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茅台鎮90%酒廠陷停產?有老板投資減少了75%

茅台鎮90%酒廠陷停產?有老板投資減少了75%

文章來源: 騰訊新聞 於 2023-12-08 23:00:0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在我們仁懷,工資都是用來加油的,要想賺錢還是得靠賣酒。”兩三年前,這句話常被掛在仁懷人的嘴邊。

盡管仁懷隻是一個縣級市,但得益於白酒行業的發展,不少家庭非常殷實。在當地,甚至有這樣的說法:家庭月度支出5萬塊錢不算多,打麻將一晚上輸幾萬塊不算事兒。而今年,大家湊在一起聊的則是另外一個話題:“錢不好賺了。”

近日,有傳言稱“茅台鎮60%以上的酒廠出現了資金鏈問題,其中90%選擇停產或者減產。社會庫存極大,開瓶率極低。”

對於這一消息,多位仁懷酒業從業者表示不清楚具體數據。但他們也表示,今年整個行業相對悲觀,雖然有酒廠依然會“投糧下沙”,但也有不少酒廠選擇減產、停產。

“很多中小型的酒廠減少了一半產能,幾家銷售渠道做得好的酒企就還會全部投產。”某酒企員工王洋(化名)觀察到。在他看來,關停、減產的酒廠主要業務是銷售“基酒”,所謂“基酒”,指的是釀造後未灌裝的半成品酒。

“所有以賣基酒為主的酒廠都惱火了。”王洋感歎道。過去很長時間,茅台鎮大部分酒企以銷售基酒為主,也會承接外地貼牌商的用酒需求。

大量資金湧入酒廠

在仁懷,不管是出租車司機,還是在市區、茅台鎮街邊開店的商家,都聲稱自家或者親戚家有酒廠。但實際上,大部分人隻是有酒廠資源,或者租用窖池烤酒。

2004年,仁懷市被認定為“中國酒都”,近兩年被認定為醬香白酒核心產區,因而仁懷市常住的65.47萬人口中,相當一部分人與酒有關。

“市區人口大約在28萬,真正在從事酒行業的人可能有15萬,除茅台酒廠約5萬員工外,剩下的人要麽在其他酒廠上班,要麽把酒作為副業。”王洋向作者介紹了目前仁懷市醬酒產業鏈上的三類公司:酒廠、租窖池烤酒的公司、收基酒的基酒公司。

2016年-2021年期間,茅台引領的醬酒熱潮席卷仁懷,當地大量閑置資金轉向醬香酒。

除供職酒企之外,王洋還對茅台鎮醬酒生態研究多年,並建立了大小酒企的聯係庫。據他了解,此前,有親戚租用別人的窖池,一年投資2000萬元,行情好的時候,營收一半可以作為利潤留下來,另一半則拿去繼續投產。

但今年,考慮到行情不好,存酒較多,隻投資了500萬元,直接減少了75%的投資。

2019-2021年,仁懷人李達(化名)曾租用窖池烤酒,釀造完成後就能馬上賣出,賺到了數百萬元的利潤。就在他準備繼續投入時,原主人毀約收回窖池。現在回想起,李達感到一陣竊喜:“幸虧當時收回去了,不然今年的酒能不能賣出去都不知道。”

如今,行情下滑,老板們租賃窖池的意願變小,這直接影響了窖池的租金水平。

王洋觀察到,之前茅台鎮周邊的窖池每口租金5萬/年,遠點的4萬/年,條件差的3萬/年,今年基本上都降低了1萬/年。

除了當地的投入外,茅台鎮也曾吸引了外部資金、上市公司的關注。

在仁懷的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15.03平方公裏茅台酒產區、53.03平方公裏茅台鎮傳統優勢產區、52.38平方公裏仁懷集聚區,加起來120平方公裏的地方,曾經容納了1925家酒企,這讓很多上市公司看到了“財富密碼”。

在A股,白酒上市公司數量不多,僅有21家,占5000多家上市公司總數的0.4%,總市值超4.2萬億,約占A股的4.8%——每20元的市值,就有近1元屬於白酒。

不過,這股資本熱潮沒持續多久。2023年初,多家媒體報道,證監會在對主板申報企業的行業要求上,將白酒列為“紅燈行業”,防止大量熱錢進入到白酒賽道。

某酒業研究分析師向作者表示,這主要是由於白酒企業投資周期以及產業鏈太長,而且資本進來後沒有順暢的退出通道,很多資金就不再關注茅台鎮。王洋也發現,現在大多是拉本地人合夥投資,外商基本上很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2022年,中國醬酒產能達到了一個高峰,約70萬千升,同比增長16.7%,其中仁懷醬酒產量達41.1萬千升。

“做包材的也賣酒,資金鏈直接拖垮了”

過去兩年,“整頓”兩個字就像懸在茅台鎮酒企老板頭上的達摩克裏斯之劍。2021年9月,仁懷市政府印發《仁懷市白酒產業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方案》,提出用3年時間,全麵取締生態環保、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等方麵不達標的白酒生產企業。

根據仁懷市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當地清退白酒生產企業(作坊)622家、窖池7804口。

“24口窖池以下的小作坊,要麽以5萬元每個窖池的賠償填坑,要麽自己找其他酒企兼並重組從而達到要求。”仁懷市某酒廠老板告訴作者,大部分酒企選擇兼並從而繼續烤酒,但也有部分停產退出。

不過,相對而言,2023年比較溫和,仁懷市政府僅提出新增清理退出白酒企業(作坊)100家以上的計劃。

有業內人士稱,茅台鎮此次酒企減產、停產風波,跟整頓的直接關係不大,主要原因還是市場周期性的波動。

11月中旬,2023杭州國際酒業博覽會延期舉行,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公告載明“經銷商及代理商積壓庫存過多,無法進行正常采購”,將白酒行業的銷售困境暴露在市場麵前。

深圳某白酒貼牌商楊濤(化名)發現很多有過聯係的包材商在過去一年消失了,“做包材的也賣酒,資金鏈直接拖垮了。”

楊濤最近頻繁跟同行交流,往往會以歎氣結尾:“你表現最好的一年銷售額多少?”“賣了4000-5000萬。”“今年呢?”“中秋節前也才賣了幾十件。”

互相訴苦後,楊濤發現,雖然貼牌前都有跟酒廠簽訂保底協議,但目前來看今年都完不成,這必然減少了購買基酒的量。貴州的一家大型包裝企業負責人注意到,大酒企自身推出的流通大單品,包材訂單相對穩定,但相關貼牌產品的包材訂單大幅度減少。

除了銷售額下滑以外,回款周期也在影響著酒廠的現金流。

楊濤表示,以往酒企通常會給貼牌商三個月的賬期,可以在拿走產品後三個月內給錢。但現在要求現收現付,盡管最新的訂單可以及時收回賬款,但是更大的訂單在這之前已經簽訂,而那些訂單的回款時間並不能確定。

對於囤貨風險較大的酒廠來說,現金流更是一件迫切的事情。

仁懷一位專門幫客戶找基酒的人士發現,很多中小酒廠的基酒價格一直在下降,“一方麵,前兩年市場行情使很多酒廠瘋狂擴建,現在需要回籠資金;另一方麵,糧食成本下來了。”

有茅台鎮酒廠老板向作者羅列了當地紅纓子高粱的收購單價,近3年分別為5.2元/斤、4.6元/斤、4元/斤。

在茅台鎮,過去幾年,酒企在快速發展,但沒有構建相匹配的銷售體係、品牌影響力,在麵對今天這個市場周期時,陷入困境就在所難免了

“染醬暴富”不再,內卷風暴開啟

近兩年,“染醬暴富”的神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上到酒企、貼牌商,下到酒業從業人員,醬酒鏈條上的每一個人都發現,躺賺的時代過去了,內卷風暴剛剛開始。

為了自救,更多酒廠降低了貼牌門檻。近十幾年來,貼牌模式在仁懷逐漸盛行。簡單來說,沒有酒廠但有資金跟銷售渠道的人,拿著商標找到一家酒廠,讓酒廠根據自己的需求生產、設計、包裝出成品。

在申請條碼進行產品備案後,就可以麵向市場銷售。這個過程中,酒廠隻是代加工,銷售的主要是基酒和灌裝服務,商品的實際運營由貼牌商負責。

某排名靠前的醬酒企業,原本開一個條碼的門檻為800萬元,今年降為380萬元。而規模較小的酒廠,甚至開始接5件、10件的定製。

實際上,這對貼牌商來說造成了另一種壓力,楊濤對此表示擔憂:“市場行情本來就不好,貼牌門檻降低,競爭壓力就大了。”他的一位客戶,在大酒廠降低定製門檻後,選擇了大酒廠,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小酒廠的生意難做。

“整體行業估計下滑了30%-40%”,王洋認為高端價位醬香酒的下降最為明顯,他所供職的酒企原本主攻500-800元價格帶,但現在也已布局200元以下價格帶產品,並由此穩住了公司的整體銷量,“隻要能賺錢,都願意出。”

看上200元以下醬酒市場的還有茅台集團和習酒。今年3月,茅台集團保健酒業有限公司正式推出新品台源酒,售價156元/瓶;習酒則推出定價為188元的圓習酒。對於一貫打上高品質、高成本標簽的醬酒市場來說,百元大眾醬香領域將麵臨激烈廝殺。

不過,對於相對高端的酒體“茅香”來說,由於需要存放幾年才能得以灌裝銷售,價格不降反升。業內知名的某專營基酒銷售的茅台鎮酒企,今年將“茅香”酒體的單價從380元/斤提至460元/斤。

對於茅台鎮的基酒廠來說,他們也意識到終端市場的重要性,此前,他們的客戶主要是其他酒廠。

今年10月,“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仁懷)展團”在秋季糖酒會上集體亮相,楊濤意外發現,上述業內知名基酒銷售酒企也在其中,這家基酒公司也在爭奪終端市場。

與此同時,另一個現象值得關注,新興的旅行團方式“茅台遊”正在仁懷風行。

“茅台遊”最初是因茅台機場進港可購買兩瓶1499元飛天茅台酒而出現。但近兩年,茅台機場買酒政策發生改變,采取抽簽方式,且活動並非經常舉行,在茅台機場進港,也不一定能買到飛天茅台了。

於是,“茅台遊”演變成更新的方式:旅行社在四川等周邊省市組織去茅台鎮的免費旅行團,酒廠希望能有客戶參觀,消費者則希望可以免費出遊,於是旅行社從中和撮合,並依靠賣酒獲取相關提成。

“現在醬香酒有多卷,看這兩個例子就知道了。”楊濤感歎道,“原本賣基酒的公司,都要去搶終端市場了。”

曾經坐擁赤水河、隻需要等著外界資本介入的茅台鎮酒企,如今也不得不走出貴州,等待他們的,則是新的考驗。

沒有人知道什麽時候會好轉,有人猜測2025年,還有人認為要到2027年。

查看評論(11)

24小時熱點排行

他是中國國務院熱門接班人?“三重派係”背景全都有
義烏商家:短期損失能承受 怕關稅戰緩和後客戶沒了
中國籃協歸化新規:球員要棄原國籍、學唱國歌
美國收到"令人震驚情報",範斯致電印度總理促停火
巴基斯坦華人:回國機票多次被取消 價格漲了兩三倍

24小時討論排行

空戰捷報與假新聞,印巴停火背後的較量
特朗普聲稱中美談判取得 “重大進展”
反製中國極音速飛彈!日本研發新武器"電磁炮"將試射
日本首相表示不會接受英美關稅協議中的10%汽車關稅
中國貨船歸零!加州州長:關稅恐讓美國丟'最大經濟體'地位
星二代稱"中國人大部分是傻X" 官媒:吃中國飯砸中國鍋
中國“真空磁浮列車”:北京上海僅需90分鍾
川普誇中美談判“取得了巨大進展” 中方不評價
戰爭或者和平,與習近平有關的兩個畫麵或載入史冊?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紐時:印度空襲戰火逼近巴國核武中心,驚動美國調停
英法德波四國領袖突訪問基輔 表態力挺烏克蘭
王毅分別與印巴高官通話,強調中國支持全麵持久停火
川普高喊“美經濟將如火箭飆升”:現在就去買美股!
為什麽選出美國籍教皇:他幾乎反對特朗普代表的一切?
中美高層瑞士第二天續談,盼為關稅問題找出路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茅台鎮90%酒廠陷停產?有老板投資減少了75%

騰訊新聞 2023-12-08 23:00:06


“在我們仁懷,工資都是用來加油的,要想賺錢還是得靠賣酒。”兩三年前,這句話常被掛在仁懷人的嘴邊。

盡管仁懷隻是一個縣級市,但得益於白酒行業的發展,不少家庭非常殷實。在當地,甚至有這樣的說法:家庭月度支出5萬塊錢不算多,打麻將一晚上輸幾萬塊不算事兒。而今年,大家湊在一起聊的則是另外一個話題:“錢不好賺了。”

近日,有傳言稱“茅台鎮60%以上的酒廠出現了資金鏈問題,其中90%選擇停產或者減產。社會庫存極大,開瓶率極低。”

對於這一消息,多位仁懷酒業從業者表示不清楚具體數據。但他們也表示,今年整個行業相對悲觀,雖然有酒廠依然會“投糧下沙”,但也有不少酒廠選擇減產、停產。

“很多中小型的酒廠減少了一半產能,幾家銷售渠道做得好的酒企就還會全部投產。”某酒企員工王洋(化名)觀察到。在他看來,關停、減產的酒廠主要業務是銷售“基酒”,所謂“基酒”,指的是釀造後未灌裝的半成品酒。

“所有以賣基酒為主的酒廠都惱火了。”王洋感歎道。過去很長時間,茅台鎮大部分酒企以銷售基酒為主,也會承接外地貼牌商的用酒需求。

大量資金湧入酒廠

在仁懷,不管是出租車司機,還是在市區、茅台鎮街邊開店的商家,都聲稱自家或者親戚家有酒廠。但實際上,大部分人隻是有酒廠資源,或者租用窖池烤酒。

2004年,仁懷市被認定為“中國酒都”,近兩年被認定為醬香白酒核心產區,因而仁懷市常住的65.47萬人口中,相當一部分人與酒有關。

“市區人口大約在28萬,真正在從事酒行業的人可能有15萬,除茅台酒廠約5萬員工外,剩下的人要麽在其他酒廠上班,要麽把酒作為副業。”王洋向作者介紹了目前仁懷市醬酒產業鏈上的三類公司:酒廠、租窖池烤酒的公司、收基酒的基酒公司。

2016年-2021年期間,茅台引領的醬酒熱潮席卷仁懷,當地大量閑置資金轉向醬香酒。

除供職酒企之外,王洋還對茅台鎮醬酒生態研究多年,並建立了大小酒企的聯係庫。據他了解,此前,有親戚租用別人的窖池,一年投資2000萬元,行情好的時候,營收一半可以作為利潤留下來,另一半則拿去繼續投產。

但今年,考慮到行情不好,存酒較多,隻投資了500萬元,直接減少了75%的投資。

2019-2021年,仁懷人李達(化名)曾租用窖池烤酒,釀造完成後就能馬上賣出,賺到了數百萬元的利潤。就在他準備繼續投入時,原主人毀約收回窖池。現在回想起,李達感到一陣竊喜:“幸虧當時收回去了,不然今年的酒能不能賣出去都不知道。”

如今,行情下滑,老板們租賃窖池的意願變小,這直接影響了窖池的租金水平。

王洋觀察到,之前茅台鎮周邊的窖池每口租金5萬/年,遠點的4萬/年,條件差的3萬/年,今年基本上都降低了1萬/年。

除了當地的投入外,茅台鎮也曾吸引了外部資金、上市公司的關注。

在仁懷的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15.03平方公裏茅台酒產區、53.03平方公裏茅台鎮傳統優勢產區、52.38平方公裏仁懷集聚區,加起來120平方公裏的地方,曾經容納了1925家酒企,這讓很多上市公司看到了“財富密碼”。

在A股,白酒上市公司數量不多,僅有21家,占5000多家上市公司總數的0.4%,總市值超4.2萬億,約占A股的4.8%——每20元的市值,就有近1元屬於白酒。

不過,這股資本熱潮沒持續多久。2023年初,多家媒體報道,證監會在對主板申報企業的行業要求上,將白酒列為“紅燈行業”,防止大量熱錢進入到白酒賽道。

某酒業研究分析師向作者表示,這主要是由於白酒企業投資周期以及產業鏈太長,而且資本進來後沒有順暢的退出通道,很多資金就不再關注茅台鎮。王洋也發現,現在大多是拉本地人合夥投資,外商基本上很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2022年,中國醬酒產能達到了一個高峰,約70萬千升,同比增長16.7%,其中仁懷醬酒產量達41.1萬千升。

“做包材的也賣酒,資金鏈直接拖垮了”

過去兩年,“整頓”兩個字就像懸在茅台鎮酒企老板頭上的達摩克裏斯之劍。2021年9月,仁懷市政府印發《仁懷市白酒產業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方案》,提出用3年時間,全麵取締生態環保、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等方麵不達標的白酒生產企業。

根據仁懷市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當地清退白酒生產企業(作坊)622家、窖池7804口。

“24口窖池以下的小作坊,要麽以5萬元每個窖池的賠償填坑,要麽自己找其他酒企兼並重組從而達到要求。”仁懷市某酒廠老板告訴作者,大部分酒企選擇兼並從而繼續烤酒,但也有部分停產退出。

不過,相對而言,2023年比較溫和,仁懷市政府僅提出新增清理退出白酒企業(作坊)100家以上的計劃。

有業內人士稱,茅台鎮此次酒企減產、停產風波,跟整頓的直接關係不大,主要原因還是市場周期性的波動。

11月中旬,2023杭州國際酒業博覽會延期舉行,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公告載明“經銷商及代理商積壓庫存過多,無法進行正常采購”,將白酒行業的銷售困境暴露在市場麵前。

深圳某白酒貼牌商楊濤(化名)發現很多有過聯係的包材商在過去一年消失了,“做包材的也賣酒,資金鏈直接拖垮了。”

楊濤最近頻繁跟同行交流,往往會以歎氣結尾:“你表現最好的一年銷售額多少?”“賣了4000-5000萬。”“今年呢?”“中秋節前也才賣了幾十件。”

互相訴苦後,楊濤發現,雖然貼牌前都有跟酒廠簽訂保底協議,但目前來看今年都完不成,這必然減少了購買基酒的量。貴州的一家大型包裝企業負責人注意到,大酒企自身推出的流通大單品,包材訂單相對穩定,但相關貼牌產品的包材訂單大幅度減少。

除了銷售額下滑以外,回款周期也在影響著酒廠的現金流。

楊濤表示,以往酒企通常會給貼牌商三個月的賬期,可以在拿走產品後三個月內給錢。但現在要求現收現付,盡管最新的訂單可以及時收回賬款,但是更大的訂單在這之前已經簽訂,而那些訂單的回款時間並不能確定。

對於囤貨風險較大的酒廠來說,現金流更是一件迫切的事情。

仁懷一位專門幫客戶找基酒的人士發現,很多中小酒廠的基酒價格一直在下降,“一方麵,前兩年市場行情使很多酒廠瘋狂擴建,現在需要回籠資金;另一方麵,糧食成本下來了。”

有茅台鎮酒廠老板向作者羅列了當地紅纓子高粱的收購單價,近3年分別為5.2元/斤、4.6元/斤、4元/斤。

在茅台鎮,過去幾年,酒企在快速發展,但沒有構建相匹配的銷售體係、品牌影響力,在麵對今天這個市場周期時,陷入困境就在所難免了

“染醬暴富”不再,內卷風暴開啟

近兩年,“染醬暴富”的神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上到酒企、貼牌商,下到酒業從業人員,醬酒鏈條上的每一個人都發現,躺賺的時代過去了,內卷風暴剛剛開始。

為了自救,更多酒廠降低了貼牌門檻。近十幾年來,貼牌模式在仁懷逐漸盛行。簡單來說,沒有酒廠但有資金跟銷售渠道的人,拿著商標找到一家酒廠,讓酒廠根據自己的需求生產、設計、包裝出成品。

在申請條碼進行產品備案後,就可以麵向市場銷售。這個過程中,酒廠隻是代加工,銷售的主要是基酒和灌裝服務,商品的實際運營由貼牌商負責。

某排名靠前的醬酒企業,原本開一個條碼的門檻為800萬元,今年降為380萬元。而規模較小的酒廠,甚至開始接5件、10件的定製。

實際上,這對貼牌商來說造成了另一種壓力,楊濤對此表示擔憂:“市場行情本來就不好,貼牌門檻降低,競爭壓力就大了。”他的一位客戶,在大酒廠降低定製門檻後,選擇了大酒廠,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小酒廠的生意難做。

“整體行業估計下滑了30%-40%”,王洋認為高端價位醬香酒的下降最為明顯,他所供職的酒企原本主攻500-800元價格帶,但現在也已布局200元以下價格帶產品,並由此穩住了公司的整體銷量,“隻要能賺錢,都願意出。”

看上200元以下醬酒市場的還有茅台集團和習酒。今年3月,茅台集團保健酒業有限公司正式推出新品台源酒,售價156元/瓶;習酒則推出定價為188元的圓習酒。對於一貫打上高品質、高成本標簽的醬酒市場來說,百元大眾醬香領域將麵臨激烈廝殺。

不過,對於相對高端的酒體“茅香”來說,由於需要存放幾年才能得以灌裝銷售,價格不降反升。業內知名的某專營基酒銷售的茅台鎮酒企,今年將“茅香”酒體的單價從380元/斤提至460元/斤。

對於茅台鎮的基酒廠來說,他們也意識到終端市場的重要性,此前,他們的客戶主要是其他酒廠。

今年10月,“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仁懷)展團”在秋季糖酒會上集體亮相,楊濤意外發現,上述業內知名基酒銷售酒企也在其中,這家基酒公司也在爭奪終端市場。

與此同時,另一個現象值得關注,新興的旅行團方式“茅台遊”正在仁懷風行。

“茅台遊”最初是因茅台機場進港可購買兩瓶1499元飛天茅台酒而出現。但近兩年,茅台機場買酒政策發生改變,采取抽簽方式,且活動並非經常舉行,在茅台機場進港,也不一定能買到飛天茅台了。

於是,“茅台遊”演變成更新的方式:旅行社在四川等周邊省市組織去茅台鎮的免費旅行團,酒廠希望能有客戶參觀,消費者則希望可以免費出遊,於是旅行社從中和撮合,並依靠賣酒獲取相關提成。

“現在醬香酒有多卷,看這兩個例子就知道了。”楊濤感歎道,“原本賣基酒的公司,都要去搶終端市場了。”

曾經坐擁赤水河、隻需要等著外界資本介入的茅台鎮酒企,如今也不得不走出貴州,等待他們的,則是新的考驗。

沒有人知道什麽時候會好轉,有人猜測2025年,還有人認為要到20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