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網上“曬娃”? 風險巨大,最好不要

網上“曬娃”? 風險巨大,最好不要

文章來源: 德國之聲 於 2023-04-24 09:24:2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如今在許多國家,父母越發頻繁地在社交媒體以及其他網絡平台上分享自家小孩照片。現在,法國可能成為首個立法限製此類行為的國家,因為“曬娃”不僅侵犯兒童的個人權利,還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德國之聲中文網)嬰兒出生、第一次微笑、第一次走路:父母總是對孩子生命早期的一個個裏程碑事件欣喜萬分。這些意義重大的時刻常常會被留影,並展示給親朋好友。後者雖然不時對此感到厭煩,但隻要這些相片事後沉寂在書架上,也無傷大雅。

然而,智能手機以及社交媒體改變了一切。越來越多的兒童照片被上傳至公開的互聯網,這很有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

13歲前就有1300張照片

位於柏林的德國兒童基金會的媒體教育專員波勒(Sophie Pohle)指出,網上發布照片一般是為了以"點讚"的形式獲取他人的認可;不論是胎兒的第一張超聲波影像,還是沙灘度假照、小孩生日、入學慶祝,"基本上沒有什麽不會被展示。"

有時,嬰兒影像甚至被用於商業廣告,網絡紅人也會利用嬰兒來促銷化妝品或者嬰兒服裝。但是,這些成年人是否想過,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影像擁有權利,兒童更不例外?

曾任英格蘭兒童權利保護專員的朗費爾德(Anne Longfield)就在2018年撰寫報告警告指出,如今的每個兒童在13歲前就平均有1300張照片在網絡上流傳。英語中甚至還構造了一個新詞:Sharenting,由Share(分享)與Parenting(為人父母)構成。這一新詞大致與中文的"曬娃"一詞對應。

看似無害的照片,一旦落入戀童癖手中,就有可能釀成嚴重後果

曬娃會有啥後果?

人們常常說,互聯網不會忘記任何信息。對於"被曬"的娃而言,這會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尤其是他們對這些照片不滿意時。德國兒童基金會的波勒說:"父母嚴重的甜蜜和可愛,有時會令孩子感到異常尷尬。假如這些畫麵公開流傳,就會讓孩子容易受到欺淩、侮辱或者仇恨。"波勒進一步解釋說,孩子長大成人後,在求職時也可能會遭遇應聘企業"不慎"在網絡上搜索到這些尷尬照片。

波勒指出,這些照片通常不僅僅顯示孩子的臉,還顯示其生活環境,包括幼兒園、住宅、花園等等。在照片文字說明中還會包含孩子姓名、出生日期等額外信息,"有時可以從這些信息中歸納出孩子的居住地址。……這種信息和影像總是有可能落入別有用心者手中,比如在戀童癖圈子裏瘋傳。"

2019年,德國聯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就在其兒童權益保護網站jugendschutz.net上發布報告指出,Instagram等社交平台正在被一些戀童癖者濫用,比如兒童的照片被搜集起來並貼上具有性意味的標簽。

波勒還說,父母們如今已經意識到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等平台上公開展示孩子照片是有風險的,但是卻往往認為WhatsApp等短信工具相對私密,因此在那裏無所顧忌地"曬娃"。但是,WhatsApp即時狀態裏的照片常常會讓整個朋友圈可見。"重點在於,家長的責任心有多強?他們又如何貫徹這種責任心?比如設置好相關的私密瀏覽權限。我到底是要公開分享這些照片,還是僅僅分享給我的關注者?"波勒警告說,即便是兩人私聊,也無法確定對方是否會不經允許就擅自轉發這些照片。

青少年對待社交媒體的態度受到父母的很大影響

法國立法遏製"曬娃"

為了遏製過度傳播有損兒童人格尊嚴的照片,法國正醞釀一個特別的措施:擬立法禁止父母在未經孩子允許的情況下上網分享其照片;如果父母之前產生分歧,司法係統甚至還可出手幹預,比如禁止其中一方在未獲另一方授權的情況下"曬娃"。極端情況下,父母甚至會被剝奪處置其子女肖像權的權利。這部新法律的草案還關注"在網絡平台上利用兒童照片"之問題,規定兒童照片所獲得的商業收益必須被存入一個銀行賬戶內,供孩子年滿16歲之後自行處置。法案還規定了"被遺忘權",孩子可以據此要求將自己的影像從互聯網上刪除。

德國兒童基金會的波勒對法國的這部草案予以積極評價。她認為,法案強化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的未成年個人權益,"這並非要普遍禁止在網上發布兒童照片,而是要防止在社交媒體上過度地、侵犯尊嚴地使用這些照片。"波勒認為,肖像權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哪些影像資料可以公開傳播、哪些不可以。"從兒童權利角度而言,讓他們自己參與決定、並認可他們'說不',而非輕率的置之不理,這是十分重要的。"

法國是全球第一個擬就"曬娃"問題立法規製的國家。波勒指出,要想保護兒童免受"曬娃"現象的危害,最重要的是對公眾進行相應的教育。不論是在幼兒園、中小學還是在社交媒體平台上,抑或在家長之間,都有必要進行啟蒙。"首先,家庭需要就'如何以尊重、負責的方式處理照片'達成共識。因為最晚到孩子們擁有自己的智能手機時,他們自己也會活躍在社交媒體上。整個家庭對此類問題的態度,將會對孩子們形成強烈影響。"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他是中國國務院熱門接班人?“三重派係”背景全都有
黃金漲到6000美元?摩根大通給出了大膽推演
流浪太空53載,蘇聯“宇宙-482”探測器終墜回印度洋
義烏商家:短期損失能承受 怕關稅戰緩和後客戶沒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空戰捷報與假新聞,印巴停火背後的較量
特朗普聲稱中美談判取得 “重大進展”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美國收到"令人震驚情報",範斯致電印度總理促停火
日本首相表示不會接受英美關稅協議中的10%汽車關稅
中國貨船歸零!加州州長:關稅恐讓美國丟'最大經濟體'地位
反製中國極音速飛彈!日本研發新武器"電磁炮"將試射
特朗普稱印巴在美國的斡旋下停火,魯比奧透露細節
戰爭或者和平,與習近平有關的兩個畫麵或載入史冊?
中國籃協歸化新規:球員要棄原國籍、學唱國歌
英法德波四國領袖突訪問基輔 表態力挺烏克蘭
紐時:印度空襲戰火逼近巴國核武中心,驚動美國調停
王毅分別與印巴高官通話,強調中國支持全麵持久停火
中美高層瑞士第二天續談,盼為關稅問題找出路
為什麽選出美國籍教皇:他幾乎反對特朗普代表的一切?
ICE在紐約執法!多名亞裔被捕,華裔在內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網上“曬娃”? 風險巨大,最好不要

德國之聲 2023-04-24 09:24:24

如今在許多國家,父母越發頻繁地在社交媒體以及其他網絡平台上分享自家小孩照片。現在,法國可能成為首個立法限製此類行為的國家,因為“曬娃”不僅侵犯兒童的個人權利,還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德國之聲中文網)嬰兒出生、第一次微笑、第一次走路:父母總是對孩子生命早期的一個個裏程碑事件欣喜萬分。這些意義重大的時刻常常會被留影,並展示給親朋好友。後者雖然不時對此感到厭煩,但隻要這些相片事後沉寂在書架上,也無傷大雅。

然而,智能手機以及社交媒體改變了一切。越來越多的兒童照片被上傳至公開的互聯網,這很有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

13歲前就有1300張照片

位於柏林的德國兒童基金會的媒體教育專員波勒(Sophie Pohle)指出,網上發布照片一般是為了以"點讚"的形式獲取他人的認可;不論是胎兒的第一張超聲波影像,還是沙灘度假照、小孩生日、入學慶祝,"基本上沒有什麽不會被展示。"

有時,嬰兒影像甚至被用於商業廣告,網絡紅人也會利用嬰兒來促銷化妝品或者嬰兒服裝。但是,這些成年人是否想過,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影像擁有權利,兒童更不例外?

曾任英格蘭兒童權利保護專員的朗費爾德(Anne Longfield)就在2018年撰寫報告警告指出,如今的每個兒童在13歲前就平均有1300張照片在網絡上流傳。英語中甚至還構造了一個新詞:Sharenting,由Share(分享)與Parenting(為人父母)構成。這一新詞大致與中文的"曬娃"一詞對應。

看似無害的照片,一旦落入戀童癖手中,就有可能釀成嚴重後果

曬娃會有啥後果?

人們常常說,互聯網不會忘記任何信息。對於"被曬"的娃而言,這會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尤其是他們對這些照片不滿意時。德國兒童基金會的波勒說:"父母嚴重的甜蜜和可愛,有時會令孩子感到異常尷尬。假如這些畫麵公開流傳,就會讓孩子容易受到欺淩、侮辱或者仇恨。"波勒進一步解釋說,孩子長大成人後,在求職時也可能會遭遇應聘企業"不慎"在網絡上搜索到這些尷尬照片。

波勒指出,這些照片通常不僅僅顯示孩子的臉,還顯示其生活環境,包括幼兒園、住宅、花園等等。在照片文字說明中還會包含孩子姓名、出生日期等額外信息,"有時可以從這些信息中歸納出孩子的居住地址。……這種信息和影像總是有可能落入別有用心者手中,比如在戀童癖圈子裏瘋傳。"

2019年,德國聯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就在其兒童權益保護網站jugendschutz.net上發布報告指出,Instagram等社交平台正在被一些戀童癖者濫用,比如兒童的照片被搜集起來並貼上具有性意味的標簽。

波勒還說,父母們如今已經意識到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等平台上公開展示孩子照片是有風險的,但是卻往往認為WhatsApp等短信工具相對私密,因此在那裏無所顧忌地"曬娃"。但是,WhatsApp即時狀態裏的照片常常會讓整個朋友圈可見。"重點在於,家長的責任心有多強?他們又如何貫徹這種責任心?比如設置好相關的私密瀏覽權限。我到底是要公開分享這些照片,還是僅僅分享給我的關注者?"波勒警告說,即便是兩人私聊,也無法確定對方是否會不經允許就擅自轉發這些照片。

青少年對待社交媒體的態度受到父母的很大影響

法國立法遏製"曬娃"

為了遏製過度傳播有損兒童人格尊嚴的照片,法國正醞釀一個特別的措施:擬立法禁止父母在未經孩子允許的情況下上網分享其照片;如果父母之前產生分歧,司法係統甚至還可出手幹預,比如禁止其中一方在未獲另一方授權的情況下"曬娃"。極端情況下,父母甚至會被剝奪處置其子女肖像權的權利。這部新法律的草案還關注"在網絡平台上利用兒童照片"之問題,規定兒童照片所獲得的商業收益必須被存入一個銀行賬戶內,供孩子年滿16歲之後自行處置。法案還規定了"被遺忘權",孩子可以據此要求將自己的影像從互聯網上刪除。

德國兒童基金會的波勒對法國的這部草案予以積極評價。她認為,法案強化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的未成年個人權益,"這並非要普遍禁止在網上發布兒童照片,而是要防止在社交媒體上過度地、侵犯尊嚴地使用這些照片。"波勒認為,肖像權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哪些影像資料可以公開傳播、哪些不可以。"從兒童權利角度而言,讓他們自己參與決定、並認可他們'說不',而非輕率的置之不理,這是十分重要的。"

法國是全球第一個擬就"曬娃"問題立法規製的國家。波勒指出,要想保護兒童免受"曬娃"現象的危害,最重要的是對公眾進行相應的教育。不論是在幼兒園、中小學還是在社交媒體平台上,抑或在家長之間,都有必要進行啟蒙。"首先,家庭需要就'如何以尊重、負責的方式處理照片'達成共識。因為最晚到孩子們擁有自己的智能手機時,他們自己也會活躍在社交媒體上。整個家庭對此類問題的態度,將會對孩子們形成強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