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英女王下葬前,為何要當眾折斷這根“棍棍”?

英女王下葬前,為何要當眾折斷這根“棍棍”?

文章來源: 自由時報 於 2022-09-20 15:14:3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日舉行國葬,在溫莎城堡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內舉行的儀式上,宮務大臣帕克勳爵(右)折斷白色法杖,放置在靈柩上,與女王一同長眠。(法新社)

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日舉行國葬,在溫莎城堡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內舉行的儀式上,宮務大臣帕克勳爵(右)折斷白色法杖,放置在靈柩上,與女王一同長眠。這項稱為“折斷法杖”的儀式,也是自1952年喬治六世國王葬禮以來,首度在世人麵前公開。這支法杖稱為“宮中之杖”(Wand of Office),是宮務大臣告誡宮廷裡的人太吵或不敬時使用,女王的最後一任宮務大臣折斷這支法杖,代表他為女王的服務告終,也象徵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的時代結束。

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日舉行國葬,在溫莎城堡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內舉行的儀式上,宮務大臣帕克勳爵(右)折斷白色法杖,放置在靈柩上,與女王一同長眠。(法新社)

英女王與父母、丈夫長眠溫莎堡 儀式折斷法杖有重大意義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將長眠在溫莎城堡內喬治六世紀念教堂的皇家墓穴,圖為女王靈柩停在教堂內。(美聯社)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19日舉行國喪,全球數百萬人同步觀禮,禮成後靈車帶女王返回她最愛的溫莎城堡,葬於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King George VI Memorial Chapel),長伴其雙親,並與亡夫菲立普親王(Prince Philip)長眠與此。

溫莎城堡1066年建成 埋葬多位君主

溫莎城堡最初於1066年由“征服者威廉”威廉一世所建,過去數百年來經曆多次重建與改造,如今其為全球最大、曆史最悠久的城堡;溫莎城堡坐落於倫敦外圍,其為是女王周末和晚年長居之處。

溫莎城堡1992年失火造成諸多毀損,女王更以拉丁語稱這是她的“可怕的一年”,同年王室也爆發不少醜聞。

溫莎城堡是數十位英格蘭和英國國王和女王長眠之處,多數君主下葬於聖喬治教堂(St. George's Chapel)的皇家墓穴(Royal Vault),包括1547年逝世的亨利八世(Henry VIII),以及1649年以國王身分遭處死的查理一世(Charles I)。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將長眠在溫莎城堡內喬治紀念教堂的皇家墓穴,圖為女王靈柩停在教堂內。(美聯社)

折斷白色法杖 象征“統治時期結束”

女王下葬前,英國國王查理三世將女王王旗放置於靈柩,王室中職別最高的宮務大臣(Lord Chamberlain)折斷白色法杖(Wand of Office)並置於靈柩上方;根據白金漢宮說法,折斷白杖的儀式意旨移除女王的三項王權之物,另兩物為王冠與寶球,象征女王統治時期結束。

來源:Guardian News

女王靈柩先安放在皇家墓穴,溫莎教長(Dean of Windsor)誦讀詩篇,接著嘉德紋章官(Garter King of Arms)聲明女王的頭銜,到此完成女王的公開喪禮儀式。

公開儀式結束 還有一場私人喪禮

不過皇家墓穴並非女王最後安息之地,19日傍晚另有一場不對外公開的王室喪禮,女王靈柩移往以其父名字為名的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加入其父喬治六世、母親伊莉莎白王太後(Queen Mother)和親妹瑪格麗特公主(Princess Margaret);去年逝世女王丈夫、菲立普親王的靈柩也將從皇家墓穴移往此處與女王合葬。

雖然這場王室典禮不對外公開,但該禮拜堂對外開放,這表示民眾之後仍可到此悼念女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58歲宋祖英罕見露麵,短發造型驚豔,皮膚光澤Q彈
一份與釋永信通奸女人筆錄 被舉報私生活混亂
華人家的花園太醜險遭罰款,大家評評冤不冤
履曆寫“曾受領導劇烈撞擊45分鍾”985美女後續 真相大白
中國餐廳日營業額“慘崩9成” 關店潮猛烈來襲

24小時討論排行

英防長:若台灣爆發戰事 英國已準備好在亞太區作戰
釋永信涉刑事犯罪 嚴重違反戒律 包養多名情婦還有私生子
大罷免失敗 給民進黨上了一堂民主課
參議員提法案:任何人隻要在美國居住7年就發綠卡!
史無前例!美歐貿易協議 總價達$1.35萬億
盧比奧:萬斯是2028年美國總統“絕佳候選人”
特朗普:克林頓去過那個小島28次 我從來沒去過
美歐15%關稅條件曝光!馮德萊恩:已是最佳結果
關稅收入超$3000億,特朗普放話給美國人發紅包!
川普花式改造白宮 裝修前後對比圖曝光 網友瘋狂吐槽
流亡政府:藏族歌手在中國被捕 疑因讚頌達賴喇嘛
外星人?女子家門口拍到詭異生物 百萬網友炸鍋了
川普出手 隻用這招“一劍封喉” 就讓兩國同意停火
6大學生溺亡的140分鍾:從墜落到被救出 期間發生了啥?
民進黨誤判情勢? 賴清德罷免前還認為能罷10席
中國大學文憑貶值,但學費飆漲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英女王下葬前,為何要當眾折斷這根“棍棍”?

自由時報 2022-09-20 15:14:35


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日舉行國葬,在溫莎城堡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內舉行的儀式上,宮務大臣帕克勳爵(右)折斷白色法杖,放置在靈柩上,與女王一同長眠。(法新社)

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日舉行國葬,在溫莎城堡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內舉行的儀式上,宮務大臣帕克勳爵(右)折斷白色法杖,放置在靈柩上,與女王一同長眠。這項稱為“折斷法杖”的儀式,也是自1952年喬治六世國王葬禮以來,首度在世人麵前公開。這支法杖稱為“宮中之杖”(Wand of Office),是宮務大臣告誡宮廷裡的人太吵或不敬時使用,女王的最後一任宮務大臣折斷這支法杖,代表他為女王的服務告終,也象徵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的時代結束。

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日舉行國葬,在溫莎城堡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內舉行的儀式上,宮務大臣帕克勳爵(右)折斷白色法杖,放置在靈柩上,與女王一同長眠。(法新社)

英女王與父母、丈夫長眠溫莎堡 儀式折斷法杖有重大意義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將長眠在溫莎城堡內喬治六世紀念教堂的皇家墓穴,圖為女王靈柩停在教堂內。(美聯社)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19日舉行國喪,全球數百萬人同步觀禮,禮成後靈車帶女王返回她最愛的溫莎城堡,葬於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King George VI Memorial Chapel),長伴其雙親,並與亡夫菲立普親王(Prince Philip)長眠與此。

溫莎城堡1066年建成 埋葬多位君主

溫莎城堡最初於1066年由“征服者威廉”威廉一世所建,過去數百年來經曆多次重建與改造,如今其為全球最大、曆史最悠久的城堡;溫莎城堡坐落於倫敦外圍,其為是女王周末和晚年長居之處。

溫莎城堡1992年失火造成諸多毀損,女王更以拉丁語稱這是她的“可怕的一年”,同年王室也爆發不少醜聞。

溫莎城堡是數十位英格蘭和英國國王和女王長眠之處,多數君主下葬於聖喬治教堂(St. George's Chapel)的皇家墓穴(Royal Vault),包括1547年逝世的亨利八世(Henry VIII),以及1649年以國王身分遭處死的查理一世(Charles I)。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將長眠在溫莎城堡內喬治紀念教堂的皇家墓穴,圖為女王靈柩停在教堂內。(美聯社)

折斷白色法杖 象征“統治時期結束”

女王下葬前,英國國王查理三世將女王王旗放置於靈柩,王室中職別最高的宮務大臣(Lord Chamberlain)折斷白色法杖(Wand of Office)並置於靈柩上方;根據白金漢宮說法,折斷白杖的儀式意旨移除女王的三項王權之物,另兩物為王冠與寶球,象征女王統治時期結束。

來源:Guardian News

女王靈柩先安放在皇家墓穴,溫莎教長(Dean of Windsor)誦讀詩篇,接著嘉德紋章官(Garter King of Arms)聲明女王的頭銜,到此完成女王的公開喪禮儀式。

公開儀式結束 還有一場私人喪禮

不過皇家墓穴並非女王最後安息之地,19日傍晚另有一場不對外公開的王室喪禮,女王靈柩移往以其父名字為名的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加入其父喬治六世、母親伊莉莎白王太後(Queen Mother)和親妹瑪格麗特公主(Princess Margaret);去年逝世女王丈夫、菲立普親王的靈柩也將從皇家墓穴移往此處與女王合葬。

雖然這場王室典禮不對外公開,但該禮拜堂對外開放,這表示民眾之後仍可到此悼念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