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曆貪官落馬後拒不配合 受審時堅持英語交流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中紀委打虎記”專題頁麵



呂端冬(右)與同事一起探討案情


一身筆挺的檢察製服,一頭濃密的短發,一張帶著自信的臉龐……這是記者見到檢察官呂端冬時的第一印象。雖然他隻有30歲,但是從2011年參加工作以來,這個幹練的小夥子已經參與查處過各類貪汙受賄案件近百件,成為了重慶市大足區檢察院反貪戰線上的中堅力量。

夢想——

做一名維護正義的檢察官


“我家鄉有‘武鬆打虎’的曆史傳說,我也想延續先輩們的傳統,立足本職工作,做一名不懼虎狼的反貪檢察官。”呂端冬說,他的老家在山東陽穀,是打虎英雄武鬆的故裏。從小到大,關於武鬆伸張正義的英雄故事,他沒少聽說。上初中時,呂端冬看了一部關於檢察官題材的電視劇,從此便有了一個夢想,以後做一名維護正義的檢察官。

2009年9月,大學畢業後,呂端冬參加了重慶市基層政法幹警招錄考試,考入重慶市大足區檢察院。年少時的夢想成真,這讓呂端冬興奮不已。2011年7月,他轉入職務犯罪偵查局工作。作為一名新人,呂端冬在工作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剛來的時候,在審訊過程中,許多犯罪嫌疑人地方口音太濃,根本聽不懂,這讓我苦惱了好久。”呂端冬說。後來領導和同事們告訴他,不要因為這個原因就讓自己陷入了被動。他們讓他在工作生活中盡快學會重慶話。同時,在審訊中注意不要按照對方的思路走,要以自己的審問為主導,這樣既能起到震懾的效果,又能解決溝通的障礙。從那之後,呂端冬上班就特別留意聽同事們說的重慶話,下了班就到菜市場、超市這些人多的地方去聽。三個月後,他聽重慶話基本沒有障礙,辦案中的這個困難迎刃而解。

審訊——

用英語攻破嫌犯心理防線


2011年秋,呂端冬所在的辦案組接手了一起貪腐案件,犯罪嫌疑人劉某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曆。嫌疑人到案後,一直拒不配合,案件的偵查一度陷入了僵局。呂端冬細心地發現,由於其本身學曆較高,女兒又一直在加拿大留學,所以劉某一直有堅持學習英語的習慣,英語口語水平較高。在審訊過程中,劉某堅持審訊人員用英文與他交流問話。

“那是不是我們用英語來審問,你就把犯罪事實都老實交代了?”初出茅廬的呂端冬抓住了這一話題隨即反問,劉某沉默著笑了笑。帶著一股初出校園的倔強和不服輸,呂端冬工作之餘開始重拾自己的英文書本,花了三天突擊訓練自己的聽力與口語,準備和劉某的第二次較量。

第二次訊問劉某,呂端冬從容流利地和他說起了英語,逐漸攻克了劉某的心理防線,交代的犯罪事實越來越多。在審訊休息中,劉某問:“你覺得用‘負隅頑抗’形容我現在的處境,是不是很合適?”“不合適,我覺得‘困獸猶鬥’這個詞更適合你。”呂端冬說。劉某聽完“困獸猶鬥”這個詞後,沉默了半天,之後就全部交代了所有犯罪事實。

辦案——

參與查處貪汙受賄案百餘件


職務犯罪偵查是一項精細的工作,也是一項隱蔽性非常強的工作。線索初查、分析研判、尋找突破口、案件審訊,這些都非常考驗辦案人員的偵查、取證、審訊和法律適用能力。為此,工作中的呂端冬刻苦認真學習,成長也極為迅速。

2011年底,呂端冬參與查處了某村支兩委工作人員貪汙國家糧食補助款的案件。該案犯罪嫌疑人利用職務之便,將國家糧食補助款私吞,給人民群眾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為了盡早破案,呂端冬跟同事們起早摸黑,查對賬目,走訪群眾,尋找突破口,最終偵破此案,贏得了當地群眾的拍手稱快。

後來,呂端冬還領辦了一起重慶市檢察院指定管轄的賄賂案件。呂端冬運用超強的審訊能力,攻破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線,促使嫌疑人交代了利用職務之便受賄4000多萬元的犯罪事實,成為當時重慶市基層檢察院查處的受賄數額最大的案件。

“無論涉及財物的多少,都是對政府和司法機關公信力的損害,群眾非常關注,我們絕不能讓貪腐分子逍遙法外。”從那以後,呂端冬也更加堅定了“打虎拍蠅”的信念。在辦案的過程中,雖然難免會遭到犯罪嫌疑人各種各樣的威脅和引誘,但呂端冬毫不懼怕,他始終相信邪不壓正。從事檢察工作6年,呂端冬已參與查處了各類貪汙受賄案件70餘件,主辦案件30餘件。

在呂端冬的簡曆表上,有一連串榮譽: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獲得大足區檢察院先進個人;2015年被重慶市大足區委、區政府嘉獎;2016年被市檢察院記個人三等功。榮譽的背後,是呂端冬異於常人的努力和付出。談到未來,呂端冬說:“我隻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做公平正義的終身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