耶爾都是產品與管理的總舵手。

等待新任CEO的,並非是一場美差。

周受資去往TikTok的工作是否會是一次“發配”之旅,人們都在觀望。

03、風暴眼中,主動現身

在去年那場火遍全球5小時聽證會前,周受資的公開資料少之又少,十分低調。他的個人TikTok賬號,僅有13個視頻,粉絲不到2萬。他也很少接受采訪,維基百科詞條一度隻有150個詞。

入職字節跳動時,他將自己的微博、Twitter、Instagram悉數清空,隻留下了TikTok賬號。這也許是一種朝向老板風格的靠近——相比高調親民、擅長營銷的雷軍,張一鳴顯然更喜歡實操。

但當下,為了拯救TikTok,周受資開始打破低調傳統,展開了“某種形式的魅力攻勢”——頻繁在自己的TikTok帳戶“@shou.time”,分享個人日常生活點滴。

打高爾夫、看球賽、演唱會、吃美食、和明星一起尬舞……這些親切又接地氣的分享,迅速接住了“聽證會印象優勢”,全球年輕用戶將其稱之為“Zaddy”(在TikTok上,意為有腔調的老爹),為他製作飯拍視頻和可愛表情包。

周受資曾在2022年字節 All Hands(員工麵對麵)中稱,TikTok當下的最高優先級任務之一是獲得信任。在其擔任CEO的過去兩年裏,TikTok曾先後三次被美國政府問詢。

無法忽視的是,TikTok仍在保持高速增長,在年輕群體中的存在感愈發強烈。如今,TikTok在美月活1.7 億——也就是說,一半以上的美國人每月至少會打開一次 TikTok。其中,近三分之二是30 歲以下的成年人——這也成為TikTok積極開展“自救”的用戶基石。

麵對更迫切的危機,TikTok一度采取了更為直接的反抗方式——彈窗呼籲用戶給國會撥打電話。據外媒報道,喜愛Tik Tok的00後們一度“攻占”了電話線。目前,拜登在TikTok最新發布的視頻評論區內,也有大量的“Keep TikTok”“We need TikTok”等反對剝離法案的聲音。

在TikTok最為嚴峻的時刻,這款產品強勁的實力也再度得到印證。

據《金融時報》透露,TikTok2023年在美國收入約160億美元(1150億元),占字節跳動總收入比例約13.3%。另據Altindex的數據,2023年全球十大數字廣告商的在線廣告總收入超過4920億美元,TikTok進入前十,收入增速為55%。

2023年,TikTok在美國市場實現了爆炸式的增長。而得益於在美國市場業務規模的進一步擴大,TikTok的估值或將飆升至1500億美元,市場地位十分穩固。同時,TikTok Shop2024年首周在美國的GMV增長強勁,甚至超過了TikTok Shop的電商業務主陣地東南亞。

今年4月,與美國國會焦灼博弈之際,周受資還罕見地現身中東。在中東科技盛會“LEAP 2024”上進行了一場指向全球化的對談——“讓全球連接更加火熱”。

訪談中,他再次重申獲得信任的重要性:“我認為‘信任’是我們需要建立的、最重要的東西之一。在我們製定的3-5年的計劃裏,我們把贏得信任作為首要任務之一。理解世界各地的利益相關者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不同的國家是不同的。然後確保我們能夠在一個非常基礎的層麵上,提出方案,解決這些問題。”

2022年,周受資曾受邀在母校UCL畢業典禮上演講,告訴即將畢業的年輕人,自己也同樣迷茫過:“我真的不知道我想做什麽,也不知道生活會把我帶到哪裏。事後看來,並沒有什麽大的計劃......我把自己放在那裏,當機會來臨時,我抓住了機會。”

眼下,在這場嚴峻風暴中,周受資還有能力憑借著人格魅力,或是自己神奇的幸運、抓住機會的能力,帶領TikTok獲取信任,轉危為安嗎?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65歲“跳水皇帝”晚景淒涼 賣房賣金牌 將離開美國
北京閱兵唯一“嬌點” 女民兵方隊如挑選女模(視頻)
特朗普:習近平沒提美國幫助中國獲自由 感到驚訝
習普私聊器官移植是“故意流出”?對外傳遞1信號!
首富千金苦戀閨蜜十幾年 怒砸6億討好全打水漂 結局唏噓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承認自己看了中國閱兵:美麗、印象深刻
中國宣布對這大國免簽!機票瞬時搜索量飆漲
美防長談九三閱兵:美國不尋求和中國發生衝突
93閱兵觀察:從新武器看中國軍事力量的五大訊號
重慶反共標語事件:一場監控下的抗議與行為藝術
習普金同框佔據國際版麵 學者:北京才不怕被視為同路人
環時:射程覆蓋全球究竟意味著什麽?背後深意
千名衛生部員工聯名促小肯尼迪辭職 指其危害公共健康
美國這一州將取消疫苗強製令,震驚醫學界,或引發疫情?
習普聊“活到150歲”引國際熱議 美醫療界直呼“毫無根據”
普京:若烏克蘭拒絕協議,俄羅斯將以軍事手段實現所有目標
BBC:中國閱兵大秀對特朗普貿易政策的高危啟示
金正恩女兒“女大18變” 網驚:顏值不輸韓國女團
自由以後,我決定寫下2020年的武漢,我們全家感染
以假換真驚天騙案 蘋果損失$1600萬 兩華女認罪
洪秀柱現身天安門城樓!站王岐山張高麗身後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周受資,用複仇般的勤奮,坐上火箭

市界 2024-05-05 00:55:48



“We aren't going anywhere(我們哪也不去)!”夾雜了些許白發的周受資站在印滿TikTok背景板前,誠懇且堅定地說。4月24日,這個41歲的亞洲麵孔,在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X上,發布了針對美國最新通過的TikTok剝離法案的回應。這份法案要求字節跳動公司剝離對旗下短視頻應用TikTok的控製權,否則TikTok就會在美國遭到封禁。

相比於四年前,這一次“不賣就禁”的危機顯得更加迫在眉睫。周受資從最卷CEO,變成了最難CEO。

雖然人們對於周受資能否挽回TikTok的命運,無法做太多樂觀期待。但這位剛40歲出頭的CEO,被委任為“關鍵先生”,帶領著迄今為止在海外市場最成功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穿越這場艱難風暴的過程,無疑會為他夢幻的職業履曆,再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進入TikTok以前,新加坡華裔周受資身上已被英俊無匹、完美開掛的“打工金童”的標簽掛滿。

他自小接受精英教育,從軍學商,從頂級投行高盛進入神秘莫測的俄羅斯DST資本。短短一年後,他便獨具慧眼為DST相中了被投企業小米。這筆讓DST回報豐厚的投資,也讓周受資在2015年與雷軍“雙向奔赴”,出任小米CFO並成功助推其上市。

就在人們認為小米可能會成為周受資難以超越的天花板時,2021年,他又成功進入傳聞開始上市計劃的字節跳動,出任CFO操盤手。

但這一次,等待周受資的是一盤更為棘手的大棋。這場最高層麵的博弈交鋒,不論是命運的饋贈或曆練,都隻可遇不可求。對於周受資的意義,傳說中的“年薪7億”反而是最不足道的一層。

01、完美履曆,“卷王”人生

周受資大概是史上第一位因為聽證會而“出圈”的亞洲麵孔CEO。

2023年3月,在美國議員5小時的連環高壓追問下,周受資儒雅從容、冷靜自持,不卑不亢地為TikTok表達與周旋。這次驚豔亮相贏得了全網討論,更在社交媒體上火速走紅。

中文互聯網上,人們開始熱烈地搜索周受資的履曆。他被視為精英教育下的滿配模版,“智性戀”天花板,“亞洲互聯網精英形象”的代表,現實版“河道英”(韓劇《黑暗榮耀》中的精英總裁)。

今年,周受資更被時尚雜誌《Vogue》選中,成為了2024年名利場的最頂級聚會“Met Gala”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慈善舞會)的名譽主席。

當然,完美的顏值是周受資引人注目的標簽之一。但同時,他的精英履曆更值得稱道。入職小米時,雷軍就直呼其為絕對的“高富帥”。

1983年,周受資出生於新加坡,他自小就讀於當地頂級名校,18歲參軍,獲得上尉軍銜退役。後來,這段參軍經曆也曾被他作為最大的榮耀之一。2023年,在他被議員反複詢問“你的國籍身份”時,他表示:我是新加坡人,我參過軍。

23歲時,周受資從名校倫敦大學學院畢業,加入了號稱“隻要最頂尖的人才和大腦”的投行高盛。兩年後,周受資便辭職,轉而攻讀哈佛商學院MBA。

就讀哈佛期間,周受資因在Facebook暑期的實習而結識了妻子高偉晏。她作為一位同樣優秀的獨立女性,如今擔任中國香港新鴻基集團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和母校韋爾斯利的校董。2014年,矽穀商業雜誌評選她為科技行業百大女性之一。

2006年,27歲的周受資開始走上職業“開掛”道路。他受邀加入了新創立的俄羅斯基金DST,DST的話事人尤裏·米爾納號稱是一位實力雄厚、背景神秘的資本“寡頭”。外界不知周受資為何獲得了米爾納的青睞,但可知的是,周在接受邀請後,當機立斷,火速孤身一人從新加坡前往北京,開啟了VC生涯,不久後就擔任了中國區合夥人。

“如果你被告知要登火箭,不要去問應該坐哪個位置,先登上去就好。”周受資在後來采訪中,用穀歌前CEO 埃裏克•施密特的這句話來解釋自己的選擇。

在北京時,周受資幾乎是從零資源起步。為了快速打開局麵,他頻繁請朋友幫忙牽線,並盡可能多地參加各種活動。在“卷王”級的努力下,僅花了一年時間,周受資就結識了中國20多家頂級金融谘詢機構的主要合夥人。

在小米公司官方授權傳記《一往無前》中提到:周受資在DST工作期間,為了研究創業項目並觀察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他每年會約見350個創業者。2015年,當雷軍正式邀請他加入小米時,他已經深入研究過1000家企業。

幸運的是,勤奮的周受資也撞上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爆發與對資本的熱烈渴求。在他的幫助下,DST完成了對京東、小米、阿裏巴巴、滴滴以及字節跳動的大筆投資。2011年,劉強東就是在周受資的撮合下,與米爾納完成了首次會麵。DST“爽快”地出資5億美元,購入了京東8.8%股份。

同年,為了接觸到雷軍,周受資先是通過層層關係網,結識了被雷軍投資過的創始人,又通過創始人的引薦,最終與雷軍成功搭線。最終,周受資促成了DST用5億美元購入小米7%的股份,並給雷軍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在“不僅要跟投資創始人保持親近,還要把他們變成自己人”的理念下,周受資和被投企業關係都十分密切,也很絲滑地完成了職業生涯的下一步“躍升”:從投資機構到頂尖企業。

2015年,雷軍把周受資從DST挖到了還未上市的小米,並任命其為集團公司的CFO。彼時,他隻有32歲。

周受資曾說,自己是新加坡的“國家富二代”。他的父親曾經在20世紀60年代創立一家建築公司並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由於管理不善,企業遭遇了困境。他暗下決心,一生一定要參與建設一家偉大的企業,並要讓它立於不敗之地。

雷軍也因此評價過周受資:“有一種對世界複仇一般的勤奮”。任職小米期間,周受資將自己見過的每一個投資者記錄在Excel中,最終列了1500行。小米準備IPO那一年,他在微博上分享圖片說:“未來的一年裏,連睡覺都是浪費時間。”

小米上市期間,周受資在證監會附近酒店租了房間,但是每次都忙到隻能去洗個澡就折返回來。每個周末都在辦公室裏,和財務、法務、公關團隊以及一眾投行、律所等機構一起反複修改招股說明書。“招股書裏的每一個字,我都想過好幾遍。”而這份港交所H股版本的招股說明書,足足有600頁。

周受資的勤奮沒有白費,推動小米成功上市後,他自己也迎來了職場連跳。上市一年後,周受資出任了小米國際部總裁;次年,周受資成為小米最年輕的集團合夥人。

2019年年底,從小米CFO轉任國際部總裁後,周受資獲得的業績斐然——2020年,小米的國際業務擴展到了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外市場總營收 1224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34.1%,占總營收額近一半。

曾與周受資在小米共事的穀歌前高管雨果·巴拉評價,在中美語言和文化環境下長大,他是完美的雙文化者(perfectly bicultural),“客觀上說,他比我在中國商界遇到的任何人,都更適合擔任一家想成為全球巨頭的中國公司的雙料高管,兼顧海內外那種。”

這也為周受資的下一站隱隱做出了預言。

02、雪中送炭,臨危受命

就在外界以為“小米第二帥”的周受資或將未來接班雷軍之時,他卻選擇跳出了舒適圈,加入了十年前投過的企業——字節跳動。

和需要費勁張羅人脈靠近、結識雷軍不同,周受資和同齡人張一鳴的結緣,可以說是“雪中送炭”式的。

2012年,任職DST期間,他為彼時“難找錢”的今日頭條送上了1000萬美金,幫當時還沒被大範圍看好的這家初創企業度過了難捱的B輪融資低穀。

2021年4月,周受資頂著“小米上市功臣”的身份加入字節跳動擔任CFO時,外界對其會帶領這家中國科技巨頭走上風傳已久的上市之路報以極大期望。不過,隨著字節跳動的IPO流程逐漸遇阻,周受資的CFO職位也開始變得尷尬。

很快,字節跳動宣布了一個新的人事任命,讓周兼任TikTok CEO一職。張一鳴在內部信表示:“受資對公司和行業都很熟悉理解,在科技領域工作過十多年,很早期就主導投資過字節跳動。作為TikTok CEO,受資將主要負責公司治理和長期業務規劃等工作。”

接手TikTok之時,周受資已經是這一軟件的第五任負責人。

就在他接手前的半年,TikTok迎來了一次致命風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本人介入,要求關閉或者分拆 TikTok。重重壓力之下,時任TikTok CEO凱文·梅耶爾(前迪士尼高管)上任僅3 個月就宣布離職。隨後,TikTok 美國早期員工、現任 TikTok COO 瓦妮莎·帕帕斯成為過渡CEO。

雖然,這場危機後來因特朗普輸掉大選而暫時中止,但也為TikTok在美的生存危機埋下了隱患。

而周受資的老家新加坡,幾乎是TikTok全球總部的最佳選址——它位於亞洲,經濟貿易自由;而周本人又兼具中西方文化的背景,更有助於TikTok在複雜的國際政治環境和監管中生存。

不過,遊走在風險夾縫中的CEO要獲取信任也並不容易。就任後,周受資主要負責的是TikTok財務和運營。

字節跳動的程序員文化深厚,除了負責廣告的張利東,創始人張一鳴、字節跳動現任CEO梁汝波、抖音集團原CEO張楠等一眾高管都是產品出身,也大多是計算機專業畢業。

而對比TikTok前任,周受資是曆任負責人中產品運營和研發管理經驗最少的一位。外派使者張楠、曾空降TikTok的CEO朱駿、前迪士尼高管凱文·梅耶爾都是產品與管理的總舵手。

等待新任CEO的,並非是一場美差。

周受資去往TikTok的工作是否會是一次“發配”之旅,人們都在觀望。

03、風暴眼中,主動現身

在去年那場火遍全球5小時聽證會前,周受資的公開資料少之又少,十分低調。他的個人TikTok賬號,僅有13個視頻,粉絲不到2萬。他也很少接受采訪,維基百科詞條一度隻有150個詞。

入職字節跳動時,他將自己的微博、Twitter、Instagram悉數清空,隻留下了TikTok賬號。這也許是一種朝向老板風格的靠近——相比高調親民、擅長營銷的雷軍,張一鳴顯然更喜歡實操。

但當下,為了拯救TikTok,周受資開始打破低調傳統,展開了“某種形式的魅力攻勢”——頻繁在自己的TikTok帳戶“@shou.time”,分享個人日常生活點滴。

打高爾夫、看球賽、演唱會、吃美食、和明星一起尬舞……這些親切又接地氣的分享,迅速接住了“聽證會印象優勢”,全球年輕用戶將其稱之為“Zaddy”(在TikTok上,意為有腔調的老爹),為他製作飯拍視頻和可愛表情包。

周受資曾在2022年字節 All Hands(員工麵對麵)中稱,TikTok當下的最高優先級任務之一是獲得信任。在其擔任CEO的過去兩年裏,TikTok曾先後三次被美國政府問詢。

無法忽視的是,TikTok仍在保持高速增長,在年輕群體中的存在感愈發強烈。如今,TikTok在美月活1.7 億——也就是說,一半以上的美國人每月至少會打開一次 TikTok。其中,近三分之二是30 歲以下的成年人——這也成為TikTok積極開展“自救”的用戶基石。

麵對更迫切的危機,TikTok一度采取了更為直接的反抗方式——彈窗呼籲用戶給國會撥打電話。據外媒報道,喜愛Tik Tok的00後們一度“攻占”了電話線。目前,拜登在TikTok最新發布的視頻評論區內,也有大量的“Keep TikTok”“We need TikTok”等反對剝離法案的聲音。

在TikTok最為嚴峻的時刻,這款產品強勁的實力也再度得到印證。

據《金融時報》透露,TikTok2023年在美國收入約160億美元(1150億元),占字節跳動總收入比例約13.3%。另據Altindex的數據,2023年全球十大數字廣告商的在線廣告總收入超過4920億美元,TikTok進入前十,收入增速為55%。

2023年,TikTok在美國市場實現了爆炸式的增長。而得益於在美國市場業務規模的進一步擴大,TikTok的估值或將飆升至1500億美元,市場地位十分穩固。同時,TikTok Shop2024年首周在美國的GMV增長強勁,甚至超過了TikTok Shop的電商業務主陣地東南亞。

今年4月,與美國國會焦灼博弈之際,周受資還罕見地現身中東。在中東科技盛會“LEAP 2024”上進行了一場指向全球化的對談——“讓全球連接更加火熱”。

訪談中,他再次重申獲得信任的重要性:“我認為‘信任’是我們需要建立的、最重要的東西之一。在我們製定的3-5年的計劃裏,我們把贏得信任作為首要任務之一。理解世界各地的利益相關者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不同的國家是不同的。然後確保我們能夠在一個非常基礎的層麵上,提出方案,解決這些問題。”

2022年,周受資曾受邀在母校UCL畢業典禮上演講,告訴即將畢業的年輕人,自己也同樣迷茫過:“我真的不知道我想做什麽,也不知道生活會把我帶到哪裏。事後看來,並沒有什麽大的計劃......我把自己放在那裏,當機會來臨時,我抓住了機會。”

眼下,在這場嚴峻風暴中,周受資還有能力憑借著人格魅力,或是自己神奇的幸運、抓住機會的能力,帶領TikTok獲取信任,轉危為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