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抗議運動到了最後關頭:達成協議 或最後通牒?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眾議院議長 Mike Johnson 來到哥倫比亞大學,等待他的是強烈的噓聲。

他發表了一個簡短的談話。因為沒有打開麥克風,後麵根本聽不見。他也遲疑了,學生喊道:We can't hear you。然後是哄笑。

看媒體實時更新,他談話的內容是督促哥大校長辭職。如果不能結束當前的緊張局勢,就應該辭職。

回應他的是噓聲和聲援巴勒斯坦的口號。整個過程隻有10分鍾,草草了事。


隻有5米之內記者能聽到他談話,這其實反映出社會真正的隔閡:真正有決策權的,距離現實非常遠。即便是在美國。

今天學校內來了大批媒體,這是以前沒有的現象,應該是專門為議長開放的。

媒體有一個下午的時間進行各種采訪,可以更全麵地表達各方麵聲音。在校園內,出現了幾十個人同時采訪的場麵。

這最起碼實現了一項訴求,讓整個社會聽到抗議者的聲音,也聽到其他同學的態度:抗議行動是否影響到大家的安全。

有意思的是,今天在校園內一個警察都沒有,外麵警察也很少。


哥大的抗議似乎到了最後階段:談判達成協議,或者最後通牒,繼續清場。

昨晚傳出消息,12點是最後期限。據說,抗議現場向同學們通報,警方可能采取行動,不願意受到影響的可以離開,剩下的,都做好了“被捕”的準備。

警方直升機整晚都在學校上空,製造了一種緊張氣氛。一些老師來到現場,他們準備和同學們一起,“也許我們在場,他們會客氣一點?”

哥大新聞係師生據說在大草坪24小時值班,記錄和采訪,為這次抗議行動留下記錄。

後來,宣布談判延長到淩晨4點,然後又是一個“48小時最後期限”。不管如何,都要到了一個要決斷的時刻了。

學生的訴求,一是要求學校從和以色列有關的項目中撤資,二是承諾不要處分學生。

第二點應該沒有問題。第一點學校不敢答應,因為即便是現在的狀態,議員們都認為學校應對不力,過於軟弱。

今天Mike Johnson談話現場,學生們似乎表現出一種新的團結。很多並不是抗議行動的支持者,也在反對議長,有些畢業很久的學生也返回學校,表達對學生的支持。

哥大校一直在強調一個詞“紐帶”。也許有可能,抗議行動本身,並沒有損壞社會聯結的紐帶,反而加強了這種聯結——行動就是紐帶。

如果說抗議最開始是譴責大學的話,現在似乎變成了保衛大學:捍衛大學精神,警惕權力幹預。

在中文語境,抗議行動在很大程度上被妖魔化了。一方麵,我們這個社會對這樣的行動有一種本能的恐懼,另一方麵,很多人指責抗議美國就是支持恐怖主義。

這種刻板印象,是一種真正的悲劇。它也證明了為什麽抗議是必要的:巴勒斯坦的聲音,已經被簡化為恐怖主義,這就是因為“說”得太少。

我個人是反對恐怖主義和哈馬斯的,有時候我喜歡把哈馬斯全都幹掉——最好不要傷害平民。去年10月來哥大第一天,就見到了抗議集會,我幾乎是冷眼旁觀,而且有一種嘲諷。

但是在接觸很多次之後,我很受觸動。至少我可以肯定,哥大的抗議學生都是很友善、和平的。你要接觸具體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主義”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