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天母女先後確診這種癌,女兒兩月前剛體檢過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作為腫瘤患者的家屬,可能會麵臨這樣一種無奈:看到因患病而消沉、痛苦、絕望,甚至因此拒絕治療的家人,總要安慰、勸解,這時他們的一句“哪有你想的那麽簡單輕鬆?沒有體會過,你不懂!”,往往會頓時讓人啞口無言。

“這當然不是什麽令人慶幸的事情,但至少媽媽經曆過的我都經曆過,在她想放棄治療的時候,我的話也算有不一樣的分量。”李夢說。

2018年年末,40歲的李夢和她67歲的媽媽先後確診乳腺癌,前後間隔不到10天。

以下為李夢自述——

確診前的兩個月剛體檢過

明明結果都正常

2018年12月,我媽媽說自己不舒服,胸悶難受、沒力氣,我們就陪她去醫院看。12月26日那天,在當地醫院檢查出乳腺腫瘤,基本確定是惡性的。當時我很慌,很快想到了我的表姐,她是超聲科的醫生,在杭州工作。把媽媽的檢查報告發給表姐後,她讓我們馬上來杭州。通過表姐,我們聯係上了浙江省腫瘤醫院乳腺外科的陳道寶主任醫師

經過檢查,我媽媽是雙側多發性乳腺癌,局部晚期。在陳道寶主任的建議下,我們決定先化療,根據情況再決定手術時機。

那天中午,我跟表姐一起吃飯,隨口提了一句“我好像也有一顆乳腺結節,在左邊”。我當時真沒怎麽當回事,摸到這顆結節是在18年12月初,就在兩個月前的10月份,我剛剛體檢過,乳腺B超一切正常。所以我覺得可能是自己摸錯了,就算真有結節,才兩個月的時間也不會怎麽樣。表姐讓我吃完飯跟她去醫院,做個B超。

表姐親自給我做B超,看著屏幕,表情凝重,我一下子就知道情況不太好。我又找到陳道寶主任,他給我做了觸診,讓我當天下午做穿刺明確診斷。

雖然穿刺結果還沒有出來,但我知道結果不好的可能性很大。不敢讓媽媽知道,我隻跟爸爸說了這件事情,他沉默了很久……

我告訴媽媽,現在她在住院,我正好也有一顆良性的結節,順帶一起做個手術。之後,我回了一趟老家,拿上醫保卡,收拾了一些生活用品,跟單位請了長期病假。

媽媽暈倒後

我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頹廢下去

2019年1月7日是我手術的日子,陳道寶主任特意把我媽媽的很多檢查集中安排到了那一天,由我爸爸陪著她去檢查。表姐、舅舅,還有我特意從老家趕來的閨蜜都等在手術室外,手術由陳主任親自給我做。手術很成功,切除的腫瘤直徑2.4cm

這個時候,我還沒能接受自己患癌的事實,每天不是哭就是沉默,什麽話也不想說,什麽人都不想見,醫生建議每天散散步,我也不聽,整天躺在床上,非常頹廢。

術後第14天,我開始化療。前一天,爸爸把真實的情況告訴了我媽媽,第二天我見到她時,她看著我一直流眼淚。

我們一家商量好,接下去我和媽媽都要長期治療,在老家和杭州之間來回趕太折騰,就在醫院附近租一間房子。

渾渾噩噩的狀態持續到2月中旬。媽媽做完第三次化療後突然暈倒,請來呼吸內科的專家會診,認為可能是肺栓塞,情況比較嚴重,她整個人看起來都是腫的。手術前,我媽媽偏胖,1米6的個子,體重180斤,這可能也有影響。

看著躺在床上的媽媽和忙前忙後的爸爸,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頹廢下去。癌症很折磨人,但我爸爸也很辛苦,老婆和女兒突然都成了癌症患者,他心裏的恐懼一點也不比我們少,承受著最大的壓力。作為唯一健康的人,每日陪護、洗衣做飯、打掃房間,全都是我爸爸在做。我開始主動學習乳腺癌的相關知識,在網上查資料的同時,也會請教醫生。恐懼源於未知,隻有了解它,才能心裏有底

媽媽經曆的我都經曆過

感同身受才能體會其中的艱辛

由於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媽媽的治療過程並不算順利。6次化療後,5月8日,媽媽接受了手術,雙側乳腺全切+雙側淋巴清掃。術後又轉為放療。放療多少有點副作用,我媽媽又是雙側同時進行的,比較痛苦,皮膚的燒灼傷就不說了,她的心肺功能原本就不太好,總歸有點影響。

乳腺癌術後手腫、手抬不起來是常見的並發症,通常需要堅持鍛煉。因為身體的原因,我媽媽有那麽一段時間疏於鍛煉,抬手就越來越困難,一直到現在,她的雙手都無法平舉

抗癌不容易,用語言來形容很蒼白。期間的種種困難,讓媽媽曾經多次提出放棄,不想治療了。雖然我和媽媽的病情嚴重程度不同,但她經曆的我都經曆過,感同身受才能體會其中的艱辛。我總會說,不要放棄啊,我陪著你,我們要一起加油。還有爸爸,如果你放棄了,他要怎麽辦?

我和媽媽互為患者家屬和病友,這並不是好事,可在我勸解、寬慰她的時候,這能讓我的話聽起來更有份量,因為這點,我會感覺到一絲慶幸

在陳道寶主任的建議下,我和媽媽做了遺傳基因檢測,至少在檢測的這些基因中沒有發現問題。我爸爸這邊的親屬一個腫瘤患者都沒有,媽媽這邊也隻有我的二舅舅曾經患上過胃癌,我們母女患癌到底有沒有遺傳的因素不得而知,既然已成事實,我們最大的願望唯有戰勝它。

治療結束至今近4年

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2019年8月8日,那天是我的生日,是我做完第28次放療,也是最後一次放療的日子。三天前,媽媽結束了她的第25次放療,結束了全部治療。當天,我們退租了杭州的房子,三個人一起回到老家。是結束,也是新的開始。

這幾年定期複查,我的情況比較平穩,隻是生了一場大病,體力有些不如從前。媽媽畢竟年紀大了,病情也比我重一些,期間有一些波折,好在也都順利過來了。

回顧我和媽媽整個經曆,說一句不合適的話,還算是幸運的。有無論如何都站在我們身後的爸爸,有陳道寶主任團隊的保駕護航,有表姐一家提供的幫助……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至少在經濟方麵我們沒有太大的壓力。

以前我們住的是老房子,隻有樓梯,媽媽不方便上下樓,整天悶在家裏。今年,我們搬進了新房子,地方寬敞了不少,還有電梯。新小區綠化好,我給媽媽買了一輛小推車,最近天熱,每天早晨6點多她推著車出去散步,7點半回家。就在小區樓下,我們也沒什麽不放心的,趁這段時間,爸爸會出門買菜。

有人覺得,家裏老人身體不好,就應該多休息,我不這麽認為。媽媽閑不住,她想幹什麽我都支持,想要洗衣服,我就買一台洗衣機,教她怎麽用,把髒衣服放進去,再把洗好的拿出來;她的手舉不高,我在新家裝了電動晾衣架,鼓勵她自己操作,對手部抬高鍛煉有幫助;她想拖地,那就拖,就算隻能拖半間房,隻要她開心,有什麽關係呢?我爸爸這幾年眼睛不太好,年紀大了,輕微白內障,媽媽總嫌他洗菜不幹淨,要重新洗一遍。爸爸也不生氣,很遷就她,樂嗬嗬地看著她重新洗菜……媽媽經常“抱怨”自己每天都很忙,可她每次說這些的時候,都是笑著的

乳腺癌的發現與診斷

和多種因素相關

選擇專科醫院、專科醫生很重要

浙江省腫瘤醫院乳腺外科、特需病房主任陳道寶主任醫師介紹,乳腺癌實際上是一種慢性病,“細胞突變-細胞倍增-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1cm大小”這樣的發展過程平均時間大約12年,當然,不同類型的腫瘤生長速度不同,數據也會有相應的浮動。“根據現有技術手段,針對0.5cm以下腫瘤的診斷是比較困難的,不過,這也和腫瘤本身特性、檢查設備、醫生的水平、專業能力等密切相關。部分醫生過於依賴檢查報告,而臨床體征檢查實際上還是非常重要的,不乏有時候影像可能發現不了,而經驗豐富的醫生通過病史、體征等綜合評估分析可早期診斷的情況。”

為什麽李夢在確診前兩個月才做過檢查,當時一切正常,兩個月後就發現2.4cm的腫瘤?

陳道寶認為,根據李夢確診時的疾病情況,兩個月前的檢查結果有異常的可能性非常大,至於造成當時檢查正常這個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也許和設備、檢查時的細致程度、接診醫生的專業能力等有關,也有可能是狡猾的腫瘤臨床表現不典型,容易被掩蓋。

遺傳性乳腺癌比例僅為5%左右

但家族中有兩個及以上乳腺癌患者

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在臨床中,我碰到過不少對母女同患乳腺癌的例子,但都沒有像李夢和她的母親一樣確診時間挨得這麽近,治療也是同步進行的情況,所以我對她們的印象很深。”

陳道寶表示,真正遺傳性的乳腺癌占到5%左右,95%是後天因素影響,比如飲食偏好、生活習慣、心理狀態等等。目前,並沒有某種特定單一的因素能導致乳腺癌的發生發展,而是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家族中有兩人及以上的直係親屬患有乳腺癌、卵巢癌,或者男性親屬患有前列腺癌,特別是年輕時患病,則為遺傳性乳腺癌的高風險人群。“目前,乳腺癌有兩個發病高峰,45-55歲之間和70歲以上。”陳道寶說,一般情況下,對於普通人群來說,40歲以前不推薦做乳腺癌的篩查,40歲之後可以考慮每1-2年做一次篩查。中國乳腺癌年輕化,首選乳腺B超篩查。對於高風險人群來說,篩查需要提前,因為35歲以內,甚至30歲以內年輕的乳腺癌患者往往和遺傳背景密切相關,可根據醫生的具體建議提早篩查,推薦每6-12個月檢查一次,同樣首選乳腺B超,必要時再做鉬靶檢查。

“其實,乳腺癌並不可怕,它也越來越常見,絕大部分的乳腺癌可控可治,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關鍵,所以大家要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識。就算確診了乳腺癌,目前乳腺癌綜合治療效果良好,也能有很好的預後。當然,專業的診療極其重要。”陳道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