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陳岩石原型:長期舉報扳倒2.5億大老虎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中紀委打虎記”專題頁麵


  乙酰天麻素片、非那雄胺片、鹽酸坦素羅辛緩釋膠囊昆明市滇池路金牛小區二區的一棟小樓裏,堆滿了形形色色的藥。

  糖尿病、腦供血不足、腎髒小血管炎這棟小樓的主人楊維駿渾身是病。




95歲的楊維駿麵前及背後堆滿了藥

  已進入人生第95個年頭的楊維駿,是被公認的反腐鬥士、雲南的包公,曾長期舉報原雲南省省委書記白恩培並最終致其落馬。

  最近很多人跟他說,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電視劇)》裏的老檢察長,有他的影子。

  



  

楊維駿

  電視劇中的老檢察長

  現實裏的省政協副主席

  電話預約、門衛登記、武警放行,這一套手續下來,才能進入楊維駿的家。

  他的家在金牛小區二區,這裏是雲南廳級以上幹部住宿區。

  楊維駿窩在沙發裏,當他沉默時,時光停滯了。

  他實在太老了,甚至要靠外人的幫助,才能從仰臥改為直坐的姿勢,他的右眼也已幾近失明。

  他每天要吃十幾種、近20粒藥,外加注射1.67ml胰島素,過去30年,他一直借助安眠藥對付漫漫長夜。

  



  

95歲的楊維駿家的茶幾上堆滿了藥

  這段時間,很多人給楊維駿和他的妻子王婉琪打電話、發微信說,楊維駿老人就像電視劇裏的老檢察長陳岩石。

  他們發來人物對照表,說電視劇裏誰是白恩培,誰是白恩培的妻子張慧清。大家一致認為,陳岩石原型,就是楊維駿。王婉琪告訴記者記者。

  



  

雲南省委原書記白恩培案一審宣判:被控受賄超2億 判死緩2年

  電視劇裏的陳岩石,是一位鐵骨錚錚的共產黨人。抗戰時期,陳岩石虛報兩歲,搶到了背炸藥包的特權,後來陳岩石官至漢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退休後,因看不過漢東省原省委書記趙立春貪贓枉法,並放縱自己的兒子趙瑞龍大搞權錢交易,於是常年堅持舉報趙立春。

  現實中的楊維駿,則是黨外高官。2001年,白恩培從青海省委書記轉任雲南時,楊維駿已退休近三年,我向他提各種意見,都是敷衍的答複。在後期交往中,白恩培給楊維駿的感覺,就是一個土皇帝,權大於一切。

  2009年,楊維駿得到雲南省蘭坪鉛鋅礦的相關舉報,楊維駿發現,這些問題可能和白恩培有關,他就將相關材料呈給正在雲南巡視的中紀委。

  



  

舉報材料

  白恩培調離雲南省省委書記後,任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4年8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稱,白恩培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2015年1月,白恩培被雙開,去年10月9日,因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白恩培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兩個倔強的老人

  為民請命大力反腐

  陳岩石外號老石頭,在劇中,陳岩石為了防止大風廠的拆遷矛盾激化,硬是在挖機前坐了一夜,使一觸即發的衝突逐漸平息。

  



  

陳岩石坐在挖掘機前阻止拆遷圖據網絡

  陳岩石這個角色的受人尊敬之處,是其不但為大風廠員工爭取到了股權,在員工股權被非法侵吞後,這把老骨頭更是多方走動,使得漢東省的貪腐內幕逐層掀開。

  與陳岩石相似,楊維駿被民眾熟知,是源於一次著名的公車上訪事件。

  2006年,昆明市西山區福海社區韓家灣村1700多畝耕地被征用,當地政府在沒有出示任何征地手續的情況下,強行在耕地上傾倒廢土廢渣,致使民眾上訪。

  2010年12月17日,88歲的楊維駿坐著政府配備的奧迪專車,帶著兩輛麵包車、12名失去耕地的農民駛入了雲南省政協。

  有幹部勸他:你帶著政府配車帶農民上訪,不合適。楊維駿反駁:我的公車不是拿來遊山玩水的,是拿來為民請命的。這一幕被媒體抓了個正著,楊維駿立即名揚天下。

  楊維駿的父親楊蓁加入過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時參加了雲南重九起義,和朱德是結拜兄弟。他告訴記者記者,他的祖父、父親都是城市平民,母親是縫帽子的女工,我三歲時,父親被軍閥殺害,父親的故事,都是母親一件件講給我聽的。

  他說,昆明東郊有個崗頭村,三分之一的村民家,牛羊被土匪拉走,我父親就帶著一營兵,追了一百多裏,把土匪趕跑,把老百姓的牛羊都救了回來,崗頭村那些農民,還為父親立了生神牌。

  



  

楊維駿老人家裏仍擺放著其父親的照片

  這件事對他的影響很大,在這種環境下出來的人,自然對老百姓感情深,所以我一生都認為,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主人就不能被欺負了。

  他認為, 人民是具體的,而非空洞的。和電視劇中的人物一樣,楊維駿退休後最主要的事,就是為人民反腐。楊維駿有自己的新浪博客,上麵掛著各種舉報材料,至今仍不定期更新。

  他的家一度成了信訪室,金牛小區戒備森嚴,但廳級以下幹部居住的一區相對自由,於是他常又跑到一區,接待找他反映問題的各地百姓。

  

  駁斥反腐過頭論

  楊維駿有一兒一女,兒子在美國,女兒在北京,各有各的事業。

  我們也想過去養老院,但找他的百姓太多,在養老院不方便。王婉琪說,前些年他甚至一個字一個字地敲材料,現在更老了,就跑到小區門口滇池路的打印室,花錢請人打字,打印出來了還要一遍遍修改,有時候天黑了還要去,隻好叫保姆把他牽回來。

  而今,像房子拆遷這樣的個人求助,楊維駿實在沒精力過問了,他關注的是涉及麵廣的大問題。

  他說,那次著名的公車上書事件,直接原因是農民獲得補償太少,根本問題是耕地被侵占,國家有18億畝的耕地紅線,低於這個紅線,國人就吃不飽飯,雲南曆史上就出現過買緬甸米的情況,所以農民不僅是在保護自己的家園,更是在保護18億畝耕地紅線。

  近年中央反腐力度空前,但同時也出現了反腐過頭論,對此《人民日報》曾專門發文駁斥稱,反腐不會設上限、定終點,貪腐分子有多少、查多少。

  



  

人民日報駁斥反腐過頭論截圖

  楊維駿也注意到了這種不正常聲音,反腐過頭論是純粹的謬論,不反腐中國就完了。他說,反腐是民心所向,但現在是中央大力反腐,民間分散力量反腐,我覺得民間應該聯合起來,自下而上的擁護中央,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反腐。

  楊維駿現在最大的願望,是讓《楊維駿論文集隻向真理低頭,絕不向謬誤退讓》成書,論文集分兩部分,上部是曆史學上的爭論,下部為反腐文章,這是我的理論武器,我已交到省委,但兩三個月了,還沒有動靜。

  反腐鬥士

  我的奮戰是積極的

  楊維駿有遊泳的習慣,但三年前他就不遊了,擔心被迫害。

  王婉琪說,喜歡他的人、不喜歡他的人都很多,而楊維駿的最大危險,就是有些東西在腦子裏根深蒂固,性格上又太直,就算省委書記來,有什麽不對,他也直說,沒有什麽技巧,也不會轉彎。

  這小區大多都是省級幹部,過去他在散步,有哪些不滿,和別人聊天,人家都說是啊,但有一次他發動簽名,卻誰都不簽。這些人那麽大年紀,多半是保住自己能生活就行了。王婉琪說。

  親戚朋友膽子小,他們不和我談政治,但我不孤獨,我有廣大的群眾,我有中央,我的奮戰是積極的。楊維駿說。

  他告訴記者記者,當下反腐,就是打土豪劣紳,現在腐敗分子們都在垂死掙紮,有些甚至惡意攻擊在位的正直官員,鬥爭趨於白熱化。

  楊維駿帶村民公車上書的2010年,中央的反腐大幕尚未開啟。7年過去,反腐如火如荼,蒼蠅老虎一大批紛紛落馬。我很欣慰,又覺得形勢依舊嚴峻,他告訴記者,上個月,中央巡視組在雲南,他去談了兩個鍾頭。

  他現在的反腐策略,是不再糾纏於宏觀的問題,而是針對官員的具體事例,中紀委的同誌也希望我談具體的事例,方便他們去查。他說,他要活下去,看到腐敗分子們徹底清除的那一天。

  如今楊維駿的活動範圍大大縮減了,他在客廳裏走路,每一步隻能前進數厘米。站了沒幾分鍾,就會覺得累。此前他每天最大的活動量,是用那輛輕便的手推車,和83歲的老伴王婉琪互相推著,來回走最多200米的路。但自從上周他摔倒在門口的台階上,就顯得有些一蹶不振,那些天他睡得比較模糊,老是叫不醒,王婉琪甚至以為,他會就那樣睡過去了。

  



  

老人出門步行必須依靠的推車

  關心楊維駿的人,都勸他不要再四處走動了,他的駕駛員也勸他,那麽大年紀,就不要在外麵散步、活動了,萬一摔倒了,有人就高興了。83歲的王婉琪是學醫出身,其身邊朋友都說,沒有她,楊維駿就不會如此高壽,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保住健康,保持清醒頭腦。她說。

  楊維駿說,他這一輩子,經曆了各種鬥爭,如今頭昏眼花,客觀上,他的確變得越來越安全了,對我而言,活著,就是對腐敗分子最大的震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