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辟謠“血槽姐”特權事件,民眾為何不買賬?
美國之音
2023-12-08 18:42:44
上海媒體澎湃新聞對“血槽姐”事件的辟謠報道(2023年12月8日)
上海一名女子因疑似動用政府關係在西藏獲得緊急醫療救助的事件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引起了憤怒,網民稱這凸顯了中國權貴階層濫用政府權力所造成的不平等。幾天後,上海地方媒體發表了一篇所謂的“真相”報道,對特權階層濫用權力的指稱進行了反駁,將整個事件描繪為一場“好人好事”。但網民表示對此並不買賬,認為這隻是官方想要平息民憤。
“血槽姐”事件經過
來自上海的餘姓女子10月中旬在西藏阿裏旅遊時,被卷入一場車禍之中。獲得救助後,她的丈夫陶先生在一段微信對話上告訴她,他通過自己的小姑姑聯係到了上海市衛健委,該部門隨後聯係了西藏阿裏當局,當局動用了“自治區所有公務人員”獻血,包括派出所民警、消防官兵、部隊官兵。
“整個阿裏自治區的a型血都給你輸上了,” 陶先生在聊天中告訴餘女士。“一共七千多毫升,你全身換了兩次血。”
餘女士隨後被包機送到了四川接受進一步救助。
餘女士將這段經曆發到了中國社交媒體抖音上,但很快遭到了指責。網民們不僅認為餘女士通過政府關係獲得了的常人難以獲得的優待,還抱怨公務員竟成了特權階層的“移動血包”。“血槽姐”的稱呼由此而來。
微信公眾號“基本常識”11月29日在一篇文章中評論道:“其實說起來,這些原本都是合理且正常的危重患者基本權利,但因為長期以來醫療資源緊張,普通百姓並不能充分享受到,各級官方部門也沒什麽動力去幫普通患者爭取。所以當一個有些財力有些能量的家庭真的做到這些,並且在網上曬出來的時候,才會引起公眾輿論強烈的反彈。”
事件在網絡上發酵後,上海官方控製的上海報業集團下屬的上觀新聞和澎湃新聞組織了一個記者團,對此事進行了調查。他們的調查結果稱,餘女士和她的丈夫陶先生並未動用政府關係尋求特權。
報道稱,陶先生的小姑姑隻是一名退休工人,她也沒有聯係上海市衛健委,而是通過多個親朋好友的傳話,聯係上了上海市政府駐西藏辦事處。西藏當地政府收到消息後,展開了緊急救援,其中“不存在因私人關係等不正當因素導致的行動”。
阿裏政府的工作人員告訴媒體,的確有公務員為餘女士獻血,但“不是官方組織的”。阿裏的醫院也稱,醫院的血庫庫存告急,所以向職工和社會人員求助。前來獻血的人裏有“幾十名公職人員”。
而餘女士後來乘坐的包機是家人通過借款等方式籌集了120萬人民幣後雇傭的,並非政府安排。在報道中,餘女士的母親對上海媒體的記者說:““我天都塌了,你知道嗎,我們家沒有那麽多積蓄,女兒還剛結婚。但我們隻有這唯一一個女兒,所以不管怎麽樣也要救命。”
至於為何在聊天中告訴妻子他的小姑姑聯係上了上海衛健委,陶先生告訴媒體他隻是為了突出家人所做的努力。而當地全體公務員獻血的事也是“誇大地講的”,他說。
媒體“還原”真相遭質疑
上觀新聞和澎湃新聞的聯合報道發出後,《環球時報》特約評論員、前主編胡錫進在微博上表示報道內容可信:“老胡相信澎湃這篇報道的客觀性,那些細節都是真憑實據,因而比網上疊加形成的標簽明顯更有說服力。”
但他也表示理解網民的憤怒:“無論在什麽地方,傷病者都不被拋棄,困難者都得到營救,我們的社會需要朝著這個方向不懈努力,大家在這個事件中表達的強烈情緒其實是對這種美好願景的呼喚。”
但大量網民表示,媒體的這篇報道無法讓他們信服。
“想了那麽久終於想起來小姑姑是退休工人了,劇本寫好了,請開始你的表演,” 一條微博上的評論譏諷地說。
“你看,就是這麽巧,都湊在一起了,” 另一條評論說。
中國媒體人、曾在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擔任調查新聞部副主任的黃誌傑在一篇微信文章中對上海媒體的這篇調查新聞提出了幾點質疑。
他指出,報道引用了大量匿名受訪者,包括多次出現“有關部門”、“當地居委會”等說法,使得信息源模糊。“凡是遇到‘據了解’‘有關部門’這些字眼,一定要編改,它們都是坑,一定要避,”
他寫道。
另外,黃誌傑也指出,阿裏政府對上海媒體的說法和官方公告中的說法相矛盾。阿裏政府對媒體說並沒有組織政府人員獻血。但在阿裏消防部10月16日就該事件發布的微信公告裏,明確寫道:“為挽救患者生命,支隊領導高度重視,立即組織駐地區各隊伍符合獻血要求的消防救援人員積極參加獻血,用實際行動踐行‘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
黃誌傑在文中寫道:“什麽叫調查?調查絕不是某個人說什麽就是什麽,而是某個人或某個機構說了什麽,訪問者通過多個渠道求證、驗證了它,這個過程包括佐證、見證、書證,形成令人信服的證據鏈。這樣的調查報道,力量感是自然而然產生的,讀者的信服也自然而然。”
政府嚴格控製媒體的必然
對於民眾不相信官方控製下的媒體的“辟謠”,如今生活在美國的前《南方都市報》和《新京報》前總編程益中表示,這是一個政府嚴格控製媒體的環境中必然出現的現象。
“中國所有媒體及社媒,包括所有文藝和社科產品,都喪失了公信力,”
他告訴美國之音。“官方宣傳越是解釋和引導,公眾就越不相信,各種猜測和解讀就越吸引眼球,真相就離公眾越來越遠。”
“中國大陸每次的洶湧輿情,其實都是公眾在發泄對黨國政府的嚴重不滿和極度不信任,是公眾集體宣泄憤恨絕望情緒的一個出口,”
他補充道。
上海官方已經開始就此事開始了網絡善後工作。星期五(12月8日),上海的網絡信息辦公室表示禁言了一批社媒賬號,理由是“胡亂編造劇情,造謠杜撰家屬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