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帶火天津旅遊業的,是一群跳水老頭呢?
當年輕人們還陷在各種羞恥症中無法自拔的時候,天津的掰掰(伯伯)們卻愛上了當顯眼包,
又是穿著花褲衩跳水,又是化身旅遊大使講相聲,各種花活兒層出不窮,
不僅跳出了”世界跳水看中國,中國跳水看天津,天津跳水看大爺“的名號,也讓獅子林橋成為了天津衛名副其實的“8A級景區”。
網友:天津的景點居然是天津人。
好家夥,原來天津掰掰才是傳說中2023年的天降紫微星?
“你們記住了,我不Si大爺,我Si掰↘掰↗ai~。”
當你還在猶豫著要不要趁著熱乎去哪裏city walk一下時,外麵的世界已經開始坐上高鐵去看天津掰掰們river
jump了。
看看這人山人海的架勢和周圍人的歡呼聲,不知道的還以為打開了CCTV 5的什麽比賽轉播。
不過不得不說,掰掰們的river jump,確實是奧運會級別的精彩。
不少掰掰從熱身環節就開始整活兒,
有走著走著突然開始空翻劈橫叉的,
有站在橋頭為表敬意來了個朝天蹬的,
就這身體素質和精神狀態,誰能看得出來這些掰掰已經六七十歲了?
等到了正式jump的時候也是精彩紛呈,
有人麵朝水麵自信一躍,
有人張開雙臂,在眾人一聲聲的加油中向後仰去,
有人約了其他掰掰一起組建天津夢之隊,
甚至還有人拄拐都要把拐杖扔了跳,
主打的就是一個落霞與掰掰齊飛,海河共長天一色。
網友:中國有自己的鋼鐵俠,天津有自己的郭晶晶。
如果僅僅是跳水表演,恐怕掰掰們也不會有這麽大的熱度,畢竟誰沒看過跳水比賽呢?
但正如夢之隊不能在跳水前給大家來一段相聲,德雲社也不能給觀眾集體表演跳水一樣,
跳水和相聲的混搭,隻能在天津市紅橋區獅子林橋上才能看到。
被大家稱為“老首長”的掰掰先是發表演講,對大學生們寄予美好的祝願。雖然隻是簡單的問候,但掰掰卻用停頓的藝術、特有的節奏,喚起了整座橋的熱情。
在之後的互動中又展示出他的油麥,爆梗頻出。
上一秒“首長”還在與觀眾“同誌們辛苦了”“為人民服務”地親切互動,
下一秒“首長”就直接哏了句:同誌們太黑了。
有人說自己看了掰掰跳水想升本,掰掰兩句之內函授本碩博,堪稱史上最短考研路。
有的掰掰雖然不太會演講,但人會唱歌啊,於是直接人群裏來了段即興唱跳,現場氣氛簡直堪比頂流演唱會。
還有掰掰直接話都不用說,光看身上穿的熊貓短褲和“忽悠辦主任”的泳帽,就知道他肯定也不能缺那“幽默細菌”。
就這樣,憑借自信灑脫的跳水姿勢,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以及天津人、天津腔自帶的油麥血統,
掰掰們成了天津最火的網紅,跳水的獅子林橋也成了天津最火的景區,每天都有無數人來獅子林橋看跳水(相聲)表演。
而隨著觀眾越來越多,掰掰們也承擔起了天津旅遊大使的責任,
不僅換上了奇奇怪怪花花綠綠的新褲頭,
還集體進行了腋下管理,
這樣的大爺到底是誰在談啊。
當然,雖然掰掰們已經在海河邊兒上跳了三四十年了,但畢竟年齡擺在哪兒,還是會有人擔心他們的人身安全,
起碼警察叔叔就是這麽想的。
為了掰掰們的安全,當地派出所在不僅在橋上和橋邊裝了“禁止跳水”的警示牌,甚至連橋身都掛上了“遵守文明條例,河道嚴禁遊泳”的橫幅。
但天津人主打的就是一個叛逆,禁止遊泳的告示牌在掰掰眼裏,就跟雲南的野生菌提示短信一樣形同虛設,
岸邊的警察舉著小喇叭苦口婆心地勸:“掰掰,危險,別跳!”
掰掰卻拿扔下去的拖鞋當借口:拖鞋掉了,我得去澡澡(找找)。
要是被問說“掰掰,沒看著這橫幅寫了不讓跳水嘛”,
掰掰嘿嘿一笑,“嘛玩意兒?我不ins(認識)字”。
眼看著軟的硬的都不行,慕名而來的人還越來越多,警察叔叔們也拿這群活寶們沒辦法了,隻能加派救援人員到橋底下守著,既讓大夥兒開心,又讓大家夥兒安心。
而柔性執法的結果就是,天津的情況越來越複雜,發展到現在,掰掰甚至都不怎麽跳了,
因為跳水主力軍變成了年輕小夥,
酷颯姐姐,
奧運冠軍,
外國友人,
甚至是潘多拉友人阿凡達,
主打的就是一個年輕化、多元化、國際化、宇宙化。
網友們也紛紛表示:“上班暫停,有急事去趟天津。”。
一些互聯網觀眾即使不在現場也心係整活,提出希望有人能承擔起給跳水掰掰打分的重任。
天津晉城人:安排!
有求必應,他們真的,我哭死。
隨著去天津的人越來越多,網友發現,天津這座城市,遠不像想象的那麽簡單。
之前說起天津特產,大家想到的都是天津麻花,煎餅果子和狗不理包子,
等到了以後才發現,天津真正的特產是e人啊。
多少天津人從小就練會了接下茬兒的技能,一點不怵台上的老師,
長大後也是應用到各方各麵,從說話到行為,看不到一點i人的影子。
有直言自己以後就不上班了的,
有發型美到歐洲貴婦看了能羨慕瘋的,
有光天化日之下就在地鐵上開始練功的,
有搭配好多巴胺穿搭,開著孩子的玩具小車上街的,
還有自稱“墮落廚師老四”在街上賣牛X炒飯的。
在天津的出租車上,沉默是要被就地正法的重罪。
其他地方的表演都是想盡法子跟觀眾互動,天津的相聲園子:嚴禁觀眾登台。
甚至連天津的路牌都有一種碎嘴子感。
周奇墨脫口秀中講天津掰掰勸下不認識的跳樓男孩的那句“力森吐掰掰(listen to
掰掰)”,更是把天津人的熱情幽默展示得淋漓盡致。
這種純純的e人天堂,哪個e人來了不喊一句,e門!
從年年在跳水的掰掰到天天耍貧嘴的社牛,這潑天的富貴總算是輪到了天津。
當然也會有本地人問,明明每年都有大爺跳水,怎麽突然就火了呢?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種天津人習以為常的東西,其實就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鬆弛感”。
在天津,如果你想跳河,那就盡管去幾十年如一日跳,有人關注就逗樂兒講兩句,沒人觀賞就享受自己的快樂,
如果你想做發型,那就盡管選擇自己喜歡的款式,不管再誇張都不會有人指指點點,要是真有那就直接一句”你管鑿嘛”敬上。
關注自己的感受,實現自己的快樂,永遠都是天津人的first pick。
因此,與其說是天津人天生的e人血統,不如說天津這塊土地一開始就給了所有人“發瘋”的權力。
而當因工作焦慮未來,因他人內耗自己,因無法上岸而在生活中掙紮痛苦的我們,在無意間瞥見了他們“嘛錢不錢的,樂嗬樂嗬得了”的生存哲學時,
誰又能忍得住不跳進這條名為快樂的海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