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最大的確定性,是相信這屆年輕人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這屆年輕人的“迷茫”,似乎已經成為全社會焦慮的一個重要注腳。

他們足夠堅定嗎?他們足夠堅強嗎?他們有耐心嗎?最關鍵的是,他們知道自己熱愛什麽、擅長什麽嗎?

這是盤踞在長輩們心中的問題,也是擺在年輕人麵前的時代之問。懷疑年輕人,大概是每個時代的慣例,但這種懷疑,往往是有隔膜的、揣測的,甚至是偏見的,很多時候,想象中“迷茫的年輕人”更像是人們在擔憂未來時的人雲亦雲,如果能把視角真正貼近這屆年輕人,就會發現他們其實篤定得多。

尤其是在這個時代,年輕人擁有了更多元的人生選擇和價值追求,走進大學校園、融入不同的愛好社群,哪怕隻是在手機上打開B站,都能感受到這種豐富性。年輕人越向內自我探索、堅定自己的選擇,向外越敢行動、大膽追逐,傳統的單一評價標準開始鬆動,更豐盈的社會圖景正在逐漸清晰起來。

年輕人找到自己的熱愛。(圖/《二十不惑》)

在人人都把“不確定性”掛在嘴邊時,相信這屆年輕人,相信他們能找到自己的熱愛,並把這種熱愛匯成生生不息的社會活力,恰是未來最大的確定性。

別擔心,

這屆年輕人比你想的更篤定

如果按照傳統的視角去打量這屆年輕人,他們好像真有些捉摸不透:

“多巴胺穿搭”火出圈,濃烈的色彩搭配透露出鮮明的個性,但緊跟著,“穿得像一個大人”又登上熱搜,對於上一代人的穿搭,年輕人也沒那麽排斥,甚至還懷有溫情;

離開浪浪山的小野豬,感動了許多漂在大城市的打工人,但與此同時,老家縣城也成為不少年輕人奮鬥的天地,大城市和小城市,哪裏更能實現夢想?在年輕人心裏,早已不再是簡單對立的選擇題;

考研考公大軍裏,時不時也會冒出說走就走的“旅行特種兵”,規律的學習生活偶爾也能用“任性”點綴,畢竟世界那麽大,體驗感是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追求。

世界那麽大,體驗感是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追求。(圖/《去有風的地方》)

中國社會曆來有一把刻度嚴格的標尺,在家庭裏、在學校裏、在社會的目光裏,這把標尺反複比照不同的人生,將它們簡單地劃分成“有所作為”和“碌碌無為”兩種。如果按照這樣的固定標準,當然看不明白今天“反複橫跳”的年輕人。

事實上,這些豐富的生活選擇背後,是年輕人更多元的人生價值和恒定的熱情驅動。

不久前的8月23日,清華大學迎來2023級本科新生,其中有一個熟悉的麵孔——蘇翊鳴。在北京冬奧會獲得單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冠軍之後,這個出生在2004年的小夥子又多了一個“清華人”身份。就像他在采訪中所說的:“隻要我有興趣、想去嚐試,我就會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目標。”不給自己設限的人生,誰又能去簡單定義呢?

更早之前,博主@老師我叫何同學 憑借視頻節目《5G到底有“多快”》在2019年收獲了全網關注,幫助很多人感受到奔湧的科技浪潮。而在現實生活中,他是出生在1999年的一名“準00後”,一名在北京郵電大學就讀的大學生,也是一個數碼產品和視頻製作的愛好者。

“長這麽大,你什麽事都沒有幹好。但是你做了一個大家都挺喜歡的視頻,你就會覺得,‘是不是這件事情我很擅長?’”在找到自己的愛好之後,這個年輕人開始朝著自己的目標全力奔跑,最終站在了更大的舞台上。

更多的社會場景中,90後甚至00後的年輕群體正成為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曾有數據顯示,縣域農產品電商賣家中,90後占比高達41.3%,年輕群體的探索正為社會發展提供蓬勃動力。

年輕群體正為社會發展提供蓬勃動力。(圖/《機智的上半場》)

那些被指認為“碌碌無為”的年輕人,正在變得更加“有所作為”。就像蘇翊鳴,就像何同學,就像越來越多遵循自己內心的年輕人一樣,“有為”的定義被重塑了。有為青年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成功者、佼佼者,而是因為了解自身而找到熱愛,因為熱愛而樹立目標,並為之全力以赴的行動力。

拋開那些陳舊的定義,年輕人向內探索、更好地認識自己,也向外生長、積極行動,讓自己生命的觸角以更從容的方式對接這個世界。越嚐試、越篤定,因熱愛,自發光,這是這一代有為青年身上的共有特質。

“網紅教授”戴建業:

人生的有為千差萬別

如何定義有為青年,又該怎樣成為有為青年?

關於這個話題,擁有“網紅教授”、學者、作家、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首席專家、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等多重身份的戴建業老師不久前發布了一條視頻,在這則訪談裏,60多歲的戴老師跟B站上400多萬名粉絲分享了自己的經曆和感悟,也分享了自己關於有為青年的思考。

名字裏的“建業”,寄托了上一代人關於“建功立業”的傳統願望,但守著三尺講台的戴老師,似乎沒有完全按照父輩的願望前行。甚至在一開始,他對於語文和詩詞的熱愛,也是自己一點點摸索出來的。

當曾經的少年變成了頭發花白的教授,戴老師覺得,今天的年輕人有了更加鬆弛的姿態,可以根據內心的呼喚,選擇人生道路。

“我們應該重新定義‘有為’,這種有為應該是從外在的社會評價,變為個人的情感認同,從他人眼中的羨慕,變為精神的快樂,從順從父母的期待,變為遵從個人的興趣。”

有為青年的含義被大大拓寬了,年輕人就像社會的多巴胺,撐起更多美好和可能。

9月4日,中國人民大學,在華為有為青年“開學第一課”上,戴老師和師生更深入地探討了有為青年。

戴建業老師在華為有為青年“開學第一課”現場。

他首先用演講分享了李白和盛唐詩歌,介紹了中國詩歌巔峰背後的熱烈生命力。隨後又結合詩詞和當下年輕人的所思所想,送上自己的寄語:“隻有忠實於自己,才能做更好的自己!”戴老師是真的理解當代年輕人,每句話都戳到了他們心裏。

在“課堂”上,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朱子輝、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陳明琨,也分享了自己關於當代有為青年的理解。

朱老師解讀了有為青年心中的熱忱:“青春的大學生不僅有生命力的激昂,還要活得有聲有色,成為一個溫暖的人、能夠關心別人的人、能夠有敏銳觀察力的人。”陳老師則強調了行動的重要性:“隻要內心有熱愛,不斷去行動,產生一些積極的、正向的影響,都可以稱為有為。”

既是人民大學學生,又是花粉的鄧好然,分享了校內樹洞上曾經打動自己的一段話:首先要為自己感到驕傲,當你學到一個知識點、寫完一篇讀書筆記、參加完一場活動、讀完一篇學術專著,當你學會做飯、打扮自己,當你學會對別人表達愛意,在這些不起眼的小瞬間中,你會不會感到驕傲呢?

戴老師與人大師生在華為有為青年”開學第一課“上對談“有為”。

“隻要我們不斷追求自己的熱愛,隻要我們永不放棄為實現自我價值而做出努力,就已經可以為自己感到驕傲,可以認為自己是有為青年了。”

生在不同年代的老、中、青三代人,經曆過各自的人生探索,對於“有為青年”的定義最終共同指向“向內探索,向外生長”這樣的價值內核。

有為青年,不急著尋找固定答案

“人生是曠野而非軌道”是最近最打動年輕人的一句話。

既然心中的熱愛不同,生活的目標不同,又何必在相似的軌道上自我設限,而不去漫步更廣闊的人生曠野呢?

於是,成為豐富的、多元的、昂揚的有為青年,就成了這代年輕人的主旋律。他們不再被外界的唯一標準左右,而更遵從自己的內心,更知道自己的所求,也更堅定自己的選擇,在自己熱愛的方向上放光發熱。

一代青年有一代作為,同樣在華為有為青年“開學第一課”上,師生們分享了不同時期的求學裝備。作為77級大學生,戴老師上學時隻有一支自來水鋼筆和一個筆記本,小小的黑白電視,是研究生在周末才能看到的“特權”。

戴建業老師在華為有為青年“開學第一課”上分享自己的開學裝備。

而在陳明琨老師的記憶裏,剛剛進入大學校園,買電腦還是一件“大事”:那個時候電腦不是特別普及,一部分同學能夠買到,一部分同學沒有買。

計算機專業的鄧好然,是第一批接觸到無紙化學習概念的人之一,“考研的時候,我背著華為MateBook 14s穿梭在圖書館和宿舍,通過多屏協同功能,可以把MatePad作為筆記本的第二個擴展屏幕使用。坐在圖書館裏麵,一邊放著網課,一邊對照課本,信息獲取效率大大增加,最終也成功見證我上岸”。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會每天使用華為MatePad,用它閱讀論文、默寫單詞、推導公式,都非常方便。同時華為MateBook則基於超級終端功能讓文件、筆記在平板和手機等設備間自如切換,打破了傳統紙質學習的藩籬,不管是用來學習專業知識,還是培養自己各方麵的興趣特長,都可以做到信息的高效流轉。

正如朱子輝老師所說,今天的大學生享受到共享單車,擁有新的電腦、新的手機,是這一代人的幸福。尤其是生逢這樣一個時代,科技浪潮滾滾而來,有為青年的求索之路有了更多可能性。

以 “生產力工具”筆記本電腦來說,麵向快速發展的技術以及用戶對全場景生態的需求,華為智慧筆記本應運而生。基於獨一無二的鴻蒙分布式能力,華為MateBook打破了技術邊界與生態邊界,在生態的體驗上可以與手機、平板等設備進行互聯互通,擴展更多的使用場景,就像鄧好然同學說到的經曆一樣,用多屏協同、超級中轉站、智慧搜索等功能,實現資料共享超便捷、傳輸超簡單、搜索超高效,不僅切合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場景,同時也讓有為青年的生長和探索都更加便捷高效。不僅僅是筆記本,華為在手機、平板等領域的布局和發展也同樣領先,近期最新開售的華為Mate60 係列便是最好的證明。

有為青年的定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一代年輕人心有熱愛,自發光,隻要為熱愛奔赴,人人皆可有為,這也是華為對有為青年的價值主張。在年輕人成長奮進的路上,華為是始終相伴的支持者與見證者,堅持用更便捷的科技體驗,幫助年輕人舒展自己的價值,在追求熱愛的路上奔跑不息。以科技力量助力向內探索、向外生長,在信息交互中連接熱愛,在一次次點亮屏幕的求索中讓青春發光。

和這一代心懷熱愛的年輕人站在一起,就是和未來最大的確定性站在一起。

西湖孤山 發表評論於
我相信年輕人,相信中國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