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這幾大因素恐將讓中國的進口承諾難以兌現(圖)

這幾大因素恐將讓中國的進口承諾難以兌現

文章來源: VOA 於 2018-11-08 13:08:2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名參觀者在上海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用手機拍攝一架斯洛伐克的飛行汽車。


中國承諾利用他的消費大軍在今後大約十年的時間裏大幅度增加進口,這項承諾的目的包括平息外界對中國貿易順差和不公平貿易做法的抱怨。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日益增長的家庭債務、經濟放緩和貨幣疲軟,再加上跟美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可能會讓這一努力複雜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一(11月5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首屆進口博覽會上講話時承諾,推動進口和消費升級(包括消費者對價格昂貴優質產品的需要)。具體目標是,在今後15年進口40萬億美元的貨物和服務,相當於年進口2.67萬億美元,去年的進口額是2.3萬億美元。

習近平說:“中國將順應國內消費升級趨勢,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促進居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增強,培育中高端消費新增長點,持續釋放國內市場潛力,擴大進口空間。”

不過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營銷學副教授謝田認為,由於美中貿易戰預計會傷及中國的出口和外匯儲備,中國國內消費者反而會追求消費降級。

謝田說:“外匯儲備減少就是我們現在看到中國購買外國產品的能力削弱。我們現在看到中國出現的情況是,消費降級。白領階層、中產階級實際上是準備過苦日子了。”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稍早的估計是,如果美國最終對所有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征收25%的關稅,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有可能收縮1.5個百分點。

美國總統特朗普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利用本月底出席20國集團峰會的場合舉行的會晤,將成為決定是否對所有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征收關稅的重要因素。

除了經濟增長因素之外,也有經濟學家警告說,出口減少會導致數百萬中國人丟掉工作。

謝田還說,由於房產價格飆升,中國消費者還要承受巨大的通脹壓力,而官方的通脹率似乎並沒有考慮進房價飆升的因素。

據上海麥肯錫大中華消費者和零售部負責人澤佩達(Daniel Zipser)認為,房產價格已經在家庭債務中占了很大比例,而且中國人的平均債務超過了他們的年收入。

澤佩達說,我們看到中國的消費,特別是個人可支配開支,在經曆了今年上半年的強勁增長之後,第三季度出現兩位數的突然下降,是20年裏最糟糕的情況。

不過澤佩達補充說,這並沒有阻止消費者支出。

他說:“人們仍然在高消費。然而,導致三季度消費急劇下降的原因是人們在某些類別的開支減少了,比如鑒於整體的經濟焦慮,人們對買車等方麵的消費表現觀望和猶豫。”

盡管消費者沒有受到貿易戰的直接影響,但是有關這方麵的討論以及中國股市過去一年的暴跌,都助長了這種經濟焦慮。澤佩達說,接下來的6到9個月消費有可能更加疲軟,不過他對今後兩年中國消費市場的健康狀況充滿信心。

盡管如此,根據長江商學院編製的10月份商業環境指數為41.4,是迄今最糟糕的數據。長江商學院星期三(11月7日)在媒體聲明中說,雖然這一指數的環比數據並沒有急劇下降,不過中國經商環境的惡化表明大多數抽樣企業,其中包括極具競爭力的企業,對他們今後6個月的前景持悲觀態度。

澤佩達認為,從地理區域看,除了一線城市之外的那些城市,居民收入不景氣,他們明顯會減少支出,但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那裏的消費需求依然強勁。

然而,謝田對中國經濟的展望並不那麽樂觀。

他說,不斷疲軟的中國貨幣正在增加企業的經營壓力,以償還他們的外幣貸款。

總之,中國跟美國的貿易摩擦緩解之前,它的經濟放緩、貨幣疲軟以及家庭和企業不斷增加的債務,對中國來說不是好的兆頭。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他從未去過美國,但他成了“中國特朗普”
一家芯片初創公司,單挑Nvidia和Intel
金價驚魂一夜後:“囤金大爺大媽”擠爆金店
河南話魔性爆紅,河南人自己都沒想通
特朗普:計劃有變,取消會麵,準備製裁普京




24小時討論排行

對普丁好失望!川普止戰下一步,轉向習近平"聯中製俄"
僅兩個月新增一萬億 美國國債總額首次突破38萬億
中國國家安全部披露:吳石將軍在台灣就義後......
WSJ:特朗普赦免了被定罪的幣安創始人趙長鵬
廚師大賽沒結束 作品已被大媽們撲上搶光 參賽者傻眼
若開戰炸不炸中國港口?美軍官提“可修複式打擊”
北京再次大抓捕地下教會,家屬求救,海外華人到中領館抗議
習近平頂住55%高關稅最狂籌碼:對美出口1天10億
加州州長硬剛白宮:敢派兵,一納秒內起訴!
特朗普:料下周能同中國達成多項協議,包括恢複采購大豆等
ICE掃蕩紐約唐人街:拘4美國公民 民主黨議員怒斥
川普狠招?美擬禁軟件售中國 筆電、噴射引擎入列
經濟學人:為何說中國正在贏得這場貿易戰
“進口藥”活不下去了,這次卻沒人叫好了?
美硬起來!2大手段反製俄 普京玩弄川普老招恐失效
中國富家女楊蘭蘭疑逃亡!豪宅搬空人間蒸發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這幾大因素恐將讓中國的進口承諾難以兌現

VOA 2018-11-08 13:08:23


一名參觀者在上海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用手機拍攝一架斯洛伐克的飛行汽車。


中國承諾利用他的消費大軍在今後大約十年的時間裏大幅度增加進口,這項承諾的目的包括平息外界對中國貿易順差和不公平貿易做法的抱怨。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日益增長的家庭債務、經濟放緩和貨幣疲軟,再加上跟美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可能會讓這一努力複雜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一(11月5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首屆進口博覽會上講話時承諾,推動進口和消費升級(包括消費者對價格昂貴優質產品的需要)。具體目標是,在今後15年進口40萬億美元的貨物和服務,相當於年進口2.67萬億美元,去年的進口額是2.3萬億美元。

習近平說:“中國將順應國內消費升級趨勢,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促進居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增強,培育中高端消費新增長點,持續釋放國內市場潛力,擴大進口空間。”

不過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營銷學副教授謝田認為,由於美中貿易戰預計會傷及中國的出口和外匯儲備,中國國內消費者反而會追求消費降級。

謝田說:“外匯儲備減少就是我們現在看到中國購買外國產品的能力削弱。我們現在看到中國出現的情況是,消費降級。白領階層、中產階級實際上是準備過苦日子了。”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稍早的估計是,如果美國最終對所有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征收25%的關稅,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有可能收縮1.5個百分點。

美國總統特朗普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利用本月底出席20國集團峰會的場合舉行的會晤,將成為決定是否對所有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征收關稅的重要因素。

除了經濟增長因素之外,也有經濟學家警告說,出口減少會導致數百萬中國人丟掉工作。

謝田還說,由於房產價格飆升,中國消費者還要承受巨大的通脹壓力,而官方的通脹率似乎並沒有考慮進房價飆升的因素。

據上海麥肯錫大中華消費者和零售部負責人澤佩達(Daniel Zipser)認為,房產價格已經在家庭債務中占了很大比例,而且中國人的平均債務超過了他們的年收入。

澤佩達說,我們看到中國的消費,特別是個人可支配開支,在經曆了今年上半年的強勁增長之後,第三季度出現兩位數的突然下降,是20年裏最糟糕的情況。

不過澤佩達補充說,這並沒有阻止消費者支出。

他說:“人們仍然在高消費。然而,導致三季度消費急劇下降的原因是人們在某些類別的開支減少了,比如鑒於整體的經濟焦慮,人們對買車等方麵的消費表現觀望和猶豫。”

盡管消費者沒有受到貿易戰的直接影響,但是有關這方麵的討論以及中國股市過去一年的暴跌,都助長了這種經濟焦慮。澤佩達說,接下來的6到9個月消費有可能更加疲軟,不過他對今後兩年中國消費市場的健康狀況充滿信心。

盡管如此,根據長江商學院編製的10月份商業環境指數為41.4,是迄今最糟糕的數據。長江商學院星期三(11月7日)在媒體聲明中說,雖然這一指數的環比數據並沒有急劇下降,不過中國經商環境的惡化表明大多數抽樣企業,其中包括極具競爭力的企業,對他們今後6個月的前景持悲觀態度。

澤佩達認為,從地理區域看,除了一線城市之外的那些城市,居民收入不景氣,他們明顯會減少支出,但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那裏的消費需求依然強勁。

然而,謝田對中國經濟的展望並不那麽樂觀。

他說,不斷疲軟的中國貨幣正在增加企業的經營壓力,以償還他們的外幣貸款。

總之,中國跟美國的貿易摩擦緩解之前,它的經濟放緩、貨幣疲軟以及家庭和企業不斷增加的債務,對中國來說不是好的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