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國遊客部分回來了 但不再大把花錢

中國遊客部分回來了 但不再大把花錢

文章來源: 德國之聲 於 2023-11-28 22:05:2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003年中國出國旅遊的人數以及他們的消費仍遠低於疫情前水平,人們的消費意識、對安全的考量以及尚未恢複到位的航班都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

在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

(德國之聲中文網)結束清零政策將近一年後,又有大批中國遊客前往國外旅行。根據官方數據,2023 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出境遊客人數達到 4030 萬,預計下半年這一數字還會進一步增長。不過,與疫情前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019 年中國大陸出境遊客為 1.55 億人次。

近十年來,中國人已成為全球旅遊產業的重要支柱,他們常常是旅遊消費最高的人群,入住豪華酒店、打卡專線景點,大手筆購買紀念品以及高檔奢侈品。

根據谘詢公司麥肯錫的數據,2019 年,中國遊客在海外的消費額為2550億美元,幾乎是美國遊客的兩倍,德國的三倍,英國的四倍。

消費成本意識越來越強

但是目前,中國經濟全麵複蘇很吃力,房地產危機讓一些家庭儲蓄拮據,再加上20% 的青年失業率,大手大腳花錢的日子已經過去。中國遊客中,成本意識正變得越來越強。

本月早些時候,倫敦新西區公司(New West End Company)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今年前往英國首都的中國遊客人數僅比2019年減少 2%,但他們的消費卻下降了58%。作為背景也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政府 2020 年取消了對非歐盟遊客免稅購物的政策。這項優惠曾使遊客在離境時可以退稅,而英國的商品增值稅高達 20%。

市場調研公司旅遊經濟(Tourism Economics)認為,旅遊消費下降的原因跟越來越多的自由行取代旅行團有關,不過,這很可能隻是短期現象。

該公司歐洲和中東地區經理古德格(Dave Goodger)對德國之聲表示,預測中國的人均收入會持續增長,旅遊群體不斷擴大,"在未來 10 年內,我們預計,每年都會新增 6000 萬個開始在中國國內或到國外旅行的中國家庭。"

2023年8月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下

2025年恢複到2019年水平

他說,在此期間,中國將在遊客訪問量和消費兩個領域,對歐洲遠程旅行的增長做出最大貢獻,超過美國。

不過,旅遊經濟公司還發現,總體而言,疫情後,前往歐洲的遠程遊客仍比疫情前低 43%。來自亞洲、尤其是中國的遊客明顯不足。

古德格認為,中國赴歐遊客的全麵複蘇可能還需要兩年時間,"我們預計,中國遊客量將在 2025年恢複到2019年的水平","考慮到烏克蘭和中東戰爭的因素,遠程旅遊不會很快得到全麵恢複,尤其是以歐洲為目的地的旅遊。"

2023年9月泰國總理親自到機場歡迎中國遊客

安全考量是旅行的關鍵因素

除歐洲外,其他地區也希望恢複中國入境的遊客數量。例如泰國,該國在2019年接待了1 100 萬中國遊客,但今年前 9 個月卻不到250萬,而泰國政府曾預測的這一數字是它的一倍。

今年9月,泰國開始實施對中國公民的免簽製度。今年10月,曼穀一家豪華購物中心發生槍擊案,造成包括一名中國公民在內的兩人死亡。泰國政府提議泰中警方聯合巡邏,恢複中國遊客的信心。

與此同時,中國社交媒體上可以看到很多中國遊客在國外遇襲的視頻短片。還有一些視頻反映中國人被從事高薪工作的誘餌騙到亞洲其它國家。今年8月上映的中國電影《不再下注》正是敘述了這一現象,從而一炮打紅,創下不菲的票房業績。

今年夏天,一輛載有 41 名中國遊客的麵包車在法國馬賽市遭到蒙麵者的襲擊,造成數人受傷。該事件在中國國內引起強烈反響。

旅行經濟專家古德格告訴德國之聲,對安全的看法是選擇旅行目的地的關鍵因素,旅遊景點能否恢複人氣,也取決於人們對該地安全的考量。

國際航班量仍遠低於疫情前

中國國際航班數量仍然沒有恢複到疫情前的水平。根據全球旅遊數據提供商OAG提供的信息,今年11月,進出中國的國際航班人次為477萬8271人,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43%。

OAG 的數據還顯示,從中國飛往韓國、日本、香港和台灣的航班,其恢複速度遠遠快於飛往法國、意大利和美國的航班,但所有航班目前的飛行量均遠遠低於疫情前的水平。

查看評論(5)

24小時熱點排行

他是中國國務院熱門接班人?“三重派係”背景全都有
義烏商家:短期損失能承受 怕關稅戰緩和後客戶沒了
中國籃協歸化新規:球員要棄原國籍、學唱國歌
美國收到"令人震驚情報",範斯致電印度總理促停火
巴基斯坦華人:回國機票多次被取消 價格漲了兩三倍

24小時討論排行

空戰捷報與假新聞,印巴停火背後的較量
特朗普聲稱中美談判取得 “重大進展”
反製中國極音速飛彈!日本研發新武器"電磁炮"將試射
日本首相表示不會接受英美關稅協議中的10%汽車關稅
中國貨船歸零!加州州長:關稅恐讓美國丟'最大經濟體'地位
星二代稱"中國人大部分是傻X" 官媒:吃中國飯砸中國鍋
中國“真空磁浮列車”:北京上海僅需90分鍾
川普誇中美談判“取得了巨大進展” 中方不評價
戰爭或者和平,與習近平有關的兩個畫麵或載入史冊?
紐時:印度空襲戰火逼近巴國核武中心,驚動美國調停
英法德波四國領袖突訪問基輔 表態力挺烏克蘭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王毅分別與印巴高官通話,強調中國支持全麵持久停火
3歲女童突嚴重脫發 被確診鉈中毒 警調查:人為投毒
川普高喊“美經濟將如火箭飆升”:現在就去買美股!
為什麽選出美國籍教皇:他幾乎反對特朗普代表的一切?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國遊客部分回來了 但不再大把花錢

德國之聲 2023-11-28 22:05:24



2003年中國出國旅遊的人數以及他們的消費仍遠低於疫情前水平,人們的消費意識、對安全的考量以及尚未恢複到位的航班都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

在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

(德國之聲中文網)結束清零政策將近一年後,又有大批中國遊客前往國外旅行。根據官方數據,2023 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出境遊客人數達到 4030 萬,預計下半年這一數字還會進一步增長。不過,與疫情前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019 年中國大陸出境遊客為 1.55 億人次。

近十年來,中國人已成為全球旅遊產業的重要支柱,他們常常是旅遊消費最高的人群,入住豪華酒店、打卡專線景點,大手筆購買紀念品以及高檔奢侈品。

根據谘詢公司麥肯錫的數據,2019 年,中國遊客在海外的消費額為2550億美元,幾乎是美國遊客的兩倍,德國的三倍,英國的四倍。

消費成本意識越來越強

但是目前,中國經濟全麵複蘇很吃力,房地產危機讓一些家庭儲蓄拮據,再加上20% 的青年失業率,大手大腳花錢的日子已經過去。中國遊客中,成本意識正變得越來越強。

本月早些時候,倫敦新西區公司(New West End Company)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今年前往英國首都的中國遊客人數僅比2019年減少 2%,但他們的消費卻下降了58%。作為背景也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政府 2020 年取消了對非歐盟遊客免稅購物的政策。這項優惠曾使遊客在離境時可以退稅,而英國的商品增值稅高達 20%。

市場調研公司旅遊經濟(Tourism Economics)認為,旅遊消費下降的原因跟越來越多的自由行取代旅行團有關,不過,這很可能隻是短期現象。

該公司歐洲和中東地區經理古德格(Dave Goodger)對德國之聲表示,預測中國的人均收入會持續增長,旅遊群體不斷擴大,"在未來 10 年內,我們預計,每年都會新增 6000 萬個開始在中國國內或到國外旅行的中國家庭。"

2023年8月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下

2025年恢複到2019年水平

他說,在此期間,中國將在遊客訪問量和消費兩個領域,對歐洲遠程旅行的增長做出最大貢獻,超過美國。

不過,旅遊經濟公司還發現,總體而言,疫情後,前往歐洲的遠程遊客仍比疫情前低 43%。來自亞洲、尤其是中國的遊客明顯不足。

古德格認為,中國赴歐遊客的全麵複蘇可能還需要兩年時間,"我們預計,中國遊客量將在 2025年恢複到2019年的水平","考慮到烏克蘭和中東戰爭的因素,遠程旅遊不會很快得到全麵恢複,尤其是以歐洲為目的地的旅遊。"

2023年9月泰國總理親自到機場歡迎中國遊客

安全考量是旅行的關鍵因素

除歐洲外,其他地區也希望恢複中國入境的遊客數量。例如泰國,該國在2019年接待了1 100 萬中國遊客,但今年前 9 個月卻不到250萬,而泰國政府曾預測的這一數字是它的一倍。

今年9月,泰國開始實施對中國公民的免簽製度。今年10月,曼穀一家豪華購物中心發生槍擊案,造成包括一名中國公民在內的兩人死亡。泰國政府提議泰中警方聯合巡邏,恢複中國遊客的信心。

與此同時,中國社交媒體上可以看到很多中國遊客在國外遇襲的視頻短片。還有一些視頻反映中國人被從事高薪工作的誘餌騙到亞洲其它國家。今年8月上映的中國電影《不再下注》正是敘述了這一現象,從而一炮打紅,創下不菲的票房業績。

今年夏天,一輛載有 41 名中國遊客的麵包車在法國馬賽市遭到蒙麵者的襲擊,造成數人受傷。該事件在中國國內引起強烈反響。

旅行經濟專家古德格告訴德國之聲,對安全的看法是選擇旅行目的地的關鍵因素,旅遊景點能否恢複人氣,也取決於人們對該地安全的考量。

國際航班量仍遠低於疫情前

中國國際航班數量仍然沒有恢複到疫情前的水平。根據全球旅遊數據提供商OAG提供的信息,今年11月,進出中國的國際航班人次為477萬8271人,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43%。

OAG 的數據還顯示,從中國飛往韓國、日本、香港和台灣的航班,其恢複速度遠遠快於飛往法國、意大利和美國的航班,但所有航班目前的飛行量均遠遠低於疫情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