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學者鄭永年諫言:“救中國”的最好武器是“單邊開放”?

學者鄭永年諫言:“救中國”的最好武器是“單邊開放”?

文章來源: 自由亞洲 於 2023-12-04 16:54:5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武警在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區前的外灘巡邏 路透社圖片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近日在上海重提"改革開放",引發外界關注。知名學者鄭永年則向北京諫言,破解美國和西方"圍堵中國"的最好武器,是"單邊開放"。他還透露,習近平上海之行後,當局將推出新的開放政策。那麽,中國會重走"改開"之路嗎?

根據新華社周日對外發布的官方消息,習近平在視察上海時強調,上海要承擔起建設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使命。

最令外界關注的是,習近平還提到“上海要在更高起點上,全麵深化改革開放”。

2018年11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法新社)

破解美國圍堵 鄭永年提“單邊開放”

近日舉行的2023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的平行研討會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提出,破解美國和西方的“圍堵中國”策略,最好的武器是“單邊開放”。

“單邊開放就是你不向我開放,我也要向你開放。”鄭永年說,太過追求對等開放,有時會陷入誤區,“美國表麵上是最強調對等開放的,這是美國教科書騙人的地方。……美國這個國家從一開始就一直強調單邊開放,根據它自己的需要進行單邊開放。”

鄭永年認為,教育和人才、企業、金融三大係統的開放,是美國成功最重要的標誌。他還表示,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等,都是典型的“單邊開放”。

那麽,鄭永年這番被外界看似向北京的諫言,能否挽救中國當前的經濟頹勢呢?

學者:更重要的是適應時代的深化開放

美國羅耀拉大學商學院教授丁弘彬在接受本台采訪時表示,隨著時代的進步,新的發展要求也被提出。如果中國隻是有選擇或單邊實施所謂的開放政策,這並不能達到當局的預期效果。

“片麵地對西方開放,如果說是把四十年前做的事再重新做一遍的話,對今天的中國不見得會得到你要的結果。四十年前開放的是生產要素,便宜的人工、土地、礦產資源,這些東西今天在中國都不見得便宜。”

他進一步分析說,對當前的海外投資者和製造商來說,他們更看重中國是否存在公平的法治環境。丁弘彬舉例說,雖然中國致力於推動加入《全麵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進程,但外界還在觀望中國是否能夠完全兌現相關開放承諾。

然而,丁弘彬認為,深化開放必將與中共維護其統治這一目標產生衝突:“(開放)這對中國來講是好事,但對中國共產黨來講不見得是好事。因為對共產黨來講,(開放)必須在某種程度上有更多的法治。共產黨用行政手段去控製政治、經濟和社會活動的灰色地帶,否則直接控製就會少很多,它的力量就會削弱很多。”

學者:法治是中國能否實現開放的關鍵環節

旅美中國政治學者王軍濤告訴本台,中國重提開放的目的是希望吸引外商對其製造業進行直接投資,以此作為提振經濟的最關鍵一環。而這類投資金額大、周期長,外界目前更看重中國的法治環境,並必須經過審慎的風險評估後才會考慮是否進入中國。

“(製造業投資)這是習近平最需要的,因為這類投資帶著技術、產品和市場、物流鏈進入中國。”王軍濤說,與此同時,中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這類投資加大管控的威懾力卻令外國投資者望而卻步。“現在習近平給多少政策都沒用,隻要還用《國家安全法》,不允許別人對你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進行全麵分析,這些投資就不會去中國,因為風險太大了。”

據香港《明報》報道,鄭永年還透露,習近平上海之行後一定會推出新的開放政策。他說,“單邊開放”是其中一種可行政策,中國對歐洲6國免簽隻是第一步。

本台曾報道,中國外交部上月底宣布,中方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6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單方麵免簽政策。該政策允許這6國公民在經商、旅遊、探親和過境不超過15天的情況下,免簽入境中國。然而,該政策反響平平,也未能引來相關國家的對等措施。中國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12月1日免簽政策正式施行的首日,相關國家人員共計有2029人次通過上述免簽政策入境中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4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6分鍾內根本無處可逃!” 慘烈視頻:河水暴漲30尺
美國宣布:認定“這個組織”不再是恐怖組織
德州洪災已91死!川普直呼“太可怕” 簽重大聲明…
特朗普宣布對印尼、波黑等七國的關稅稅率
美國公開的秘密:很多行業全靠無證移民撐著

24小時討論排行

莫迪政府:印度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國家之一
習近平赴山西 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 考察閥門廠(圖集)
中國團意大利下車20分鍾 整車遭洗劫 大媽丟勞力士犯病
北約秘書長稱“若習攻台會請俄牽製西方” 俄回應....
“砸窗事件”後,官方推出三篇文章:打倒破窗者…
馬斯克新政黨"支持擁槍,比特幣" 喊:把自由還給你們
中國大學生沒冷氣中暑送醫 留學生蓋棉吹空調片瘋傳!
若被排除於供應鏈外 中國威脅報複與美達成協議國家
與馬斯克組黨 楊安澤:樂見任何人打破兩黨壟斷
川普態度大轉彎!軍援烏克蘭「必須送更多武器」
洪災死傷慘重 得州災區市長哭訴:“沒收到任何預警”
山西掛牌“器官取得與分配中心” 網友直呼“不寒而慄”
中國女星巴黎驚險遇劫 高速公路被攔 爆窗搶包…
夏令營遭衝毀前開心合照曝光 怕遭捲走身上寫名字
天水兒童鉛中毒事件:我們還要付出多少“代價”才算夠?
關稅寬限期將到期?白宮:川普計劃延長至8月1日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學者鄭永年諫言:“救中國”的最好武器是“單邊開放”?

自由亞洲 2023-12-04 16:54:59





武警在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區前的外灘巡邏 路透社圖片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近日在上海重提"改革開放",引發外界關注。知名學者鄭永年則向北京諫言,破解美國和西方"圍堵中國"的最好武器,是"單邊開放"。他還透露,習近平上海之行後,當局將推出新的開放政策。那麽,中國會重走"改開"之路嗎?

根據新華社周日對外發布的官方消息,習近平在視察上海時強調,上海要承擔起建設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使命。

最令外界關注的是,習近平還提到“上海要在更高起點上,全麵深化改革開放”。

2018年11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法新社)

破解美國圍堵 鄭永年提“單邊開放”

近日舉行的2023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的平行研討會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提出,破解美國和西方的“圍堵中國”策略,最好的武器是“單邊開放”。

“單邊開放就是你不向我開放,我也要向你開放。”鄭永年說,太過追求對等開放,有時會陷入誤區,“美國表麵上是最強調對等開放的,這是美國教科書騙人的地方。……美國這個國家從一開始就一直強調單邊開放,根據它自己的需要進行單邊開放。”

鄭永年認為,教育和人才、企業、金融三大係統的開放,是美國成功最重要的標誌。他還表示,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等,都是典型的“單邊開放”。

那麽,鄭永年這番被外界看似向北京的諫言,能否挽救中國當前的經濟頹勢呢?

學者:更重要的是適應時代的深化開放

美國羅耀拉大學商學院教授丁弘彬在接受本台采訪時表示,隨著時代的進步,新的發展要求也被提出。如果中國隻是有選擇或單邊實施所謂的開放政策,這並不能達到當局的預期效果。

“片麵地對西方開放,如果說是把四十年前做的事再重新做一遍的話,對今天的中國不見得會得到你要的結果。四十年前開放的是生產要素,便宜的人工、土地、礦產資源,這些東西今天在中國都不見得便宜。”

他進一步分析說,對當前的海外投資者和製造商來說,他們更看重中國是否存在公平的法治環境。丁弘彬舉例說,雖然中國致力於推動加入《全麵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進程,但外界還在觀望中國是否能夠完全兌現相關開放承諾。

然而,丁弘彬認為,深化開放必將與中共維護其統治這一目標產生衝突:“(開放)這對中國來講是好事,但對中國共產黨來講不見得是好事。因為對共產黨來講,(開放)必須在某種程度上有更多的法治。共產黨用行政手段去控製政治、經濟和社會活動的灰色地帶,否則直接控製就會少很多,它的力量就會削弱很多。”

學者:法治是中國能否實現開放的關鍵環節

旅美中國政治學者王軍濤告訴本台,中國重提開放的目的是希望吸引外商對其製造業進行直接投資,以此作為提振經濟的最關鍵一環。而這類投資金額大、周期長,外界目前更看重中國的法治環境,並必須經過審慎的風險評估後才會考慮是否進入中國。

“(製造業投資)這是習近平最需要的,因為這類投資帶著技術、產品和市場、物流鏈進入中國。”王軍濤說,與此同時,中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這類投資加大管控的威懾力卻令外國投資者望而卻步。“現在習近平給多少政策都沒用,隻要還用《國家安全法》,不允許別人對你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進行全麵分析,這些投資就不會去中國,因為風險太大了。”

據香港《明報》報道,鄭永年還透露,習近平上海之行後一定會推出新的開放政策。他說,“單邊開放”是其中一種可行政策,中國對歐洲6國免簽隻是第一步。

本台曾報道,中國外交部上月底宣布,中方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6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單方麵免簽政策。該政策允許這6國公民在經商、旅遊、探親和過境不超過15天的情況下,免簽入境中國。然而,該政策反響平平,也未能引來相關國家的對等措施。中國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12月1日免簽政策正式施行的首日,相關國家人員共計有2029人次通過上述免簽政策入境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