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中國美國留學生:中國人都以為我是俄羅斯人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目前在南京念書的美國學生崔采善(Sam Trizza)於玄武湖留影。 本人提供

4月20日是聯合國中文日,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近日向媒體表示,美國學生赴中國留學人數近來大幅下降,去年剩約700人。是什麽因素讓美國年輕人不再熱衷前往中國?美中競爭架構下,在中國留學又是怎樣的經驗?

今年25歲的美國學生崔采善(Sam Trizza)去年9月抵達中國,開啟他在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Hopkins-Nanjing Center,簡稱中美中心)一年的留學之路。這是他第5次前往中國,第2次造訪南京;即便中間曾曆經百年大疫,他沒感覺中國有太多改變,除了一個地方:當地人對他國籍的臆測。



崔采善是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SAIS)碩士班學生,他去年9月前往南京,進行為期一年的留學交換。(本人提供)

“在2017年、2015年和2012年時,每個人看到我都會說:‘天啊,歡迎從美國來到這。’或是 ‘你是美國人,哇,這真酷。’ 但現在每個人都以為我是俄羅斯人,因為全中國有太多俄羅斯學生, ” 崔采善透過越洋視訊告訴本台記者。

美國赴中留學生變少 俄羅斯 “補位”

崔采善的經驗顯示出美中教育交流目前的慘淡情況,也反映了美中關係由熱轉冷的趨勢。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任內,美中關係熱絡,他曾於2009年11月宣布 “10萬人計劃”,盼大幅提升美國學生赴中國留學人數;該計劃於隔年5月正式啟動。計劃宣布後,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IE)數據顯示,美國學生赴中國留學人數出現些微攀升,曾在2011/12學年達1萬4887人的高點。

不過,在那之後,美國學生赴中人數逐年減少。2019年新冠疫情後,下降幅度加劇,2021/22學年僅剩211人。伯恩斯近日告訴美聯社,2023年下旬,在中國的美國學生隻有約700人,“就一個對美國如此重要的國家來說,這個數字太少了”。

與此同時,中國與俄羅斯積極強化雙邊 “無上限夥伴關係”,包括在教育領域。俄羅斯副總理切爾內申科(Dmitry Chernyshenko)去年12月訪中時提到,俄羅斯參與超過100項中國教育計劃,已建立27個附屬於中國大學的共同教育機構,目前中國有超過8萬名幼童與學生修讀俄文。俄國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去年5月訪中也指出,目前在中國的俄羅斯學生已達7500人。

崔采善認為,美國學生赴中國留學人數驟降,等於留下一個空白,而這個空白慢慢被俄羅斯填補。他說:“這也展現在國際舞台上。很顯然地,也反映在因為我是白種人,所以被誤認成是俄羅斯人上。”

疫情、經濟、美中緊張等多重因素

談到在中國的美國學生大幅減少的可能原因,美國芝加哥大學美籍華人政治學教授楊大利向本台表示,人數下降有多重因素,但最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美中貿易戰的影響。

楊大利指出,2000年初,隨著中國經濟崛起與逐漸開放,許多美國學生對去中國留學趨之若鶩。他說:“很多美國學生實際上覺得,中國有很多機會在那裏。不僅僅是學習語言,他更多的也考慮到將來可能在他的事業上,不管是在美國也好,還是去中國也好,都會有更多的機會。”

不過,楊大利表示,疫情爆發後,外國學生無法到中國就學,隻能線上上課;再加上美中貿易戰影響,雙邊聯係大幅減少,美中航班數至今也仍然相對少,“所以很多人可能覺得,去中國的吸引力有所減少”。

擔任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SAIS)中國全球研究中心(China Global Research Center)主任的梅沙(Andrew Mertha)觀察到,在他2018年加入SAIS前,美國學生赴中國留學人數就已經開始下降,但沒有單一清楚原因。

梅沙指出,他聽過不同解釋。他舉例:“有些人說,很多學生之所以想了解中國,是因為想去做生意,但當地經商環境變得更複雜。也有學生擔心中國空汙問題,但這對我來說從來不是個阻力。所以針對人數為何下降,從來沒有一個很好的解釋。但當然,新冠疫情再加上美中關係出問題,都會有影響。”

中國加強管控 安全成赴中隱憂

除了上述可能性,梅沙表示,安全也是美國學生其中一個隱憂,部分學者亦擔心自身安全。

他向本台透露:“我有同事在香港,他們對於跨過邊境(到中國)也會害怕、感到很緊張,所以盡量避免這麽做。去年11月我人在那,他們都篤定我會被拘留,因為我要從香港飛到一個省城。我害怕到一早就出發,所以如果被拘留,還能趕得上飛機,但當然什麽都沒發生。”

梅沙解釋,這份憂慮是由於偶爾會發生有人從中國到美國、或從美國到中國遭拘留,“雖然案件數很少,但引起非常多的輿論關注,導致人們有點把真實情況誇大。”

美國國務院去年7月發布旅遊警示,以可能麵臨出境禁令、遭不當拘留等風險為由,呼籲有意前往中國的美國民眾 “三思而後行” (reconsider travel) 。警示雖未提及特定案件,但當年5月,78歲的美國與香港公民梁成運在中國被以間諜罪判處無期徒刑;警示公布前一周,北京當局也通過《對外關係法》,明定政府有權對危害中國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的行為,采取相應反製。

美國政府未公布有多少公民在中國遭拘留。華爾街日報2022年11月曾引述長期關注在中國遭拘留人士權益的中美對話基金會(Dui Hua Foundation)主席康原(John Kamm)估計,約有30位美國公民由於出境禁令無法離開中國,另有至多200位美國人遭不當拘留。

美中根本性差異 是推力也是拉力

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州、2022年夏天曾赴台灣學習中文的27歲學生李科林(Colin Richter)從未考慮過去中國念書。他表示,主要是因為相對於美國的自由社會風氣,中國處處充滿限製。



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州的27歲學生李科林(Colin Richter)2022年夏天赴台灣學習中文,於觀光景點九份留影。(本人提供)

李科林告訴本台:“大概的想法就是,中國充滿限製與言論審查,關於你能取得什麽資訊、你能說什麽。你需要有VPN,你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這些都把人們推開。” 此外,在他印象中,相較於台灣,中國也是一個比較 “反美” 的地方。

李科林進一步指出,他之所以選擇台灣,一部分原因是他當時在美國交往多年的女友是台灣人,而她剛好人在台灣;另一部原因則是美台有較多相似之處。他說:“台灣社會開放許多,很大程度上也與美國比較類似,所以我認為比較容易適應當地文化。除此之外,由於簽證因素,去台灣也比去中國容易。”



李科林(右3)與台灣同學享用珍珠奶茶。(本人提供)

不過,對已在中國當交換學生近8個月的崔采善來說,台灣雖與西方世界有許多文化相似處,但美中之間的根本性差異,正是他認為必須親身到中國的原因。他告訴本台:“在特定方麵,我認為中國和我的國家截然不同。當然作為人類,我們永遠都有相似處,但這些差異顯著到必須到這來體驗。”

至於他如何克服在中國的種種限製,崔采善表示,對他來說,來到中國必須保持 “彈性”,接受當地的文化與政治現實,“我來到這裏念書,也就默認接受我的微信受到監控。我是這裏不到1000名美國(學生)的其中之一,我肯定我所說的每一句話某種程度都被錄音,而我已經接受這個現實。”

台灣成為替代方案?

近年來,由於美中競爭白熱化、孔子學院等由中國政府資助的海外教育機構因為引發國安疑慮而紛紛關閉,台灣逐漸被西方國家視為學習中文的另一 “安全” 選擇。

抓住這股趨勢,台灣積極協助歐美多國僑校或團體設置 “台灣華語文學習中心” (TCML),目前已在全球開設84所,其中66所在美國。與此同時,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數據,疫情前的10年期間,美國學生赴台學習人數從2008/09學年的597人,增加至2018/19學年的1270人,成長約2倍。

據在台灣教書超過15年、政治大學(NCCU)曆史係美籍副教授周一騰(Joe Eaton)的第一線觀察,與2019年相比,有更多外國學生到台灣參與短期交換學生計劃。此外,他也發現:“我有教一堂研究所課程,我不認為2019年時有像這樣,16名來自10個不同國家的學生。他們多數是美國人,但也有許多歐洲國家。”

楊大利也有類似觀察。他告訴本台:“過去幾年,尤其是學中文、或者希望到華語社會訪問的學生,在很難去中國大陸的情況下,有些時候他們就比方說去台灣訪問。因為實際上,過去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有一些漢語項目最早是先在台灣,比方說師大,後來又搬到北京去。有一些據說也已經搬回台灣。”

楊大利表示,學生就那麽幾年時間,如果特別想學中文,卻沒有特別好的機會,對他們一生、對學業損失蠻大,所以有些學校還是支持他們能得到學習機會。

美留學生:中國在地經驗難取代

崔采善雖認同台灣是學習中文一個可行的選項,他未來也希望能短期赴台灣念書或就業。但他強調,對真正想了解中國的人來說,在地經驗仍難以取代。

“來到中國,這是(美中)關係精華之處。你必須了解中國,你必須與中國互動,不能隻是與民主版的華語國家互動,而是需要與在政治、文化、經濟和各方麵都是美國的相反麵互動,” 崔采善向本台說。此外,他認為,由於赴中國的美國學生人數減少,從未來求職角度來看,有中國在地經驗的人會更搶手。

梅沙也表示,對於因為特殊原因不願或無法前往中國的學生,他當然會建議他們改去台灣,“但對於那些想了解中國大陸經濟情況、想研讀當地政治與政策的人來說,並無法真的在台灣獲得太多”。

談到未來美中教育交流前景,梅沙指出,美國學生赴中國人數雖大幅下降,“但對真的想去中國的人來說,人數並沒有改變,但這永遠會是比較小的一群人”。他預測,整體數字可能會緩慢回升,但不太可能回到過去的高點。

但是,梅沙認為美中雙方還是有可以做的,他呼籲美國政府應把學術交流 “去政治化”,中方則應更積極回應國內希望更多外國學者、學生造訪中國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