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院長:老人最好飯來張口不能動!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01

  養老院裏有兩個世界

  2016年的夏天,我在“永安市”的一家民營養老院開始了我的田野調查。

  我去上班的第一天,護理員阿姨先帶我去換了一身白大褂,換上這身衣服出來以後,大家都默認了我是新來的阿姨,也有的叫我小阿姨,我就非常容易地進入了他們的生活。

  養老院裏分成兩個不同的世界。

  一到四樓是雙人間,住的是輕度失能、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

  這些老人的生活比較豐富,有的從家裏帶來了電子琴,有的還會聚在一起打牌、打麻將,也有的老人進去以後開始找對象。

  老年人表達感情的方式非常質樸,比如經常找某個老太太聊天,關心她的身體健康,或者把家人送來的水果和點心分給她一半。

  五到十樓住的都是重度失能的老人,需要24小時的密集看護。

  這些房間看起來更像醫院的病房,一個房間裏有五到六張護理型床位,床的四麵都有圍欄,是為了防止老人掉下去。

  床頭有個人信息小卡片、呼叫鈴,氧氣瓶、輪椅、坐便器、吃飯的小桌子都放在床的四周。當一個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出現失智症狀的時候,他就得從樓下升級到樓上。首先對大部分老人來說,在住進養老院的第一天,他們就失去了獨立出入的自由。


  養老院的門衛大多數管理非常嚴格,老人外出通常要子女陪同。

  為了防止意外發生,護理員也會限製老人走出自己看管的範圍,所以他們的日常活動空間非常有限。

  

  圖源:視覺中國

  02

  養老院院長:

  老人們最好飯來張口不要動

  老韓每天的活動範圍就是圍繞著床的一小塊空間,就在床尾的小桌子上吃飯、看報紙、聽廣播,偶爾再去門外的走廊坐一會兒。

  養老院的院長跟我說:“最好老人們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多動肯定就多點危險,家屬追究起來,還是養老院的責任。”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裏的照顧其實是一種看管加保護的模式,它是由養老院跟家屬共同建構的,它以老人的身體安全為第一要務,盡量限製老人的活動範圍,也不鼓勵他們能動性的表現。

  

  圖源:視覺中國

  但是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對於老人來說真的是一種享福嗎?

  我在養老院裏麵常常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大家都是吃完了早飯等著吃午飯,吃完午飯等著吃晚飯。

  吃完晚飯後,常常會有老人感慨“一天終於又混過去了”,語氣當中有些調侃,又有些無奈,好像終於完成了今天“活著”的任務。

  大家不約而同地用“度死日”來形容他們在養老院裏的生活狀態,“度死日”在方言中的意思就是混日子,沒有新的期盼,也沒有目標,渾渾噩噩,過一天是一天。

  03

  “關在這裏就像吃官司,

  跟犯人差不多”

  過多的規範和約束反過來就會讓老人覺得自己非常衰弱,讓他們不敢,也不願意再離開自己熟悉的生活範圍,比如住在九樓的老韓就幾乎一年到頭都待在九樓。

  在養老院裏,在無微不至的照顧之下,老人既不用自己掃地、洗衣服,有時候幫隔壁床的老人拿一下東西也會被訓斥,也沒有什麽其他的娛樂活動。

  這對於老人來說,不僅生活變得非常無聊,也讓他們難以獲得自我價值感,所以他們很容易覺得自己老了,沒用了,把自己視為社會和家庭的負擔。

  很多老人都像老韓一樣向我抱怨“關在這裏就像吃官司,跟犯人差不多”。

  這裏有一種倒轉的家長式的作風和權威性的保護,在很多子女看來,老年人不僅缺乏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也缺乏獨立自主的認知和判斷能力,所以需要全權代理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各項安排。

  我在田野當中遇到過不少老人都是被子女以參觀或者以看醫生的名義帶來養老院,然後就直接繳費入住了,在這個過程中,老人既不知情也沒有選擇權,隻能被動地接受家人的安排。

  04

  這樣的晚年

  對於老人來說真的合適嗎?

  這在根本上是一個社會觀念的問題,當我們在為老人尋求一種合適的照顧安排的時候,我們怎麽樣看待老人的主體性。

  我們中國人對老年人最大的祝福就是健康長壽,長命百歲,但我們是不是真的有去理解過他們的內心感受,去了解他們想要過一種什麽樣的生活,而不應僅僅以為你好的名義安排好一切,然後要求他們聽話。

  生活環境的改變很容易讓老年人產生沮喪、焦慮、失落,甚至是無家可歸的,被拋棄的感覺。

  研究也證明,比起主動入住養老院的老人,被動入住的老人會更加難以適應新的居住環境。

  不少剛剛入住的老人常常會掉眼淚,晚上甚至會做噩夢,有的老人已經入住了一兩年還是吵著要回家。

  

  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更偏好傳統的那種多代同堂的居住模式,而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多年在家自由自在的生活,家裏有他們割舍不下的情感和記憶。

  這樣的晚年,對於老人自身來說,真的就是好的嗎?這是一個需要所有老人,需要所有中國人思考的問題。

  我認為,我們追求一種更加良善的照顧,不能僅僅寄希望於個人的道德品質或專業素養,它一定嵌入在更廣泛的社會環境當中,也反映了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念和情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