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樓歎》全片分為三部分,圍繞勞工階級、消費主義與富人階級。電影將這些主題的拍攝對象並陳,從大批尋找低薪工作的工人開始,帶到工廠組裝線上做著機械式工作的女工,與之後的貼身保鑣訓練班、私人管家培訓班、人擠人的水上樂園等場景,呈現巨大反差。
《登樓歎》已在去年6月獲得紐約翠貝卡電影節(Tribeca Film Festival)最佳紀錄長片。
《登樓歎》海報:走遍中國50多地拍攝,包括一處水上樂園。路透
住在紐約的金頓接受路透訪問時說,她拍攝本片的意圖,是「創造出空間,讓觀眾不帶評斷的感受那些影像與聲音」。她在2017年發表紀錄短片《小商品城》,以全球最大批發巿場所在的浙江義烏為主題,目擊當地物質主義過剩的現象,也觸發她拍攝《登樓歎》。
傑西卡·金頓,紀錄片《登樓歎》導演。Courtesy:齋藤友(Tomo Saito)
紀錄片《登樓歎》中畫麵,一名用戶在中國購物網站淘寶網上直播銷售產品。Courtesy:麻辣蟹有限責任公司(Mouth Numbing
Spicy Crab LLC.)
金頓說,奔走中國50多地拍攝,是要將驅動全球供應鏈與消費主義生活方式的多個點,連成線與麵,「從某些角度來說,這部電影要呈現一種狂熱夢想,一件事引發另一件事、再引發另一件事,像滾雪球一般」。
金頓也強調,本片首要原則是不碰觸政治,而是呈現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一麵。她希望《登樓歎》也能鼓勵其他國家的觀眾思考本國的工業與消費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