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前高官回憶中越戰爭:蘇聯沒按約定出兵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中紀委打虎記”專題頁麵


越南軍官會怎麽回憶中越戰爭呢?


▲時代周刊封麵上的武元甲
 
前越南人民軍武元甲大將參謀官阮建同,在其退役以後發表了他自己對於1979年抗中戰爭(越中邊境戰爭)的一些經曆與看法,他是在接受美國軍事作戰研究機構訪問時提出的這些個人觀點。透過阮建同的回憶,我們可以更真實地感受到當年那場邊境戰爭的血雨腥風。

阮建同:作為人民軍,我們的職責就是打擊那些敢於與我們對抗的敵對武裝勢力。我們曾經一度占據柬埔寨,老撾這些國家。他們的抵抗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們在與中國的交戰中,我們最終還是領教了他們的真實的實力。


▲被解放軍俘虜的越南女兵

武將軍與國防部在開始判斷上就出現了很大的失誤。我們認為中國當時正在全力處理國內後毛澤東時代的問題,沒有剩餘的精力關注我們這裏的舉動。但是,實際情況與我們預料的相反。

1978年,中國派遣兩名上將負責雲南與廣西軍事事務。這本當應該引起我們的警覺。這兩位將軍是經曆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經驗豐富的指揮官,他們分別是經曆過中國國內抗日戰爭的許世友將軍和出國參加過朝鮮戰爭的楊得誌將軍。他們分別負責雲南、廣西事務。而我們與中國交界的邊境地帶正處於這兩個省份的鉗型包圍之下。因此,我當時就預感到中國可能會在1978年底至1979年初,發動對於越南的戰爭,但武將軍當時則並沒有那麽去認為。



▲許世友與楊得誌將軍的合照

他認為10年的文化革命,中國的經濟與軍事勢力已經是無比的衰弱,中國不可能再有能力來維護他的邊境。剩下的中國隻能是坐下來接受我們的談判協議。武將軍因此並沒有把駐紮在柬埔寨的主力師派遣回國。因此導致戰爭爆發時,我們隻能依靠目前過於分散的2個師與地方獨立團實施對於中國的抗擊。

在戰前軍事準備上,武將軍沒有把全部火力配屬部隊調集到一線作戰,而是依舊采取以前對待美國侵略者的辦法分散部署,而我們的地麵炮兵部隊因擔心在中國首批航空打擊下的全部損失,把大多數重型SU-30火炮部署在山洞裏麵,以便在適當機會出來給予中國軍隊重創。


1979年2月17日,中國“侵略者”果然出動4個野戰集團軍,兵分5路從雲南、廣西兩地對老街、大小涼山等地發動了進攻。中國在老街以北519高地上,集中了約有4個營的火箭炮部隊,我們預料的大規模空中轟炸並沒有開始。

中國火箭炮是當時最聞名的武器,他有107、122、130等不同口徑。而我們獲得當時中國的援助主要是107mm火箭炮。這是77式與60式兩種。而中國軍隊采用的是122、130mm火箭炮。



在約有90門火箭炮的猛烈轟擊下,我方邊境的519高地情況十分惡劣。中國軍隊在10分鍾炮火準備以後,發動了猛烈攻擊。我方守軍整個上午就損失了391名戰鬥員。其餘部隊剩餘人員隻能躲進“戰洞”實施分散抵抗。


▲中國的大口徑榴彈炮

叢林戰、遊擊戰,是我們用來打擊美國侵略者的最佳手段。但是在這些地區,中國軍隊曾經3次部署在這裏,對於這裏的地形地貌十分熟悉。而這次前來已經是他們第四次了。而中國目前使用的攻擊部隊主要是廣西與雲南兩地部隊的掉換部署。他們熟悉叢林絕對不低於我們的能力。

中國兩翼鉗型攻勢很難抵擋。中國不斷向我內地攻擊。我們被合圍的結局是不可能被修改了,但是,我們在大涼山地段擊退了三次中國軍隊進攻。使得我們至少獲得了一些舞動戰鬥士氣的機會。中國部署有自製雙棲坦克部隊。這些坦克是以往援助我們的那些改進產品。他們是中國62式為主。這些是按照南方中國水網交錯與鬆軟泥土地製造的坦克。他們與美國鬼M41、48絕對不同。他們沒有那麽容易陷入我們的鬆軟泥土。


▲正在渡河的中國坦克

他們的火炮俯仰角度更低,而且大多數配屬了先進的激光測距機。實施對於靜止目標直瞄射擊,十分精確。而我們在前期部署在山洞裏麵的部隊與重型裝備,此時就成為了毫無疑問的靶車。中國進入我國腹地。這裏距離我國首都河內僅有不到10公裏的平原地帶。而我們剩餘的最大阻擊部隊編製,就是三個並不滿員的戰鬥營。



範主席與武將軍的國防部同時認為,我們應該提出停戰談判,以獲得調整部隊的時間。但是,中國拒絕了我們的要求,他們認為什麽時候停止戰爭,需要由他們說。在中國先頭裝甲部隊的坦克接近我國首都距離8公裏距離範圍,中國停止了進攻。可以這樣說我們那時候,整個河內使用防禦部隊都是民兵,他們根本不能與正規部隊對比,更不可能對抗凶惡殘忍的中國“侵略軍”。但是,正是河內民眾上下一心抵抗外侮的昂揚鬥誌,嚇退了殺掠成性的中國“侵略者”,迫使他們停止攻擊,狼狽撤軍。



戰爭從開始就意味著我們抵抗中國“侵略軍”的險惡環境。當時,蘇聯並沒有按照事先約定出兵中國內蒙古。沒有二線對進,我們根本不可能贏得這場戰爭。(軍武菌吐槽:你越南當年不是號稱世界第三嗎,怕啥?)。而實際中國打的並不是我們一個,而是連蘇軍也包含在內。



但是,武將軍與範主席的軍事主觀錯誤是不能被否認的,我們的早期判斷出現了全麵的策略性錯誤。因此導致我們在基本沒有組織戰前準備,就匆匆投入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