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50年前預測全球暖化無人信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10月5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三名分別來自德國、美國、意大利的氣候學者共同獲獎。他們開發的物理模型,為氣候研究、精確分析全球變暖趨勢做出了重要貢獻。   



從左到右:真鍋淑郎、哈瑟爾曼、帕裏西

(德國之聲中文網)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評獎理由中表示,三名科學家"為我們理解複雜的物理體係做出了奠定基礎的貢獻"。其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日裔氣象學家真鍋淑郎(90歲)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漢堡氣象學研究所的學者哈瑟爾曼(Klaus Hasselmann,90歲)因"建立地球氣候的物理模型、量化其可變性、可靠地預測全球變暖"而共同獲得本年度的一半獎金。另一半則由意大利羅馬大學的物理學家帕裏西(Giorgio Parisi,73歲)獲得,他"在從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係統中發現了無序和波動的相互作用"。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獎金總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98.5萬歐元。



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10月5日公布了本年度獲獎名單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今晚出爐,美籍日裔學者真鍋淑郎、德國學者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和義大利學者帕裏西(Giorgio Parisi)獲獎,得獎原因是在增進人類對複雜物理體係的了解有突破性貢獻。

真鍋淑郎和哈塞爾曼都是氣象學者,這也是諾貝爾物理獎首度頒發給氣象學者。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描述,他們是研究全球暖化的始祖,真鍋淑郎約1970年代就開始建構虛擬模型來探討全球暖化,像是探討二氧化碳加倍後,對地球造成的影響,或以研究解釋大氣層溫度為何會這樣分布。哈塞爾曼則是發展非線性理論來解釋氣候變遷。

當時沒人認為這些預測會成真,還反問「地球怎麽可能暖成這樣?」曆經半世紀,直到近幾年全球暖化相關現象真的發生,才讓人類重視此議題,終於知道他們的研究早在預示人類社會如何走向危險的、極端暖化的未來。國內用以推估氣候變化的「台灣地球係統模式」,就是源自他們的研究成果。

「統計物理」是協助建構模型來了解地球的一大學術領域,今年第三位得主帕裏西,正以他在統計物理的貢獻獲獎。清華大學物理係特聘教授林秀豪以人類社會比喻,一個社會就如一個統計係統,人與人之間產生連結,就是所謂交互作用;更難的是,社會中許多事物的關聯是無序的、亂糟糟的,無法用單一公式解開,而帕裏西的「複雜係統」嚐試解開這些無序的問題。

帕裏西的研究在物理學界相當冷門,他拿了許多統計獎項,寫了「統計場論」、「複雜係統」等書,但就連物理係學生也很少接觸。圖/美聯社

林秀豪指出,玻璃會流動,隻是動得很慢,肉眼看不到。玻璃正是複雜係統,帕裏西在「自旋玻璃」等領域貢獻良多。

林秀豪坦言,帕裏西的研究在物理學界相當冷門,他拿了許多統計獎項,寫了「統計場論」、「複雜係統」等書,但就連物理係學生也很少接觸。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所教授林及仁進一步說,物理係僅相關領域高階學生,比如修習「粒子物理」或「場論」的碩博生,才會接觸到帕裏西的研究貢獻。

林秀豪分析,這凸顯諾貝爾獎不一定頒給主流學者,也絕不是比誰粉絲數多,而是關注學者對科學領域的貢獻。

林及仁進一步說,帕裏西幾乎一輩子都待在羅馬,話不多,是典型的天才型學者。他不隻在統計物理貢獻良多,也是高能物理領域的佼佼者,專注研究質子裡的結構和運動方式。有一用於了解質子內部結構的方程式,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lanxf126 發表評論於
意大利居然有這麽出色的科學家,好像又回到了伽利略年代
安倍退四 發表評論於
看見日本人叫真鍋,習總樂了,把他招來,下次再有疫情就甩給他
lurenjia2014 發表評論於
這個獎給他們也太政治化了,我現在說50年後海平麵會上升,那我會得諾貝爾獎嗎? idea不能算,要有具體的理論推導和實驗才能算。否則,巫婆神漢,印度神童都可以得諾比爾獎了。
wx3000 發表評論於
獎得了,現實卻改變不了。
minicat7 發表評論於
韓國經濟也很發達了為什麽也沒得過獎。
rainman_123 發表評論於
諾貝爾獎是科學界最高也是科學家最向往的獎。有人竟以獎金多少來衡量一個獎項。那還不如一個戲子隨便去撈點錢來的快。某些人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醜陋靈魂,可見一斑
cpsc333 發表評論於
了不起
一條小路 發表評論於
僞命題。
wd01702 發表評論於
前兩名都是90歲,看上去也就70出頭,和第三位真正70的沒什麽差別。除非是舊照片。
Panda-2020 發表評論於
誰預測人類什麽時候滅亡?
亮油 發表評論於
上世紀六十年代,蘇聯學者就提出CO2排放會使全球變暖,但認為那是好事。
讀者A 發表評論於
天朝人民至今也不信。繼續和沙特伊朗普京,批瑞典小妞
HALS 發表評論於
他們研究的意義比楊振寧的意義更大。
Radianz 發表評論於
第二大經濟體,開放40年,沒一個現代科學諾貝爾獎。大數據說明問題。

如果文學獎,和平獎,五毛有爭議,這有情可原,可這科學獎成果就擺在那。 日本同樣是亞洲黃種人,獲獎的也好不少。美籍華人也有獲獎。
所以不是人種問題,不是歧視。 是中共社會環境無創新突然。
天天搞政治,教授都以入黨當官為最佳選擇,哪來科學奉獻精神。 當年本人在讀研究生時,宿舍好幾個哥們都是表示,學而優這仕,有幾個如今都是大技術官僚。
true? 發表評論於
今年的諾貝尓物理學獎水準應該曆年來最低之一了吧。也許這個“之一”也應該去掉。
挺沒勁 發表評論於
適合於發給和平獎,有點降低物理獎逼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