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前通報,大興區一名感染病例所在區域的人員,均已進行鼻咽拭子、口咽拭子、肛拭子及血清檢測。「肛拭子」之後成為網民熱議話題,專家表示,增加肛拭子採樣,可以提高檢出率、減少漏診。不過,有接受肛拭紙採樣市民表示,過程有點難為情,但還可以忍受。
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副主任醫師李侗曾稱,目前新冠肺炎篩查,主要用口咽拭子核酸檢測,因方便快捷,適合大規模篩查;鼻咽拭子檢測準確率高一些,但人體感覺不太舒服。
專家:提高檢出率 減少漏診
惟他指出,無症狀感染或輕症感染者,感染後病情恢複得快,可能3至5天咽部核酸就檢測不到。而研究發現,部分感染者糞便或肛拭子核酸陽性的持續時間,比上呼吸道持續時間更長。因此,增加肛拭子核酸檢測能夠提高感染者檢出率,減少漏診。
他稱,之前已經有肛拭子檢測,但隻針對住院患者、密切接觸人群中有消化道症狀的人。他指出,肛拭子採樣不方便,不適合在社區的大規模篩查檢測。此外,肛拭子採樣不會比鼻咽拭子更痛苦,但可能有心理上的不適,如尷尬、彆扭等。
《新京報》訪問一名正在河北唐山隔離、做過肛拭子採樣的女士,她指醫護人員「用棉籤頭插到肛門裡邊,轉幾圈再拿出來,一共是兩遍。」
她稱,當下有點意外,因為沒想到要測肛門,「測一次也就10秒鍾之內,覺得還可以忍受。我理解,雖然有點難為情,但這都是規定,也都是為我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