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局勢影響"一帶一路"命運 機遇與挑戰何在?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自中國政府2013年啟動"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債務陷阱"問題一直在項目參與國中引發爭議。而伴隨美國和歐盟警告中方過剩產能輸出,以及北京在援助俄羅斯對烏戰爭中的角色日趨明顯,"一帶一路"的命運也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自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2013年力推“一帶一路”倡議(BRI)以來,該項目與150多個國家簽署了協議,項目總價值達到約1萬億美元。 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進入第二個十年,該倡議麵臨著哪些障礙和機遇?

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本周五(4月26日)舉行的網絡研討會上,多位中國問題專家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風險和機遇進行了評估。專家表示,目前許多國家的借貸能力下降,夥伴國家對中國更廣泛的地緣政治意圖的懷疑有所增加,這都成為該項目所麵對的主要挑戰。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項目高級研究員馬諾吉·科瓦拉馬尼(Manoj Kewalramani)指出,中國正在試圖調整“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方向,從針對大規模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轉向小型項目和綠色發展。而這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機遇。

他說:“由於關稅和西方對中國的施壓,這可能是一個機會。……(企業)留在中國可能會成為一種威脅,也因為中國的消費跟不上生產,所以中國產能過剩,必須要離開中國。‘一帶一路’創建了一個政治安全網,為公司創造了轉移投資的機會,甚至有可能進入西方市場而不會帶來其他風險。”

而英國智庫海外發展研究所(ODI)發展與公共財政項目研究員陳雲南(Yunnan Chen)則指出,中國當局因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使多數發展中國家陷入債務陷阱,飽受國際社會批評。但她認為,這也導致中國不再具備投資大型項目的能力。

她說:“展望未來,隨著中國的金融機構越來越受到限製,現實是中國不具備過去那樣的能力。中國正在尋求擴大‘一帶一路’多邊參與者的寬度,既要增加額外能力,又要承擔風險敞口,而這在近年來一直是個問題。”

陳雲南還表示,隨著中國製造商在非“全球南方”國家的市場中壓力增加,中國在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看到了綠色清潔技術的機遇,尤其是電動汽車產業。此外,中國在東歐、西亞和中亞也看到了擺脫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的機遇。她指出,中國出口信貸機構正在加大對海外綠色項目的支持力度,國內貿易信貸和海外投資的擔保比例不斷增加。

美國和平研究所(USIP)中國經濟專家亨利·圖根哈特(Henry Tugendhat)則擔心,中國信貸機構內部審計的演變將成為“一帶一路”倡議所麵臨的持續性挑戰。

他說:“中國的信貸機構很難真正管理所涉及的風險,……他們正在積極尋找項目,而當地公司對哪裏有建設機會有更好的認識。但這些公司有動機哄抬價格,或進行一些他們知道不一定可持續的項目。因此,這將不斷給中國的貸方帶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