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一線城市房租跳水:年輕人躺了,房東急了

一線城市房租跳水:年輕人躺了,房東急了

文章來源: 新周刊 於 2023-12-10 22:12:3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隨著房地產的降溫,一線城市租房市場也遇冷了。

最近,網絡上有不少房東在倒苦水:怎麽房子掛牌時間越來越長,有人來問、無人來租?與此同時,找房子的人們發現,現在租房的價格可談空間很大,有的房東聽說租客要搬走,甚至會主動降租。

個體的微觀感知也許並不準確,我們再看看宏觀數據給出的答案。根據貝殼研究院最新數據,今年三季度末,全國40個重點城市的房租指數環比降了0.99%,同比降了0.66%。40個城市中,有30個房租都在跌。

在北上廣三座大城,廣州、北京房租三季度比二季度分別降了1.32%、1.28%,其中上海降得最狠,達到2.12%。

一線城市房東的日子變得難過,租房的人都去哪兒了?

主動降租

住在上海徐匯田林附近的小林發現,新室友以比原價少400元的價格,住進了隔壁的單間,此前,這個房間已經空關(房主未自住也未出租的閑置房)了一個多月,其間幾乎沒有人來看房。

她租住的長租公寓,位於互聯網公司密集的區域,由於很多大廠員工有租房補貼,往年這一塊的租房市場很是火熱。打開她所住的公寓的網頁平台,她發現整個小區的租金都比之前下降了。

所在平台的管家告訴她,最近房子空關期的確是越來越長了,畢業季一過,看房的人越來越少,為了減少損失,平台會稍微降低租金,甚至拉到有意向的客戶,還會再用各種補貼優惠一點。

為保值,一些老小區修了又修。

當租房市場變冷,每天和房子打交道的中介對此最為敏感。中介檸檬的房源主要位於上海周浦康橋一帶,下午兩三點鍾,她告訴我,今天還一個客戶沒帶,她和店裏的其他同事,最近一個月來帶看的都很少。

周浦康橋一帶處於張江科學城的整體規劃內,往年屬於熱門潛力板塊,但沒想到今年“還是挺冷的”。她舉例子,之前手頭有一個月租8500元的單房,小區位置很好,離地鐵七八百米,周邊配套都很成熟,租客講價到7500元,要求換家電,房東沒答應,結果房子硬生生掛了3個月,降價到7000元才租了出去。

上海周浦一帶發展概念圖。

她算了一下,店裏的房源,幾個月來平均成交價格都要比之前降低5%-10%,也就是一套8000元月租的房子,比上個合同降價400-800元才能租出去。

根據貝殼研究院數據,今年1月到10月,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房源成交周期比去年同期延長6.1、7.6、5.4和3.0天,房源出租速度有所放緩。

即便是對比疫情前,現階段各城市租賃房源成交周期還是處於較高位水平,今年1-10月,深圳與廣州超過兩個月,上海超過1.5個月,北京接近1.5個月,而在2019年,1-10月四個城市的房源成交周期均在40天內,其中上海房源成交周期在1個月左右。檸檬手上有一套月租1.2萬元的大平層,放在以往性價比很高,今年放了至少三四個月還沒租出去。

忙碌的房產中介,不忙碌了。

租賃市場遇冷,與房產市場整體冷卻有關。根據緯房指數,近半個月,一線城市深圳房價下跌0.39%、北京下跌0.63%、廣州下跌0.67%、上海跌達0.99%。從近一年看,深圳、北京、廣州、上海房價下跌分別達到2.29%、3.23%、5.13%、9.5%。

檸檬說,租房市場受到衝擊,很大原因來自於售轉租的房源增加,“房東習慣了以前那種高房價,不舍得賣,就轉為租賃。除非急著用錢,掛一個很低的價,還是能賣掉的”。而對於想買房子、置換房子的人群,這時候可能是“大刀砍”的最好時機。

據貝殼研究院,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北京、上海、廣州的租賃庫存房源同比分別增長了18.7%、23.6%和16.4%。在北上廣中,上海租賃房源增量最多。

另一位上海的房產中介小凡告訴我,市場行情不好,一般他們會勸一些房東把房子重新裝修下,這樣相對容易成交。因為使用數年未整修的房子,哪怕租金低10%也很難出租,比如他所在的徐匯田林,以老公房居多,裝修符合年輕人的審美的比較容易出租。“很多人工作不穩定,租了房子自己裝修不劃算”。

租房的人去哪兒了

實際上,在幹中介之前,今年3月,檸檬剛從幹了7年的IT公司“離職”。

當時她正在哺乳期,按照規定公司不能裁掉哺乳期的員工。於是,HR和領導以“商量”的方式,希望她主動提出離職,並給到一定賠償金。當時,她們部門有7個員工麵臨被優化,還有不少處於“三期(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女員工同時被約談了。

檸檬做過一番心理鬥爭,想著等哺乳期一過,公司就可以正大光明裁員,不如趁現在是“金三銀四”出去找工作,便答應了優化條件。

被“優化”的人。

檸檬和老公本來經濟條件還充裕,住的是1.2萬元的大平層,但自己離職後,經濟壓力陡增。她和老公商量著退掉這個租了兩年的房子,去租一個便宜點的,減輕一下負擔。

跟房東提出退房後,房東直接問:“多少錢的房子在你們的承受範圍?”“可能去租個七八千的吧”。他們以為房東隻是隨便問問,沒承想第二天房東便打來電話,“你看我把房租給你們降到8000元行不行?你們繼續住到明年我搬回來住。”

檸檬覺得,應該是房東也對今年市場行情有了解,再次尋租可能意味著空關時間延長,不如主動降價求穩定居住。

離職後,檸檬找了兩三個月的工作都以失敗告終。因為要帶小孩,自己又挺喜歡看房子,於是她轉行去當起了中介,沒想到她剛入行,房產市場就遇了冷。

租房的人都去哪兒了?

我想起今年10月從青島開著車來上海尋覓工作的紮克,每天投幾十個簡曆都石沉大海,有一天他突發奇想,不再住酒店,直接把車裏的露營裝備用起來,省下房租,直到找到穩定的工作。他自己調侃,“找工作變成了荒野求生”,之前用來玩耍的露營裝備,竟然真的成了生存用品,每天他給自己做一杯咖啡,再用小爐子做一個簡單的炒菜。

紮克的“荒野求生”。

目前,他找到了一份兼職工作,幹一天算一天。天氣越來越冷了,紮克把露營包收起來,住進了車裏,一個停車場要收費了,他就轉移到另一個免費停車場,像個遊牧民族。也許不知道什麽時候,他就會開著車遊牧到下一個城市。

紮克的生活,也許是當下年輕人“漂移”生活的極致縮影。

人口大數據顯示,2022年末,北上廣深同時出現常住人口的下降,北京、上海、廣州常住人口分別為2184.3萬人、2475.89萬人、1873.41萬人,分別比上年減少4.3萬人、13.54萬人、7.65萬人。深圳常住人口為1766.18萬人,較2021年減少1.98萬人。這也是深圳建市以來首次出現常住人口負增長。

人們為什麽離開?也許並沒有哪個非常確切的時機,也許從當年“逃離北上廣”的調侃開始。隨著一線城市生活成本越來越高,人們開始考慮去其他城市生活的可能。

人口流動也意味著一座城市人口結構重新調整。

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在接受采訪時曾說道:“人往一個地方聚集,或者離開一個地方的目的很簡單,主要是為了就業。如果一個地方的就業環境不適合了,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離開。”

今年,半導體公司AMD、芯片巨頭高通、特斯拉等多家大型互聯網、科技企業傳出裁員消息。今年10月,貝殼找房網對上海研發團隊進行了優化賠償的消息沸沸揚揚,這些風聲都與上海二手房降溫不無關係。

一位長期從事高端租賃的“二房東”在“丁祖昱評樓市”的采訪中提到,今年他所接觸的上海的“高端人群”出現了置換。以前,上海是很多留學歸來的精英人群的首選,很多跨國企業的高管也是高端租賃的主要客戶。但這兩年,他失去了這些對價格最不敏感的租客,雖然一群人走了,會有其他高端人群進入,但結果仍然是房租價格比之前降低了10%-20%。對此他表示,最近不會再收新房源了。

另外,一個對當下租房市場產生衝擊的因素,可能是上海保障性租房的逐步增多。上海市房管局表示,目前全市已推出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222幅,計劃供應量25.4萬套房源,總投資2834億元。當下開工項目達到188個,涉及21.3萬套房源。

據克而瑞租售數據,2023年1-8月,上海新增集中式長租公寓規模近4萬間,超過3萬間屬於保障性租房。根據上海市房管局住房保障處處長張冰在今年12月接受采訪時的說法:“目前全市投運的保租房出租率平均達到74%。其中,運營超過6個月的保租房出租率平均達到87%。”

上海新增大量保租房。

根據“十四五”期間計劃,到2025年,上海將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47萬套,存量達到60萬套,以兩個人一套來看,這將容納百萬外來務工人群。

一般保障性租房位置都相對偏遠,或者處於沒有地鐵覆蓋範圍之外,難免對郊區的租房市場形成衝擊,但另一方麵,這也意味著城市在調整、優化外來務工人員的生活條件。

總體來看,也許房產市場降溫並不一定是壞事,浪潮逐漸平穩後,房子才得以回歸“住”的本質。

查看評論(16)

24小時熱點排行

他是中國國務院熱門接班人?“三重派係”背景全都有
義烏商家:短期損失能承受 怕關稅戰緩和後客戶沒了
中國籃協歸化新規:球員要棄原國籍、學唱國歌
美國收到"令人震驚情報",範斯致電印度總理促停火
巴基斯坦華人:回國機票多次被取消 價格漲了兩三倍

24小時討論排行

空戰捷報與假新聞,印巴停火背後的較量
特朗普聲稱中美談判取得 “重大進展”
反製中國極音速飛彈!日本研發新武器"電磁炮"將試射
日本首相表示不會接受英美關稅協議中的10%汽車關稅
中國貨船歸零!加州州長:關稅恐讓美國丟'最大經濟體'地位
川普誇中美談判“取得了巨大進展” 中方不評價
星二代稱"中國人大部分是傻X" 官媒:吃中國飯砸中國鍋
中國“真空磁浮列車”:北京上海僅需90分鍾
戰爭或者和平,與習近平有關的兩個畫麵或載入史冊?
紐時:印度空襲戰火逼近巴國核武中心,驚動美國調停
英法德波四國領袖突訪問基輔 表態力挺烏克蘭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王毅分別與印巴高官通話,強調中國支持全麵持久停火
川普高喊“美經濟將如火箭飆升”:現在就去買美股!
3歲女童突嚴重脫發 被確診鉈中毒 警調查:人為投毒
為什麽選出美國籍教皇:他幾乎反對特朗普代表的一切?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一線城市房租跳水:年輕人躺了,房東急了

新周刊 2023-12-10 22:12:35



隨著房地產的降溫,一線城市租房市場也遇冷了。

最近,網絡上有不少房東在倒苦水:怎麽房子掛牌時間越來越長,有人來問、無人來租?與此同時,找房子的人們發現,現在租房的價格可談空間很大,有的房東聽說租客要搬走,甚至會主動降租。

個體的微觀感知也許並不準確,我們再看看宏觀數據給出的答案。根據貝殼研究院最新數據,今年三季度末,全國40個重點城市的房租指數環比降了0.99%,同比降了0.66%。40個城市中,有30個房租都在跌。

在北上廣三座大城,廣州、北京房租三季度比二季度分別降了1.32%、1.28%,其中上海降得最狠,達到2.12%。

一線城市房東的日子變得難過,租房的人都去哪兒了?

主動降租

住在上海徐匯田林附近的小林發現,新室友以比原價少400元的價格,住進了隔壁的單間,此前,這個房間已經空關(房主未自住也未出租的閑置房)了一個多月,其間幾乎沒有人來看房。

她租住的長租公寓,位於互聯網公司密集的區域,由於很多大廠員工有租房補貼,往年這一塊的租房市場很是火熱。打開她所住的公寓的網頁平台,她發現整個小區的租金都比之前下降了。

所在平台的管家告訴她,最近房子空關期的確是越來越長了,畢業季一過,看房的人越來越少,為了減少損失,平台會稍微降低租金,甚至拉到有意向的客戶,還會再用各種補貼優惠一點。

為保值,一些老小區修了又修。

當租房市場變冷,每天和房子打交道的中介對此最為敏感。中介檸檬的房源主要位於上海周浦康橋一帶,下午兩三點鍾,她告訴我,今天還一個客戶沒帶,她和店裏的其他同事,最近一個月來帶看的都很少。

周浦康橋一帶處於張江科學城的整體規劃內,往年屬於熱門潛力板塊,但沒想到今年“還是挺冷的”。她舉例子,之前手頭有一個月租8500元的單房,小區位置很好,離地鐵七八百米,周邊配套都很成熟,租客講價到7500元,要求換家電,房東沒答應,結果房子硬生生掛了3個月,降價到7000元才租了出去。

上海周浦一帶發展概念圖。

她算了一下,店裏的房源,幾個月來平均成交價格都要比之前降低5%-10%,也就是一套8000元月租的房子,比上個合同降價400-800元才能租出去。

根據貝殼研究院數據,今年1月到10月,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房源成交周期比去年同期延長6.1、7.6、5.4和3.0天,房源出租速度有所放緩。

即便是對比疫情前,現階段各城市租賃房源成交周期還是處於較高位水平,今年1-10月,深圳與廣州超過兩個月,上海超過1.5個月,北京接近1.5個月,而在2019年,1-10月四個城市的房源成交周期均在40天內,其中上海房源成交周期在1個月左右。檸檬手上有一套月租1.2萬元的大平層,放在以往性價比很高,今年放了至少三四個月還沒租出去。

忙碌的房產中介,不忙碌了。

租賃市場遇冷,與房產市場整體冷卻有關。根據緯房指數,近半個月,一線城市深圳房價下跌0.39%、北京下跌0.63%、廣州下跌0.67%、上海跌達0.99%。從近一年看,深圳、北京、廣州、上海房價下跌分別達到2.29%、3.23%、5.13%、9.5%。

檸檬說,租房市場受到衝擊,很大原因來自於售轉租的房源增加,“房東習慣了以前那種高房價,不舍得賣,就轉為租賃。除非急著用錢,掛一個很低的價,還是能賣掉的”。而對於想買房子、置換房子的人群,這時候可能是“大刀砍”的最好時機。

據貝殼研究院,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北京、上海、廣州的租賃庫存房源同比分別增長了18.7%、23.6%和16.4%。在北上廣中,上海租賃房源增量最多。

另一位上海的房產中介小凡告訴我,市場行情不好,一般他們會勸一些房東把房子重新裝修下,這樣相對容易成交。因為使用數年未整修的房子,哪怕租金低10%也很難出租,比如他所在的徐匯田林,以老公房居多,裝修符合年輕人的審美的比較容易出租。“很多人工作不穩定,租了房子自己裝修不劃算”。

租房的人去哪兒了

實際上,在幹中介之前,今年3月,檸檬剛從幹了7年的IT公司“離職”。

當時她正在哺乳期,按照規定公司不能裁掉哺乳期的員工。於是,HR和領導以“商量”的方式,希望她主動提出離職,並給到一定賠償金。當時,她們部門有7個員工麵臨被優化,還有不少處於“三期(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女員工同時被約談了。

檸檬做過一番心理鬥爭,想著等哺乳期一過,公司就可以正大光明裁員,不如趁現在是“金三銀四”出去找工作,便答應了優化條件。

被“優化”的人。

檸檬和老公本來經濟條件還充裕,住的是1.2萬元的大平層,但自己離職後,經濟壓力陡增。她和老公商量著退掉這個租了兩年的房子,去租一個便宜點的,減輕一下負擔。

跟房東提出退房後,房東直接問:“多少錢的房子在你們的承受範圍?”“可能去租個七八千的吧”。他們以為房東隻是隨便問問,沒承想第二天房東便打來電話,“你看我把房租給你們降到8000元行不行?你們繼續住到明年我搬回來住。”

檸檬覺得,應該是房東也對今年市場行情有了解,再次尋租可能意味著空關時間延長,不如主動降價求穩定居住。

離職後,檸檬找了兩三個月的工作都以失敗告終。因為要帶小孩,自己又挺喜歡看房子,於是她轉行去當起了中介,沒想到她剛入行,房產市場就遇了冷。

租房的人都去哪兒了?

我想起今年10月從青島開著車來上海尋覓工作的紮克,每天投幾十個簡曆都石沉大海,有一天他突發奇想,不再住酒店,直接把車裏的露營裝備用起來,省下房租,直到找到穩定的工作。他自己調侃,“找工作變成了荒野求生”,之前用來玩耍的露營裝備,竟然真的成了生存用品,每天他給自己做一杯咖啡,再用小爐子做一個簡單的炒菜。

紮克的“荒野求生”。

目前,他找到了一份兼職工作,幹一天算一天。天氣越來越冷了,紮克把露營包收起來,住進了車裏,一個停車場要收費了,他就轉移到另一個免費停車場,像個遊牧民族。也許不知道什麽時候,他就會開著車遊牧到下一個城市。

紮克的生活,也許是當下年輕人“漂移”生活的極致縮影。

人口大數據顯示,2022年末,北上廣深同時出現常住人口的下降,北京、上海、廣州常住人口分別為2184.3萬人、2475.89萬人、1873.41萬人,分別比上年減少4.3萬人、13.54萬人、7.65萬人。深圳常住人口為1766.18萬人,較2021年減少1.98萬人。這也是深圳建市以來首次出現常住人口負增長。

人們為什麽離開?也許並沒有哪個非常確切的時機,也許從當年“逃離北上廣”的調侃開始。隨著一線城市生活成本越來越高,人們開始考慮去其他城市生活的可能。

人口流動也意味著一座城市人口結構重新調整。

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在接受采訪時曾說道:“人往一個地方聚集,或者離開一個地方的目的很簡單,主要是為了就業。如果一個地方的就業環境不適合了,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離開。”

今年,半導體公司AMD、芯片巨頭高通、特斯拉等多家大型互聯網、科技企業傳出裁員消息。今年10月,貝殼找房網對上海研發團隊進行了優化賠償的消息沸沸揚揚,這些風聲都與上海二手房降溫不無關係。

一位長期從事高端租賃的“二房東”在“丁祖昱評樓市”的采訪中提到,今年他所接觸的上海的“高端人群”出現了置換。以前,上海是很多留學歸來的精英人群的首選,很多跨國企業的高管也是高端租賃的主要客戶。但這兩年,他失去了這些對價格最不敏感的租客,雖然一群人走了,會有其他高端人群進入,但結果仍然是房租價格比之前降低了10%-20%。對此他表示,最近不會再收新房源了。

另外,一個對當下租房市場產生衝擊的因素,可能是上海保障性租房的逐步增多。上海市房管局表示,目前全市已推出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222幅,計劃供應量25.4萬套房源,總投資2834億元。當下開工項目達到188個,涉及21.3萬套房源。

據克而瑞租售數據,2023年1-8月,上海新增集中式長租公寓規模近4萬間,超過3萬間屬於保障性租房。根據上海市房管局住房保障處處長張冰在今年12月接受采訪時的說法:“目前全市投運的保租房出租率平均達到74%。其中,運營超過6個月的保租房出租率平均達到87%。”

上海新增大量保租房。

根據“十四五”期間計劃,到2025年,上海將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47萬套,存量達到60萬套,以兩個人一套來看,這將容納百萬外來務工人群。

一般保障性租房位置都相對偏遠,或者處於沒有地鐵覆蓋範圍之外,難免對郊區的租房市場形成衝擊,但另一方麵,這也意味著城市在調整、優化外來務工人員的生活條件。

總體來看,也許房產市場降溫並不一定是壞事,浪潮逐漸平穩後,房子才得以回歸“住”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