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們拉進辦公室前,我還沒意識到一場槍擊案正在發生”“他們告訴我有個槍手正在這棟樓裏,剛講完這句話,我們就聽見‘砰砰砰’連續五六聲槍聲”……美國又現校園槍擊案。
當地時間12月6日,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一天內發生2起槍擊案,一名嫌疑人被當場擊斃,已造成3名教職員工遇難,其中一名是台灣教授。一名中國留學生告訴南都、N視頻記者,第一槍是“在我教室門口開的”“現場都是血”。
“那天上午一切都很正常,天氣還是那麽好。”來自台灣的陳觀宇今年23歲,是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大四學生。事發當天臨近期末考試,他前往學校找老師請教問題,卻遭遇突如其來的槍案。12月9日晚,南都、N視頻記者連線陳觀宇聽他講述驚魂時刻被兩位大陸教授救下的經曆。他說,如果當時不是兩位教授將他拉進辦公室避難,可能就沒命了。“我很感激他們!”
台灣留學生經曆“驚魂一刻”
今年23歲的陳觀宇在台灣出生,兒時在上海讀書,初中畢業後回台灣讀高中,高中畢業後前往美國讀大學。現在,他是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李商學院金融係的一名大四學生,也是學校網球隊隊員。
“那天上午一切都很正常,天氣還是那麽好,學生們在餐廳裏吃飯、聊天,沒有人會想到發生這種事。”回憶起事發當天,陳觀宇仍心有餘悸。
當地時間12月6日11時53分左右,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在社交媒體平台發帖稱,校園內發生槍擊案。
一名來自涉事學校的中國留學生告訴南都記者,此次槍擊案的第一槍是“在我教室門口開的”。由於教授生病,案發當天這名留學生沒有去學校,“很幸運逃過一劫”。而她在學校的同學說,“現場都是血”。
案發現場。
“有一個槍手在這裏。”事發時,陳觀宇輕聲顫抖地拍下“驚魂一刻”,時而喘著粗氣,緊張不安地四處張望。
時值期末考試前一周,陳觀宇正在商學院大樓的五樓向自己的老師請教問題,就在教授外出洗手間的空隙,警報聲毫無預告地響起。
一開始,陳觀宇以為是火警演習,但隨著教授的長時間未歸,他感到異樣,決定查看情況。走到走廊時,一間辦公室的房門突然被打開,兩位亞裔教授一把將他拽進辦公室。
那兩位教授告訴他,大樓裏進入了一名槍手。話音剛落,外麵便傳來“砰砰砰”五、六聲連續的槍聲。
“槍聲很近,那時我才知道這不是在開玩笑,有人真的在開槍。”他們在慌亂中迅速鎖上門,用沙發擋住入口,各自躲起來,陳觀宇則躲在辦公桌下。
槍聲一度越來越近,他愈發緊張和害怕。
“我從來沒有聽過槍聲,感到這一切難以置信。”不知所措、害怕……兩位教授在打電話報警,他拿出手機拍下這“驚魂一刻”。在他拍攝的視頻中,可以十分清楚地聽到連續的槍聲。
“有很多大陸和台灣的朋友問我在哪裏,是否安全。”期間,他向自己的家人朋友不斷發短信。
“我不確定我會不會活下來,我很愛你們。”聽到槍聲後,陳觀宇顫抖著雙手給父母發訊息。當時是北京時間淩晨4時左右,他的父母正在睡夢中。
“不要擔心,有警察和直升機已經到你所在的大樓了。”陳觀宇在校內網球隊的隊員一邊看直播,一邊發短信和他更新進展。
就在校方發帖稱有槍手在校內的大約20分鍾後,校方再發帖,稱在學生會大樓附近又發生了一起槍擊案,在校人員被通知緊急撤離到安全區域。
“我收到學校郵件說嫌疑人在另一棟大樓時,我所在的這棟樓槍聲還不斷在響。”
“槍聲一度多到我以為在開戰,聽得出來是雙方在互相開槍射擊。”陳觀宇和教授們被困辦公室內長達約50分鍾。
“兩位來自大陸的教授救了我”
“我和他們表示感謝說,謝謝你們,如果你們沒讓我進來,我可能就沒命了。”
逃出大樓後,陳觀宇等人被疏散到一個安全區域。驚魂未定的他不知道該去哪,不敢輕舉妄動。
學校師生逃離涉事大樓。
槍擊事件發生後,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封鎖了校園,美國聯邦航空局停飛了所有進入拉斯維加斯哈裏·裏德國際機場的航班。
當地時間12月8日,校方發布聲明取消本學期的期末考試,采取其他靈活方案代替,包括根據學生6日前完成的作業獲得相應的成績、進行線上期末考試等。
陳觀宇事後才知道,那兩位亞洲麵孔的“救命恩人”都來自大陸。逃到安全區域後,陳觀宇向他們表達了感激之情。
在交流中,陳觀宇得知一個教授是山東人,一個教授“應該是湖南人”。
“我不知道他們叫什麽,但我知道他們的辦公室在哪。之後我肯定會回去和他們再次道謝。”陳觀宇告訴南都記者。
在南都記者的幫助下,他在學校官網上認出了兩位來自大陸的“救命恩人”。之後,南都記者聯係上兩位教授,其中一名教授表示,“那天有許多默默無聞的英雄,他們可能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無需提及我的名字,還有很多其他教授和工作人員做了同樣的事情。”
該教授還提到,學校和當地社區對在這場槍擊案中遇難的人表示哀悼。“我們正在互相幫助,共同渡過難關,並製定幫助受害者家屬的詳細計劃。”
漫長的等待後,在看到特警出現的那一刻,陳觀宇懸著的心這才落了地。
他們舉著雙手走出大樓,不能坐電梯,隻能走樓梯。陳觀宇說,高舉雙手是方便警方確認他們並未持有武器。
“每走五到十步就看到有兩個警察在前麵等。”一心隻想盡快離開,因而五層樓梯對陳觀宇來說“其實不覺得煎熬了”。
陳觀宇告訴南都記者,逃離現場時,他在五樓走廊和窗邊看到子彈殼和玻璃渣散落一地。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警長亞當·加西亞(Adam
Garcia)事後公開表示,當地時間6日11時45分左右,這名槍手在校園內的李商學院教學樓四樓開槍,隨後前往另外幾個樓層,最終被兩名校園警探從教學樓外開槍擊斃。
陳觀宇向南都記者提供的畫麵顯示,現場人群逃離時,能聽見“嗚嗚嗚”的警報聲持續發出,一群人先是小跑,逐漸開始快跑,運動鞋、皮鞋摩擦地麵發出聲音,不時伴有“這邊(this
way)”的大吼。
陳觀宇與死神“擦肩而過”,但他的老師則沒那麽幸運。
“我的亞裔老師中彈受傷了”
彼時,陳觀宇正和老師在其辦公室裏探討問題,槍聲就在教授外出洗手間的間隙響起了。
逃到安全區域後,陳觀宇馬上給他的老師發信息,但一直沒有等到回複。
陳觀宇的亞裔老師在此次槍擊案中受傷。
當地時間12月7日,當地警方通報,槍擊案造成3人遇難,1人因重傷生命垂危。校方同日亦公開表示,有一名受傷的老師正在住院治療。陳觀宇看新聞才發現,重傷者竟是自己的老師。
這學期他有兩堂課是這位老師負責,因此兩人見麵非常頻繁。據陳觀宇了解,他的老師是越南裔。“我想,老師當時的恐懼,旁人很難理解。”
當地時間7日,涉事學校公開悼念這場槍擊案中遇難的3名教職員工,分別是台灣教授張家禎(Cha Jan
Chang)、日本教授竹丸直子(Naoko Takemaru)和波多黎各助理教授帕特裏夏·納瓦羅·貝萊斯(Patricia
Navarro Velez)。
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官網顯示,張家禎於1981年在台灣海洋大學取得大學學位,1992年在輔仁大學擔任兼任講師,1997年起赴美執教,2001年至2007年擔任該校的助理教授,自2007年起擔任副教授。他在匹茲堡大學獲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
8日,台灣有關部門表示,已於第一時間請校方向張家禎家屬轉達哀悼及關懷之意,也將視家屬意願提供必要協助。
10日,南都記者注意到,張家禎的學校個人網頁上,其名字前已被加上“Remembering(緬懷)”一詞。
陳觀宇和張家禎有過一麵之緣。“你可能在人生中的某一個時刻遇見過這個人,你們可能沒有太多交流,但你至少見過他(她)。而那個人現在突然失去了生命。”陳觀宇向南都記者感慨道,“這讓我開始思考,生命是多麽可貴。”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如果在這件事發生的一周前,我能和那位教授說,這是你人生中最後一個禮拜,我覺得他肯定會更珍惜活著的每一天,更會用不一樣的眼光去看待他生命中最後的一周。”陳觀宇說。“如果我們把每一天看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們就會對每一天都全力以赴,會關注每一天身邊發生的事、遇到的人。”
目前,案件仍在調查中。
內華達大學分校槍擊案發生後,當地警方展開調查。
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嫌疑人是67歲的大學教授安東尼·波裏托(Anthony Polito),曾向涉事學校求職未果。
3名涉事學校的教職員工在這場槍擊案中不幸遇難。據外媒報道,還有兩名警察在與凶手交火時受了輕傷。
由於槍擊案中學校的死傷者是該校的教職員工而非學生,警方推測安東尼並非“隨機開槍”,而是因求職未果有預謀地向這些受害者開槍。
“你不知道你什麽時候是安全的,你不知道哪一天哪一個人會突然心情不好拿著槍去校園殺人。”荒謬、恐懼、無奈……種種複雜的情緒至今仍充斥著陳觀宇的腦海。
他告訴南都記者,未來,他希望繼續當網球運動員,並計劃在大學畢業後離開美國。
陳觀宇呼籲美國政府采取改善措施,遏製槍支暴力。在他看來,槍擊事件給學生帶來了難以消解的心理創傷,許多同學仍然在恐懼中掙紮。
遏製槍支暴力的呼聲持續,而美國“血色周末”仍在上演。據美媒當地時間12月9日報道,美國芝加哥市8日至9日期間發生多起槍支暴力事件,造成至少3人死亡,另有7人受傷,受害者年齡從18歲到42歲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