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北大樓旁藏了一座東晉帝陵,珍貴文物首次亮相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你知道嗎?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北園北大樓旁竟藏著一座東晉帝陵!



△南京大學北大樓

帝陵發掘於 1972 年,分主墓室側室。墓主是誰?一直眾說紛紜。

10 月 9 日,《帝陵迷蹤——南京大學北園東晉墓特展》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星雲樓 4 樓李奇茂美術館開展。這是東晉帝陵被發現半個多世紀以來,出土文物首次亮相。





△展覽現場

地下哀榮,金璫、玻璃杯碎片 ……1600 年前 " 奢侈品 "

金璫飾片、桃形金片、花瓣形金片、合金鋪首、青瓷褐斑點彩盤口壺、青瓷盤、陶俑、陶榻、陶案、陶憑幾 …… 玻璃展櫃裏,1600 多年前的文物特別吸睛。它們無不彰顯墓主人的 " 地下哀榮 "。



△桃形金片



△花瓣形金片



△青瓷褐斑點彩盤口壺



△東晉陶俑

現在我們生活中,玻璃是日用。但,1600 多年前,玻璃是超級奢侈品。展廳中,4 枚玻璃杯碎片靜靜躺在獨立展櫃中,透著神秘的時代光澤。玻璃壁非常非常薄,看起來與現今玻璃片一般無二。它們出土於陵墓側室的甬道。根據這些殘片,專家推測,原器是一件敞口折唇、腹部略鼓起的玻璃杯。經分析,這是典型的鈉鈣玻璃,其中鉀、鎂的含量較低。



△玻璃杯殘片

" 東晉時期,南京是國際大都市,海外交流活動豐富。" 南京大學博物館館長史梅說,這些玻璃片,應該是當時 " 進口 " 的,可能來自中亞或西亞。



△金璫飾件

4 枚金璫飾片,Blingbling 的,工藝讓人忍不住叫絕。其中一枚蟬紋金璫,山形,頂部尖起,圓肩,內飾鏤空蟬紋,雙目金珠完整。邊緣及紋樣主線條上,裝飾著連續的粟粒紋及金珠。南京大學考古學博士、展覽執行人魏美強介紹說," 它們分別出土於主室西北、主室甬道、側室甬道,經光譜分析,金飾純度很高,雜質成分有銅、銀、鐵、矽等。"

魏美強說,金璫飾片是漢晉以來皇帝和宗室近臣及女尚書等特有的冠前飾物,是身份等級的象征。《曆代帝王圖》中,晉武帝佩戴的通天冠前就是一枚蟬形的金璫飾片。

意想不到,北大樓旁沉睡了東晉帝陵

還沒正式開展,文博界已經轟動。

開幕式吸引了南京考古界的大牛們,南京大學曆史係的教授們第一時間來觀展。

史梅說,東晉帝陵太神秘了,沒幾個人見過這些出土文物。就連南大的師生們都不知道,赫赫有名的北大樓旁竟然藏了一座東晉帝陵。

1972 年 4 月,因人防工程施工建設,南京大學師生對北大樓意外發現的東晉帝陵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魏美強說,正對著北大樓,從左向右數第四個窗戶的後方,便是東晉大墓發現地。

這一年,南京大學考古係剛正式成立。對帝陵進行考古發掘的是,現在的考古學界泰鬥蔣讚初。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展出了 3 張黑白照片。這也是至今唯一留存的三張影像,其中有著發掘者、南京大學曆史係考古專業教授蔣讚初先生的身影。

眾說紛紜,墓主究竟是東晉哪位皇帝?

在提倡薄葬的年代,東晉帝陵並不特別宏偉。它長 8 米多,寬 4 米多,分為主墓室 + 側室,有兩道門槽。魏美強說," 一道門槽通常是宗室級別,兩道門槽則是帝陵級別。"



△場景複原

主墓室為夫妻合葬,應該是皇帝和皇後;側室主人是一位女性,應該是妃嬪。

魏美強說," 側室中隨葬的器物時期比主室中晚,磚室的牆壁厚度也要薄於主室的厚度。這意味著這座墓後來又打開了一次,為了葬第三位墓主人。"



△永和二年墓磚

那麽,這位沉睡 1600 多年的墓主是誰?半個多世紀以來,專家學者們說法不一。

定都於南京的東晉王朝,自公元 317 年開始,曆經 11 帝共 103 年,分別有:元帝司馬睿、明帝司馬紹、成帝司馬衍、康帝司馬嶽、穆帝司馬聃、哀帝司馬丕、海西公司馬奕、簡文帝司馬昱、孝武帝司馬曜、安帝司馬德宗、恭帝司馬德文等。

根據血緣關係的親屬尊卑、東晉帝陵實行分區埋葬。其中,雞籠山(即今鼓樓崗一帶)是西陵陵區,葬有元、明、成、哀四帝,他們都是以嫡長子身份入葬,身份最為尊貴。鍾山之陽即紫金山南麓富貴山一帶,是東陵陵區,入葬康、簡文、孝武、安、恭 5 帝,5 人均以旁支身份承繼大統。另外,幕府山南麓是北陵陵區,最為特殊,隻葬了穆帝。

魏美強說,南大北大樓的東晉帝陵,從陵墓所在片區來看,應該是元、明、成、哀 4 位皇帝中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