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無語的一幕,點燃了東亞人的怒火!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中國家長,真的很擅長讓孩子吃苦。

短視頻上刷到一位媽媽,帶女兒坐火車,特地給她買無座車票。



圖源:抖音

火車過道狹窄擁擠,小女孩屈著腿靠在座椅旁,吃飯時端著泡麵坐在行李箱上,還要時不時避讓路過的乘客,看上去有些窘迫。

這位家長的視頻配文是——

“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無座慢車,給我好幾個白眼,下次繼續。”

顯然,小女孩吃的苦,倒不是因為坐了一趟無座慢車有多辛苦,而是家長刻意“創造”出來的苦。

原本可以舒舒服服完成的旅途,卻被打造成了一次吃苦教育的實踐。

在這段實踐中,我們看到的隻有一個一廂情願的家長,和一個心懷不滿的孩子。

而這,恰恰正是無數中式家庭吃苦教育現狀的縮影。



中國家長對吃苦教育,一直有種莫名的迷戀。

似乎很多人都相信,孩子吃的苦越多,承受能力就越強;現在多吃苦,是為了以後少吃苦。

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麵,大家都以讓孩子“吃苦”為重任。

沒有苦,就要千方百計創造苦。

家裏條件不好的,擔心孩子太脆弱,承受不了太多苦。

於是一到暑假,就催著孩子去餐廳、去工廠找一份暑假工,美其名曰“積累社會經驗”。

知乎上有位爸爸提問,如何讓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什麽樣的“心”呢?原來是讓小升初的兒子每天做兩個小時公交車上學,這是他心目中“寶貴的鍛煉”。



圖源:知乎       而家裏條件好的,家長也擔心孩子太嬌慣,吃不了苦。

於是一到暑假,爭相把孩子送去各種“軍訓夏令營”“軍事夏令營”“拉練夏令營”......

這類夏令營通常也被稱之為“吃苦夏令營”,其特色就在於一個“苦”字。

但“苦”的尺度一旦把握不好,就容易變成虐待。

2021年,從河北“石家莊軍尚少年軍校基地”傳出的三張求救紙條令人觸目驚心,在為期兩周的軍事夏令營裏,多名未成年人遭到教官的暴力毆打,嚴重的甚至被打到吐血。





學生求救紙條今年暑假,長沙一軍事夏令營也被爆出存在虐娃嫌疑,一名7歲的小男孩在烈日下暴曬,他的雙手被綁在鐵柱上,因為身高不夠,隻能吃力地踮著腳尖維持平衡。

家長在他的手臂上發現了被繩子勒青的明顯淤痕,但該夏令營的負責人卻表示,捆綁是培訓課程的正常環節,勒痕隻是過敏。



圖源:新浪微博       “熊孩子進,好孩子出”,是這類“吃苦夏令營”最愛標榜的宣傳語,也揭示了家長們對吃苦教育寄予的深厚期望。



圖源:網絡       對任何吃苦教育的成功案例,大家都趨之若鶩。

2000年,《哈佛女孩劉亦婷》風靡一時,書中劉亦婷母親為了鍛煉孩子意誌力,提到了每天讓她手握冰柱半小時的訓練方法,結果引發眾多父母的跟風效仿;



圖源:網絡      湖南衛視推出的爆款綜藝《變形記》從2006年一直拍到2014年,不少家長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真的要送你去《變形記》改造一下”。

很多家長相信,隻要吃吃苦,孩子就能變得煥然一新。

於是小孩說不喜歡上學,就把她扔到齊腰深的泥塘裏,逼著她下地幹活。



圖源:@這裏是鄂州    

孩子抱怨一句讀書苦,就使喚他去在泔水桶撿麵條。

孩子爸輔導作業崩潰,覺得小孩學習不認真,就甩給她一個塑料袋,趕她出門去撿垃圾。



圖源:新浪微博       在教育的過程中,明顯伴隨著精神控製與施壓。

充分展示家長權威的父母,完全陶醉於“不吃讀書的苦,就吃生活的苦”這一吃苦敘事中,他們借此表露著自己偉大的良苦用心。

然而它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總是試圖用一種“苦”去對抗和消解另一種“苦”,而不是陪孩子一起麵對“苦”,一起克服具體的“苦”。

事實上,吃苦教育也好,挫折教育也罷,其重點永遠都不是吃苦、不是製造挫折,而是通過父母的鼓勵和支持,培養孩子一種麵對挫折、麵對苦難的能力。



遺憾的是,大部分崇尚吃苦教育的家長,對吃苦教育的理解和實踐,都僅僅停留在“吃苦”的階段——“為了吃苦而吃苦”。

因而對很多小孩來說,吃苦教育,“教育”效果不好說,但“苦”確實沒少吃。

比如《哈佛女孩劉亦婷》,至今都是不少人的童年陰影。

作為當年最為暢銷的教育類書籍,劉亦婷手握冰塊的故事大火後,不少父母開始照本宣科,試圖通過讓孩子吃苦的方式,來鍛煉他們的意誌。



圖源:豆瓣       網友@章魚燒 說自己小時候被家長逼著捏冰塊,那時她才幾歲,每天捏冰塊捏到哭,捏到整個手失去知覺......

有的家長則照貓畫虎,網友@開部落比我更重要嗎 小時候雖然躲過了捏冰,卻沒能躲過另一類磨練意誌的辦法——“冬天洗冷水澡”“夏天不準開空調”“生病不許請假,隻能強撐著參加長跑測試,跑到喉嚨吐血昏倒在操場”......

她的回憶如此沉重:“但其實我覺得這並沒有鍛煉我的意誌,隻是在以前訓練了我對她的絕對服從和恐懼,還有怨恨......”



圖源:@開部落比我更重要嗎       吃苦教育,在年輕一代身上留下的另一烙印,就是享受羞恥症。

脫口秀演員@張踩鈴 說自己從小接受的“吃苦”教育,就是媽媽會讓自己一直穿打補丁的衣服,為此她經常被同學笑話。

這導致她長大後覺得在打扮上花錢很可恥,也完全沒有辦法享受購物的快樂。



《這樣的你》  

網友@尋西 說媽媽是一位典型的“吃苦教”信徒,小時候她甚至不敢帶同學來家裏玩,因為媽媽每天都在找活幹,而她幹活的時候,小孩不能玩樂,必須幫她一起幹活。

她感覺自己的人生被施加了一個魔咒——“誰也別想開始享受,一旦享受,則代表墮落。”

傳統觀念認為,“享樂是罪惡,吃苦是光榮”,“居安”永遠都要“思危”。

我們被教導要多吃苦、吃虧是福,但沒有人教我們該如何享受快樂。

這導致大家似乎總是無法心安理得地享受快樂,無法擺脫一種莫名其妙卻又揮之不去的負罪感。

上學時,好不容易放假休息幾天,多半不是收獲了快樂,而是今天沒有學習的內疚;

上班時,周末玩兩天手機都負罪感滿滿,感覺自己虛度光陰;

裸辭時,好不容易有了喘息的時間,但真正空閑下來又開始焦慮不安。



圖源:新浪微博       除了很難享受快樂,我們甚至還很難向父母“訴苦”。

“元旦不想加班,我媽說我不能吃苦。”

“天天熬夜幹活,跟爸媽說不想幹了,他們說你怎麽就這點苦也吃不了。”

“跟爸媽吐槽自己全月無休,還沒有加班費,結果我媽說我一點不如意就會沮喪,我爸說這都是磨練。”

“得了抑鬱症,我媽說是因為我生活過得太好了,不知道什麽叫吃苦,讓我回農村插秧......”



圖源:@芸萱    



在不少年輕人看來,父母好像永遠都沒辦法理解自己的辛苦。

哪怕因為工作讓自己的身體狀況、精神狀況出現了問題,在他們眼裏也隻是故作矯情,一切都可以歸因於“吃不了苦”“吃的苦不夠多”。



圖源:@LIIIIIIx       但什麽才叫“苦”呢?

不同時代背景的人,顯然對“苦”的認知是完全不同的。

對老一輩來說,身體上的苦才算吃苦。

工地搬磚是吃苦,下地幹活是吃苦,但吹著空調坐辦公室就不能叫吃苦了。

然而跟上一代相比,年輕一代的勞動形式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多的是坐在辦公室,每天996、007的年輕人,幾乎沒有娛樂時間,年紀輕輕就發際線堪憂,難道不是一種苦嗎?

賈樟柯在《賈想》中批評過一種“苦難霸權”的現象,他曾經遇到過一些所謂的藝術大佬,大談年輕時候吃過什麽苦頭,在這些大佬看來,“凱歌插隊”“老謀子賣血”這樣的苦才算苦,後麵的年輕人都沒真正苦過,所以拍不出好電影。

似乎定義“苦”,也變成了獲得話語權力的一種資本。

「因此有人便習慣性地要去占有“苦難”,將自己經曆過的自認為風暴,而別人,下一代經曆過的又算什麽?至多隻是一點坎坷。

在他們的“苦難”與“經曆”麵前,我們隻有“閉嘴”。“苦難”成了一種霸權,並因此衍生出一種價值判斷。」

對於那些試圖霸占“苦”的定義權的人來說,他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是——一代有一代的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吃苦敘事。

環境變了,吃的苦變了,吃苦帶來的結果變了,關於吃苦的看法與態度自然也隨之改變了。

老一輩們吃苦耐勞,辛勤耕耘田地、事業,也許大多數人都能通過吃苦獲得極大的正反饋,因而他們對埋頭吃苦必然造就成功的因果關係深信不疑。

但在如今卷生卷死的環境裏,這一套敘事顯然完全喪失了它的蠱惑力。



看到宣揚吃苦精神的新聞,大家更認同的觀點變成了反思如何讓苦少一點。

比如前段時間一個工人高溫勞作的視頻,留言高讚是——

“他很辛苦,所以要給他高溫補貼,高工資,防中暑物資,不拖欠工資,而不是來教育我們不要抱怨生活。”



我們也開始反思,為何要吃苦?吃苦到底有何意義?

在我們的文化中,對苦難的崇拜和頂禮由來已久。

從前人們總以為,似乎所有偉人都是從苦難這所大學畢業的。

司馬遷因為遭受宮刑才寫下彪炳史冊的《史記》,曹雪芹因為家道中落才留下傳世之作《紅樓夢》......

但所有這些苦難的偉大和崇高,顯然隻是一種事後的追認。

梁曉聲曾在文章裏批評“苦行文化”,他說曹雪芹一生隻寫了一部紅樓夢,且是在貧病交加之際,就著凍高粱米飯團完成的,但如果曹雪芹的苦少一點,有條件講究一點飲食營養,多活幾年,說不定除了《紅樓夢》,還能為後世留下更多文化遺產。

可見苦難就是苦難,吃苦並沒有什麽意義,貧病交加和凍高粱米飯團構成的人生,與世界名著之間也並沒有某種必然的聯係。



另一種認為人要吃苦的觀點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先不論因果關係,這句話本身的價值取向其實就存在很大的問題——

一個人人都想成為人上人的世界難道不是很可怕嗎?

她姐記得四川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有一位女學生,曾站在演講台上大喊出——“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成為人上人,而是為了讓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上人。”



這也正是年輕一代對吃苦敘事的一種改寫。

我們不要成為什麽“人上人”,我們希望人人都能成為自己,人人都能享受自己的人生,人人都能少吃一點苦。

“有一個使命我們不該遺忘,我們生於這片土地,並非為了承受苦難,我們是為了幸福而生。”

hkzs 發表評論於
怪不得這麽殘忍。
wumiao 發表評論於
皇帝年輕時下鄉吃了點苦,據說最近內部有人說皇帝發表不給老百姓發福利就是為了讓老百姓多吃些苦,中國不能走西方福利製度養了懶人的道路。
老天真 發表評論於
大清朝前後有114名狀元中舉,一半以上當了三品到六品的官員.他們的飲食營養不成問題,壽命也不短,可他們寫出了什麽傳世的東西. 倒是落第秀才蒲鬆齡、吳敬梓、曹雪芹、龔自珍等人,在簡樸的生活中給後人留下了傳世之作.

新中國七十多年裏,培養那麽多的語言文學的博士碩士學士. 唯一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是一個沒上過大學沒有學位隻有兩年進修班經曆的莫言. 據莫言自己說, 他小時候每天隻想一件事, 想辦法找到一點吃的東西填飽肚子.
老天真 發表評論於
“但如果曹雪芹的苦少一點,有條件講究一點飲食營養,多活幾年,說不定除了《紅樓夢》,還能為後世留下更多文化遺產。”

胡扯蛋!曹雪芹如果能考中狀元,那他隻能隻能在清廷裏混個一官半職,整天混跡在庸俗的官場中,阿諛逢迎地活一輩子。一本書可能都寫不出來。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
luren_1970 發表評論於
習近平同誌就是中國人民的大家長。他不忘初心,想要中國人民重新過窮苦的日子。先吃它三年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