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美國芝加哥教師將舉行罷工 40萬學生或沒課上

美國芝加哥教師將舉行罷工 40萬學生或沒課上

文章來源: 海外網 於 2019-10-16 09:00:5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據今日美國報道,美國芝加哥的教師們將於17日舉行罷工。此外,當地支持教師的其他工會組織、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也都計劃一起罷工遊行。屆時,罷工預計將影響當地近4萬名政府人員的工作和40萬學生及其家人的生活。

報道稱,自2018年初以來,美國各地爆發了一係列教師抗議活動。代表教師利益的工會,希望芝加哥政府和公立學校能雇傭更多的教輔人員,包括圖書管理員、護士、社會工作者等。工會還希望對班級規模有更具體的限製,並希望政府能有書麵的合同明文規定,而不隻是口頭承諾。

據了解,目前芝加哥各個學校的班級規模已經擴大至每班30-40人,給教師普遍增加了工作壓力,並降低教學質量。

事實上,14日下午,教師工會的成員們就已經進行了一次集會和街頭遊行,試圖對市政廳施加壓力,要求在17日前達成協議,但目前沒有任何進展。芝加哥政府工作人員表示,會給教師提高工資,但是不會承諾雇用更多的教輔人員。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哈裏與國王見麵秘密內容泄露 威廉繼位將集中清算
馬斯克曬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練功夫 招式精準應對
中國國家安全部要求公民警惕“溫柔陷阱”從天而降
清華登頂多項全球計算機科學榜 “衝擊美國主導地位”
王誌安:隻要能解封,“讓我喊台灣獨立萬歲都可以”




24小時討論排行

普丁警告川普政府!若援烏"戰斧飛彈"俄美關係全麵升級
美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 四星上將辭職信曝光
川普授權!向芝加哥部署300國民兵,解決"失控犯罪"
“China Travel”火爆背後,3500萬外國遊客的難題
特朗普想上1美元紀念幣 美國教授:過不了法律這關
知名網紅在攀岩時失足墜崖,直播間觀眾目睹墜亡瞬間
政府關門危機持續,加州州長呼籲民主黨堅定立場
加薩女性被逼"用肉體換食物"!性侵惡狼竟全是救援人員
川普:以色列同意撤軍線,哈瑪斯確認後停火將立即生效
聯邦法官暫時阻止特朗普在波特蘭市部署國民警衛隊
特朗普前丈母娘過99歲生日,伊萬卡和弟弟為她祝壽
全球最大的實體書城剛開業,國慶期間麵臨"毒氣"爭議
馬斯克等億萬富豪稱,大學畢業生有望去太空上班
孫立平:該關心一下農村了
中國半導體,準備好迎接全球萬億美元市場了嗎
土耳其總統:哈馬斯已做好和平準備 一扇“機會之窗”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美國芝加哥教師將舉行罷工 40萬學生或沒課上

海外網 2019-10-16 09:00:57

據今日美國報道,美國芝加哥的教師們將於17日舉行罷工。此外,當地支持教師的其他工會組織、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也都計劃一起罷工遊行。屆時,罷工預計將影響當地近4萬名政府人員的工作和40萬學生及其家人的生活。

報道稱,自2018年初以來,美國各地爆發了一係列教師抗議活動。代表教師利益的工會,希望芝加哥政府和公立學校能雇傭更多的教輔人員,包括圖書管理員、護士、社會工作者等。工會還希望對班級規模有更具體的限製,並希望政府能有書麵的合同明文規定,而不隻是口頭承諾。

據了解,目前芝加哥各個學校的班級規模已經擴大至每班30-40人,給教師普遍增加了工作壓力,並降低教學質量。

事實上,14日下午,教師工會的成員們就已經進行了一次集會和街頭遊行,試圖對市政廳施加壓力,要求在17日前達成協議,但目前沒有任何進展。芝加哥政府工作人員表示,會給教師提高工資,但是不會承諾雇用更多的教輔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