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踴躍出席中國芯片大會 分析: 中國商機誘人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美中國旗與半導體芯片

上周一場於廣州召開的芯片行業年度會議,吸引了包括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磊(KLA Corp)等美國半導體大廠的讚助。中國官媒紛紛附和《日經亞洲》的分析稱,這“證明了美國半導體企業渴望與中國保持關係”。不過,觀察人士說,盡管中國市場的商機誘人,卻不足以突破美國對華的芯片出口禁令,未來幾年內中國在高端芯片領域的需求仍麵臨巨大挑戰。

第25屆中國集成電路製造年會暨供應鏈創新發展大會4月18-19日於廣州黃埔舉行,雖屬例行性行業會議,但與會外商名單卻備受關切。

據《日經亞洲》4月19日報導,美商應用材料、泛林(Lam Research)、科磊以及德國的西門子(Siemens AG)都是此次會議的主要讚助商。

美半導體大廠讚助中國芯片會議

其中,市值逾960億美元的應用材料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設備暨服務供貨商,和市值達697億美元的泛林研發並列全球前三大的半導體大廠,而科磊的市值也達515億美元。

這三家美企不僅規模龐大,美國學者克裏斯.米勒(Chris Miller)在其暢銷著作《芯片戰爭》(Chip War)一書中,更將他們形容為具壟斷地位的“寡頭公司”,專門生產無可取代的機台,具有在矽晶圓上沉積薄層材料或辨識納米級缺陷等功能,少了這些機台就不可能生產高端芯片。

《日經亞洲》分析稱,讚助名單證明了美企大廠渴望與中國保持聯係,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及製造設備市場,錯失中國商機不僅損及美企的全球收益,還會將增長機會拱手讓給中國的競爭對手。

對於日媒的解讀,中共黨媒《環球時報》隨即跟進報道,讓“中國芯片大會吸引多家美企到場”的新聞標題一度成為微博的熱議話題。

對此,一位網名“邏輯石魚”的博主樂觀回應稱,這代表“技術終究拗不過市場”,中國隻要再多繞幾道、多拆幾次,總能找到美國製裁的漏洞。

位於北京中關村的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也向《環球時報》樂觀表示,美國去年8月通過的《芯片與科學法》並未禁止美企參與中國舉辦的行業大會。他說,美企對在中國建廠擴產的積極性有限,但“對在中國銷售產品,他們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

然而相較於官媒和網民的樂觀,多位分析人士卻持審慎態度。

中國半導體市場 連續3年全球第一

位於台北的台灣光電協進會特約研究顧問柴煥欣曾多次出席“中國集成電路製造年會”,他分析,該年會雲集中國各大芯片業者,確能吸引到設備製造商的與會或讚助,以爭取向潛在客戶推介自家新產品的機會。

柴煥欣告訴美國之音:“(美中)芯片戰爭對於半導體設備輸入中國,當然有非常精準的打擊,但是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設備采購金額,以2022年來講,也高達了283億美金,而且連續3年都是世界第一。我覺得,廠商們絕對不允許,美國政府為了某些政治的理由而不讓他們去爭奪這個商機。”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及其設備市場,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IM)的統計,即便在新冠疫情與美國打壓的雙重衝擊下,中國2022年半導體設備銷售額仍占全球近30%,僅較前一年下降5%。

位於香港的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也說,中國市場規模之大,對國際大廠而言,已是攸關存亡的命脈,換言之,若不能跟中國做生意,這些大廠還不如就此關門。

中國市場誘惑難敵美國芯片禁令

更何況,美企對華銷售成熟製程的芯片或設備,以追求利潤,並不違背美國政府禁止出口高端芯片技術給中國的戰略目標。

許楨認為,美國政界與軍方已經達成一致的對華科技政策,他們首要的考量就是在最短時間內,限製中國經濟和科技實力再坐大,這從華為遭美方斷供高端芯片,因而痛失全球5G手機市占的例子來看,效果立竿見影。

但他說,美方對華軍事科技圍堵的效果就較不明顯,因為相對於追求輕薄短小的手機等消費產品,戰機、軍艦所用的軍用芯片重在戰場上的可靠性和效能而非體積,因此對於先進製程芯片的依賴程度也較低。

拉高格局來看,位於台北的科技電子報《Digitimes Asia》總編輯烏淩翔認為,美國對華的核心戰略在於削弱中國的國力,以確保在全球爭霸上不至被趕超,也不至出現“大國權力轉移”(Power Transition)的局麵,使得美國必須被迫拱手讓出製定國際秩序的主導權。

大國國力競爭 美中爭霸

他說,在此前提下,削弱中國的科技實力成為重中之重,因為科技力一被削弱就代表中國的經濟、軍事跟其他相關實力都將跟著下滑。

烏淩翔告訴美國之音:“(觀察)美國對中國的策略,你不能隻看到半導體,它整體最高的戰略是削弱中國的國力,因為中國在過去幾年追趕速度太快了,國家之間的權力競爭是永無休止。所以美國希望這個差距越大越好。”

烏淩翔說,以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去年10月針對中國先進計算機及半導體技術發布的出口管製為例,美國禁止企業對華出口18納米或更先進製程的DRAM芯片,以及128層以上技術的NAND Flash芯片,就凸顯了科技戰開打至今,美方祭出的限製,對中國半導體業“卡脖子”的力道越來越緊,範圍也擴大。

他說,美國旨在讓中國在高端芯片上“國內造不出,國外買不到”,以便持續拉大美中科技實力的差距,至於屬於中低階、成熟製程的芯片則不在禁令之中,可自由供給販售。

相較於美國的“卡脖子”,中國雖於3月底公告,要以維護網絡與國家安全為由,對美國記憶芯片製造商美光(Micron)實施安全審查;隨後又於4月6日成立“全國集成電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整合多達90家的本土大廠,並宣稱要製定統一的國內標準以避免被國外標準牽著鼻子走,但除此之外,未見中國對美祭出更強烈的反製之道。

對於美方一再緊縮的禁令,美企也並非全然買單。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知名硬盤生產商希捷(Seagate)於2020年8月到2021年9月間以“非美國設備的直接產品”為由,向華為提供總價值11億美元的產品,因而遭到美國商務部的警告,雙方經談判後達成和解,並對希捷開罰3億美元。

台灣光電協進會的柴煥欣指出,部分半導體業者也積極尋找漏洞或管道,來銷往中國。例如,他們透過二手設備或是維修市場,繞過美國政府的出口禁令與長臂管轄,先將新設備流入二手市場,再轉手賣往中國。

另一方麵,中國則積極追趕自主研發芯片的步伐。盡管始於2014年9月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計劃,經過多年運營,且投入總計逾3千億人民幣的資金後,進度仍頻傳嚴重受挫,且接連爆發貪腐弊端,但中國對“國造芯片”仍寄予厚望。

根據《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目標,中國打算將芯片自主率提高至70%。不過,根據美國調研公司IC Insights去年5月發布的預測,中國2021年的芯片自主率隻有約16.7%,因此,2025年自主率七成的目標,多數分析人士和外商預測機構都評估,恐難達標。

中國自產芯片 分析:砸錢也做不出績效

柴煥欣分析,若單看低階製程芯片的總產量,自主率七成或許還有可能,因為中國廠商的強項集中在這類用於電源管理等簡單功能、可“薄利多銷”的芯片,但若以全製程的芯片總產值來計算,自主率七成的追趕空間,對中國來說,還很遠。

香港分析師許楨則直言,雖然中國投入資源,發展半導體業的決心無庸置疑,但以台灣大廠台積電的成功案例就可看出,生產高端芯片不能隻靠砸錢,人才、創意的培養以及跟美國、韓國等國供應商跨國合作的關係,都不是短時間內能靠錢堆出績效來的。

許楨告訴美國之音:“這種(芯片)設計各個方麵,除了錢、除了技術,其實還有一定的社會文化氛圍在裏麵,所以短時間之內,中國在尖端的芯片(領域),這5年到10年之內,是否就可以像是(蓋)高鐵那樣從零變成世界第一?我不算是非常樂觀。”

不過,信息消費聯盟的項立剛仍持樂觀看法,他告訴《環球時報》:“美國以為封鎖就會壓製中企,那是不可能的!”他說,他相信,中國的芯片自主率於2025年可達50%以上,甚至更高。

綜觀全局,科技電子報《Digitimes Asia》的烏淩翔認為,持續提高自給率,將是中國不變的目標,但除了“量”的滿足外,諸如手機、服務器、人工智能(AI)、高速運算芯片(HPC)甚至軍用芯片等中國政府積極追求的多項應用中,更需有“質”的提升。

換言之,他說,中國對先進製程芯片的需求量隻會不斷增大,能否盡快找到方法突破美國的封鎖,將是未來美中科技競局的觀察重點。

bsmile 發表評論於

HighEnd 發表評論於 2023-04-23 11:48:48
嗬嗬,都是些低端公司
==============
applied material屬低端公司?你怎麽定義低端高端的?
一條小路 發表評論於
他們沒有學習選集。
挺沒勁 發表評論於
美國會逼迫這些廠商離開中國的
tesuji 發表評論於
smart321 發表評論於 2023-04-23 10:08:50美國政府有政府法規限製,雖然商機很多,美國企業也沒有辦法,中國政府要反美要推翻民主體製,不限製你限製誰
===

中國什麽時候要“推翻民主體製”了?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中國不是古巴,北韓,中國是巨無霸,美國能在製裁中國時自己不受到傷害嗎?當然更更重要的是在付出了傷害自己的代價後,以美國3億人的體量能長久壓製住中國這個14億人的巨無霸嗎?
tesuji 發表評論於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2023-04-23 09:24:00先禁售最尖端設備讓中國無法生產最先進芯片。下麵會逐步擴大到低端芯片。脫鉤不能一步到位。逐步脫離符合美國利益。
===

據此文,中國已經連續三年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市場,在可預見的未來大概不會有變化,所以,你確定和中國全麵脫鉤(從高端到低端)是符合美國利益嗎?美國現在是背水一戰,後方已無退路,即半導體製程已發展到極限,前方中國每進一寸,美國的領地就少一寸,因為美國在半導體業采取的政策已造成雙方是水火不容的局麵。因為中國的巨大,永遠壓中國一頭是不可能的,美國真正應該采取的戰略是麥當勞戰略,即即使中國做出了相同的產品,美國的產品在中國仍有一席之地,但美國現在的政策排除了這種可能,anyway,曆史會做出評判的。
smart321 發表評論於
美國政府有政府法規限製,雖然商機很多,美國企業也沒有辦法,中國政府要反美要推翻民主體製,不限製你限製誰
bsmile 發表評論於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2023-04-23 09:24:00
先禁售最尖端設備讓中國無法生產最先進芯片。下麵會逐步擴大到低端芯片。脫鉤不能一步到位。逐步脫離符合美國利益。
================
這裏說的都是設備原材料製造商,和芯片生產需要的設備沒有關係
aaoc 發表評論於
長期來看全球需要的芯片和芯片生產線是固定的,中國芯片廠商加建生產線是為了通過傾銷而擊垮其他國家廠商而迫使他們破產,所以對設備商來說製裁不製裁中國對長期利潤毫無影響
欣賞Melody 發表評論於
還是中國高科技行業人心浮躁、不肯精心進取,芯片方麵國家砸了多少錢、搞了多長時間了?依然是別人一掐脖子就翻白眼,我至今記得把別人的芯片Logo磨掉刷上自己的冒充“突破”的醜聞。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先禁售最尖端設備讓中國無法生產最先進芯片。下麵會逐步擴大到低端芯片。脫鉤不能一步到位。逐步脫離符合美國利益。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他們像空客廠商那樣,尋求分享中國蛋糕的機會。
tesuji 發表評論於
中國靠市場動力,美國靠人為規劃,這實際上就是一場“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對決。
bsmile 發表評論於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3-04-23 08:41:11
不過就是美國技術開始向中國轉移的前兆
============
同意。。。拭目以待吧。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不過就是美國技術開始向中國轉移的前兆,類似福特在中國成立的完全中國法人地位的公司,理論上是100%的中國公司,美國政府無法幹涉,但實際上技術是福特的。
反正隻要股東能分紅就是了,這是去年很大新聞。
這種模式目前還看不出具體會怎麽運作,同時期寧德時代進入美國,成立美國公司。據說甚至不參與分紅,客觀上等於把技術送個美國,但美國政府害怕,試圖阻止這個美國公司成立。反正寧德不會真的不要錢,就是不知道具體如何實現的。
資本跟著市場走,技術跟著資本走,這個規律無法抗拒,除非美國不再是資本主義經濟。資本不是美國的,而是世界的,這個資本的特點馬克思早就在資本論裏解釋了。
除非美國能走到中國在文革時期那種狀態,才可能避免這個規律,也就是100%的計劃經濟。
美國政府確實走在這條路上,不論芯片法案還是抗通膨法案都是計劃經濟的補貼模式,失敗是可預期的。
但管不了美國企業。
狄更絲 發表評論於
吹,接著吹。這些都是高級黑啊,商務部一看,馬上就出個政策把洞給堵上了,結果也就不言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