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歲女子確診乳腺癌,孩子出生才 40 天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中年女性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30 歲以上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乳房自檢、定期體檢,乳腺健康越來越成為女性保健的焦點。然而在這個 " 聚光燈 " 下卻有一處 " 燈下黑 " —— "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 "。

" 因為處在特殊的生理時期,這個階段的女性很容易忽視乳腺的變化。隨著女性生育年齡推遲和生育政策調整,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更應該被關注重視!" 寧波市第二醫院乳腺外科主任李旭軍提到。

孕期拖著沒去醫院

生完孩子 40 天,她查出了乳腺癌

33 歲的李女士今年 7 月生下一個大胖小子。在成為人母的喜悅之餘,她的心頭卻有著一絲 " 陰霾 "。原來在孕期,她無意中發現右側乳房有一個腫塊,但她總是自我安慰,自己這麽年輕,不會有什麽毛病,生下孩子就好了。

就這樣拖到順利分娩,她時不時進行自檢,右乳的 " 小疙瘩 " 並沒有消失。產後 40 天,她再也坐不住了,找到李旭軍主任的門診。經過初步檢查,李旭軍高度懷疑右乳的腫塊是乳腺癌,需要盡快手術。



李旭軍主任在手術中(右)

剛剛分娩又要手術,李女士雖然心存疑慮,但經過李旭軍的勸說,她最終決定接受手術。手術病理診斷證實了術前判斷——乳腺癌。萬幸的是病灶直徑 1cm,比較淺表,也沒有發生淋巴結轉移,李女士最終順利接受了乳腺癌保乳手術。接下來,她還需要接受化療、放療及內分泌治療等綜合治療。

李女士罹患的就是妊娠哺乳期乳腺癌。這類乳腺癌指的是在懷孕期及分娩以後的一年內確診的乳腺癌。" 雖然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在乳腺癌中占比並不高,但非常容易被忽視,早期診斷難度較大。" 李旭軍提到,妊娠哺乳期乳腺腺體增多,體積增大,乳腺組織密度增高,乳腺腫瘤容易被發育的乳腺組織掩蓋。此外,因為處於特殊的人生階段,不少孕產期女性也會像患者李女士能拖就拖,延誤了診斷和治療。

孕期也有藥可治

高齡孕婦順利分娩,還控製住了病灶

其實,李女士的乳腺癌經過整個孕期仍沒有明顯增大,屬於不幸中的萬幸。因為有很大比例的乳腺癌是激素敏感型腫瘤,當女性處於妊娠期時,體內的雌、孕激素都處於較高的水平,會導致腫瘤迅速增大。

因此,孕期發現乳房異常,尤其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對治療團隊提出了更多挑戰,這時候要綜合考慮患者、胎兒或嬰兒等多方麵因素,需要乳腺外科、產科、放射科、兒科等多學科協作。但這並不意味著患者就要即刻終止妊娠,隨著醫學的進步,有越來越多的手段能夠兼顧患者和胎兒的安全!" 李旭軍提到。

李旭軍主任團隊曾接診過一位 37 歲的高齡孕婦。她在孕 29 周時確診乳腺癌,當時已經出現了腋窩淋巴結轉移。這還是患者的頭胎,承載著全家人的希冀和憧憬,然而患者的病情一刻也不能等了,需要盡快治療。

正在一家人糾結萬分、無所是從之時,李旭軍團隊為患者設計了新輔助化療方案:這種方案的化療在胎兒體內的血藥濃度僅僅是孕婦體內的 4%,且因為患者處於孕中晚期,在這個時候接受此方案,胎兒畸形率會從孕早期的 19% 下降到 1.3%,可以讓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同時繼續妊娠。

經過細致解釋和溝通後,患者一家接受了化療方案。在經曆了兩個周期的化療以後,專科團隊為這位高齡產婦多爭取了一個半月的妊娠時間。相對足月的女兒呱呱墜地後,患者才進行了乳腺手術,術後身體恢複得十分理想。

醫生:如何早發現和應對妊娠哺乳期乳腺癌

應對妊娠哺乳期乳腺癌,首先是做好孕前評估!育齡女性,特別是既往有乳腺疾病或者有乳腺疾病家族史的,在備孕時建議到乳腺專科評估乳房的情況。有乳房結節的年輕女性則可以在孕前谘詢專科醫生,進行穿刺、手術或者密切隨訪。

其次,對於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定期進行乳房自檢也有一定幫助。乳房自檢一般需要在一個光線充足的大鏡子前,先仔細觀察雙側乳房的大小、形狀及對稱性。然後需要躺在床上觸摸乳房是否有腫塊。一般用左手檢查右側乳房,右手檢查左側乳房。觸摸方法是以乳頭為圓心,順時針一圈圈按壓檢查,按壓力度要均勻,按壓時手指不要離開皮膚,另外,不要忘記檢查腋窩和乳頭。

最後,如果在自檢中發現任何異常,包括腫塊、皮膚凹陷或改變顏色、乳頭溢血等,應及時就醫谘詢。妊娠哺乳期患者因為乳房生理變化,同時還有一些檢查禁忌,所以給早期診斷造成影響,需要有經驗的乳腺外科醫生,綜合采用多種診斷方法。一旦確診,盡早治療可提高疾病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