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秦始皇陵園出土王子頭骨 有望模擬秦始皇樣貌(組圖)

秦始皇陵園出土王子頭骨 有望模擬秦始皇樣貌

文章來源: wint 於 2009-10-11 10:21:0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2141/2214193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專家推斷王子頭骨年齡在一二十歲,該頭骨有銅鏃射痕,疑為被秦二世所害 記者 趙雄韜 攝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2141/2214198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14個麵的骰子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2141/2214198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袖手俑

秦始皇帝陵園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陵園內,除了地宮外,還有大量的陪葬坑。那裏到底存在著多少秘密,又有著多少故事?

自上世紀50年代,考古人員開始對陵園進行考古調查和勘探,半個多世紀來,發現了大型地麵建築遺址十多處,大型陪葬坑、陪葬墓、修陵人墓等600餘座,出土重要文物5萬餘件。從昨日開始,116件(組)秦始皇帝陵園精品文物開始對外展出,部分文物為首次展出,記者邀請秦兵馬俑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王芸揭開這些 “精品”背後一個個神秘故事。

【王子“慘遭”銅鏃射殺】

在116件展品中,唯一一件插銅鏃的顱骨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這一顱骨的主人是誰,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王芸說,該顱骨出土於陵園外城的上焦村。在上焦村考古人員共發現了17座陪葬墓。這些墓主人都是秦朝慘遭殺害的王子和公主,他們去世時大多僅有一二十歲。

王芸解釋說,此次展出的顱骨則可能為一王子在玩耍時,慘遭射殺。因為該顱骨的下頜骨向前凸出,表現出十分痛苦和驚恐的模樣。根據目前的科技水平,人們可根據顱骨來模擬王子生前的模樣,而王子與秦始皇必定有相似的地方,也可模擬出秦始皇的模樣。

王芸說,秦二世胡亥稱帝登基後,將秦始皇的小王子和小公主們一一捕殺,有的被斬首示眾,有的被射殺。17座墓葬的發現,也為人們證明了2000多年前的那些血案。目前,少部分墓葬已被發掘,出土了不少文物精品,其中一件張口鼓目的銀蟾蜍,極其珍貴;還有一枚“榮祿”的印章,王芸推測可能當時有王子名叫“榮祿”。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2142/2214203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皇陵第一鼎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2142/2214205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石鎧甲

文官俑“改名”袖手俑

在陵園發掘中,曾在K0006號坑中出土了8尊頭戴長冠,頷首低眉,腰掛削及砥石(磨刀石)的立姿陶俑。在古代“削”就是小刀,用以刮掉竹簡上的字,專家推測,這些陶俑的作用是皇上如果有什麽旨意,他們馬上就會拿出竹簡,記載下來,如果寫錯則立即會用“削”刮掉重寫。

這些陶俑的發現一改以往兵馬俑皆“武”的模樣,被人稱為“袖手文官俑”。然而,這次在展出時卻隱去“文官”字樣。這是為何?王芸解釋說,在K0006號坑中,除了袖手俑外,還有禦手俑,還有馬、車、銅鉞。文官俑的叫法引起了很大爭議,也有人將其認為是司法人員,但都沒有確定。這些陶俑不是武將,是不是文官難以確定,在此次展出中,因其雙手均籠於袖中,故稱其為袖手俑。

【14麵“骰子”不知咋玩】

在眾多文物中有一件小玩意——石博煢(qióng),與今天的骰子十分類似,卻有14麵,它出土於何處,是幹什麽的呢?

秦始皇將其陵園修有內城、外城,殿寢有正殿、偏殿。殿內青石鋪地,十分講究。王芸說,正殿為秦始皇靈魂的主要居所,而偏殿則為其靈魂的休閑娛樂場所。石博煢出土於偏殿,為秦始皇玩耍之物。這枚骰子有14麵,每麵都刻有一個字,其中一麵刻有“驕”,一麵刻有“ ”,而另外12麵則依次刻有數字1到12。

專家推測,石博煢可能為骰子的雛形,但14麵的骰子到底如何來玩呢,又如何演變成今天的6麵?目前還不得而知。

【秦陵第一鼎藏身百戲俑】

“鼎”在古代屬於禮儀器物。在這116件(組)文物中,號稱秦陵第一大鼎竟和雜耍陶俑一起組合展出,讓人疑惑。

該大鼎號稱秦陵第一大鼎,也是目前秦陵出土的唯一一個青銅大鼎,重約200多公斤。王芸解釋說,大鼎出土於百戲俑坑內。百戲俑坑目前出土了10餘件陶俑,陶俑舉止神態各異,個個滑稽可笑。在衣著上,全部赤裸上身,有的還有“啤酒肚”,腰間係著小裙子,為當時雜耍打扮。緣何將有禮儀象征的大鼎埋於百戲俑坑?王芸推測說,秦始皇統一後,十分貶低原來國家的禮儀,將鼎置於百戲俑坑。

【無錢交罰款 修陵來抵賬】

在秦始皇帝陵修建時,大量的修陵人日夜勞作,許多人也因此葬身陵園。考古人員在陵園內也發現了不少修陵人墓。這些修陵人都是哪些人,他們又緣何來此修陵呢?

王芸說,修陵人共有三種人:一種是當時的工匠;一種是當時的囚犯,這些都可從一些囚犯所用的工具中看出;還有另外一種人則是“以工抵賬”的人,這部分人都是違反了當時的規章製度,需要罰款,但又無錢交罰款,沒錢就被征來修陵,據史料記載,當時一個工是8錢,如果吃飯的話是6錢。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2142/2214209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徽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2142/2214213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徽

【石鎧甲坑內鋪設木地板】

在展覽中,厚重的石盔甲、石頭盔引人駐足,這些鎧甲是當時戰士們所穿的嗎?

王芸解釋說,此次展出的石鎧甲出土於石鎧甲坑,屬於陪葬品,並非人們所穿戴。與其他陪葬坑底部鋪設青石不同的是,石鎧甲坑內均鋪有木地板,根據石鎧甲坑發現時的狀態,這些鎧甲都是呈放射性,推斷石鎧甲坑可能為甲衣庫,還有一件馬甲(馬穿的盔甲)。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徽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徽昨發布

秦俑館館徽是“一號坑”

1974年,秦兵馬俑的發現震撼了世界。昨日,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迎來了它發現35周年紀念,並擁有了館徽。

“秦兵馬俑”推進陝西城市形象

上午10時,由省文物局主辦、秦兵馬俑博物館承辦的“秦兵馬俑發現35周年暨秦兵馬俑博物館開館30周年紀念大會”召開。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胡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德全,副省長景俊海,國家文物局領導和故宮博物院等文博單位的代表齊聚一堂,回顧秦兵馬俑發現35周年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並見證秦俑館開館30年走過的光輝曆程。

副省長景俊海說,秦始皇兵馬俑以其巨大的影響力在展現中華傳統文化、推進陝西城市形象及城市風貌建設等方麵起到了重要作用,成為拉動陝西旅遊經濟增長的亮點,成為我國重要的涉外“窗口”和陝西旅遊業的排頭兵。

秦陵博物院院徽是個小篆“秦”

在紀念大會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正式發布了館徽,該館徽將兵馬俑進行幾何抽象,轉化為點線麵,每一個俑被概括為圓點,集體的俑構成了麵,眾多圓點類似於兵馬俑的方陣,而圓點則被一條弧線籠罩,弧線象征著廣博的蒼穹和連綿起伏的驪山,也是博物館1號坑陳列大廳穹頂的象征。點陣外形設計酷似帝陵封土,又暗指兵馬俑博物館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一部分。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徽同時公布,院徽將秦始皇帝陵封土外形和小篆“秦”字以及弩箭弓形完美融為一體。小篆是秦文化中最典型的符號,頂部的弧線象征著廣博的蒼穹和連綿的驪山,同時也是秦始皇帝陵外形的象征。中間的圖案既取自秦瓦當的紋飾,又突出體現了秦軍強弓硬矢的軍隊特點,成為秦軍事文化的符號。

“一號坑”新發現陶俑20餘件

據了解,從今年6月13日開始的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經過近四個月的工作,至今已經清理出戰車遺跡兩乘、戰馬8匹、陶俑20餘件以及大量的車部件、青銅兵器等,目前發掘工作仍在繼續。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淩晨四點,一家密雲農場被洪水吞噬
全世界稀有的奇觀:在中國,高校不能“隨便進”
李嘉誠甩貨大灣區400套房,一套房價約香港同麵積首付
這案子時隔22年再開庭:嫌疑人從被判無罪到再被起訴
縣委書記和女下屬的“生意經”,送他們進了牢房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拒絕放棄購買俄國原油,特習會還有戲嗎
川普投下震撼彈:印度和俄羅斯一起完蛋
北京養老院31人慘死:暴雨近一周為何不轉移?
推動禁止總統、議員炒股條款 特朗普怒批“二流議員”
川普致信17製藥巨頭:60天拿出方案降價 否則後果自負
川普對等關稅8/1開征! 各國最新稅率一次看
美聯航波音787引擎故障 喊Mayday求救!緊急泄油折返
川普猛轟佩洛西投資內幕帝國 回報率華爾街望塵莫及
德奧運雙金傳奇選手登山遇難 遺願是留在自然之中
H20芯片有後門?黃仁勳剛在追單 網信辦約談英偉達
加拿大表態承認巴勒斯坦,川普:美加貿易談判變困難
解除留置後,民營企業家們選擇了跳樓自殺
青島一網友因“海景照”探店發現竟是牆上一幅畫...
印尼經曆"中國衝擊":大量商品湧入擊垮本土產業
大佬接連墜樓 孫立平:他們為什麽撐不下去了?
少林寺現場直擊:新住持微笑揮手進入圍擋的方丈室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秦始皇陵園出土王子頭骨 有望模擬秦始皇樣貌

wint 2009-10-11 10:21:08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2141/2214193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專家推斷王子頭骨年齡在一二十歲,該頭骨有銅鏃射痕,疑為被秦二世所害 記者 趙雄韜 攝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2141/2214198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14個麵的骰子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2141/2214198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袖手俑

秦始皇帝陵園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陵園內,除了地宮外,還有大量的陪葬坑。那裏到底存在著多少秘密,又有著多少故事?

自上世紀50年代,考古人員開始對陵園進行考古調查和勘探,半個多世紀來,發現了大型地麵建築遺址十多處,大型陪葬坑、陪葬墓、修陵人墓等600餘座,出土重要文物5萬餘件。從昨日開始,116件(組)秦始皇帝陵園精品文物開始對外展出,部分文物為首次展出,記者邀請秦兵馬俑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王芸揭開這些 “精品”背後一個個神秘故事。

【王子“慘遭”銅鏃射殺】

在116件展品中,唯一一件插銅鏃的顱骨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這一顱骨的主人是誰,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王芸說,該顱骨出土於陵園外城的上焦村。在上焦村考古人員共發現了17座陪葬墓。這些墓主人都是秦朝慘遭殺害的王子和公主,他們去世時大多僅有一二十歲。

王芸解釋說,此次展出的顱骨則可能為一王子在玩耍時,慘遭射殺。因為該顱骨的下頜骨向前凸出,表現出十分痛苦和驚恐的模樣。根據目前的科技水平,人們可根據顱骨來模擬王子生前的模樣,而王子與秦始皇必定有相似的地方,也可模擬出秦始皇的模樣。

王芸說,秦二世胡亥稱帝登基後,將秦始皇的小王子和小公主們一一捕殺,有的被斬首示眾,有的被射殺。17座墓葬的發現,也為人們證明了2000多年前的那些血案。目前,少部分墓葬已被發掘,出土了不少文物精品,其中一件張口鼓目的銀蟾蜍,極其珍貴;還有一枚“榮祿”的印章,王芸推測可能當時有王子名叫“榮祿”。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2142/2214203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皇陵第一鼎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2142/2214205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石鎧甲

文官俑“改名”袖手俑

在陵園發掘中,曾在K0006號坑中出土了8尊頭戴長冠,頷首低眉,腰掛削及砥石(磨刀石)的立姿陶俑。在古代“削”就是小刀,用以刮掉竹簡上的字,專家推測,這些陶俑的作用是皇上如果有什麽旨意,他們馬上就會拿出竹簡,記載下來,如果寫錯則立即會用“削”刮掉重寫。

這些陶俑的發現一改以往兵馬俑皆“武”的模樣,被人稱為“袖手文官俑”。然而,這次在展出時卻隱去“文官”字樣。這是為何?王芸解釋說,在K0006號坑中,除了袖手俑外,還有禦手俑,還有馬、車、銅鉞。文官俑的叫法引起了很大爭議,也有人將其認為是司法人員,但都沒有確定。這些陶俑不是武將,是不是文官難以確定,在此次展出中,因其雙手均籠於袖中,故稱其為袖手俑。

【14麵“骰子”不知咋玩】

在眾多文物中有一件小玩意——石博煢(qióng),與今天的骰子十分類似,卻有14麵,它出土於何處,是幹什麽的呢?

秦始皇將其陵園修有內城、外城,殿寢有正殿、偏殿。殿內青石鋪地,十分講究。王芸說,正殿為秦始皇靈魂的主要居所,而偏殿則為其靈魂的休閑娛樂場所。石博煢出土於偏殿,為秦始皇玩耍之物。這枚骰子有14麵,每麵都刻有一個字,其中一麵刻有“驕”,一麵刻有“ ”,而另外12麵則依次刻有數字1到12。

專家推測,石博煢可能為骰子的雛形,但14麵的骰子到底如何來玩呢,又如何演變成今天的6麵?目前還不得而知。

【秦陵第一鼎藏身百戲俑】

“鼎”在古代屬於禮儀器物。在這116件(組)文物中,號稱秦陵第一大鼎竟和雜耍陶俑一起組合展出,讓人疑惑。

該大鼎號稱秦陵第一大鼎,也是目前秦陵出土的唯一一個青銅大鼎,重約200多公斤。王芸解釋說,大鼎出土於百戲俑坑內。百戲俑坑目前出土了10餘件陶俑,陶俑舉止神態各異,個個滑稽可笑。在衣著上,全部赤裸上身,有的還有“啤酒肚”,腰間係著小裙子,為當時雜耍打扮。緣何將有禮儀象征的大鼎埋於百戲俑坑?王芸推測說,秦始皇統一後,十分貶低原來國家的禮儀,將鼎置於百戲俑坑。

【無錢交罰款 修陵來抵賬】

在秦始皇帝陵修建時,大量的修陵人日夜勞作,許多人也因此葬身陵園。考古人員在陵園內也發現了不少修陵人墓。這些修陵人都是哪些人,他們又緣何來此修陵呢?

王芸說,修陵人共有三種人:一種是當時的工匠;一種是當時的囚犯,這些都可從一些囚犯所用的工具中看出;還有另外一種人則是“以工抵賬”的人,這部分人都是違反了當時的規章製度,需要罰款,但又無錢交罰款,沒錢就被征來修陵,據史料記載,當時一個工是8錢,如果吃飯的話是6錢。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2142/2214209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徽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2142/2214213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徽

【石鎧甲坑內鋪設木地板】

在展覽中,厚重的石盔甲、石頭盔引人駐足,這些鎧甲是當時戰士們所穿的嗎?

王芸解釋說,此次展出的石鎧甲出土於石鎧甲坑,屬於陪葬品,並非人們所穿戴。與其他陪葬坑底部鋪設青石不同的是,石鎧甲坑內均鋪有木地板,根據石鎧甲坑發現時的狀態,這些鎧甲都是呈放射性,推斷石鎧甲坑可能為甲衣庫,還有一件馬甲(馬穿的盔甲)。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徽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徽昨發布

秦俑館館徽是“一號坑”

1974年,秦兵馬俑的發現震撼了世界。昨日,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迎來了它發現35周年紀念,並擁有了館徽。

“秦兵馬俑”推進陝西城市形象

上午10時,由省文物局主辦、秦兵馬俑博物館承辦的“秦兵馬俑發現35周年暨秦兵馬俑博物館開館30周年紀念大會”召開。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胡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德全,副省長景俊海,國家文物局領導和故宮博物院等文博單位的代表齊聚一堂,回顧秦兵馬俑發現35周年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並見證秦俑館開館30年走過的光輝曆程。

副省長景俊海說,秦始皇兵馬俑以其巨大的影響力在展現中華傳統文化、推進陝西城市形象及城市風貌建設等方麵起到了重要作用,成為拉動陝西旅遊經濟增長的亮點,成為我國重要的涉外“窗口”和陝西旅遊業的排頭兵。

秦陵博物院院徽是個小篆“秦”

在紀念大會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正式發布了館徽,該館徽將兵馬俑進行幾何抽象,轉化為點線麵,每一個俑被概括為圓點,集體的俑構成了麵,眾多圓點類似於兵馬俑的方陣,而圓點則被一條弧線籠罩,弧線象征著廣博的蒼穹和連綿起伏的驪山,也是博物館1號坑陳列大廳穹頂的象征。點陣外形設計酷似帝陵封土,又暗指兵馬俑博物館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一部分。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徽同時公布,院徽將秦始皇帝陵封土外形和小篆“秦”字以及弩箭弓形完美融為一體。小篆是秦文化中最典型的符號,頂部的弧線象征著廣博的蒼穹和連綿的驪山,同時也是秦始皇帝陵外形的象征。中間的圖案既取自秦瓦當的紋飾,又突出體現了秦軍強弓硬矢的軍隊特點,成為秦軍事文化的符號。

“一號坑”新發現陶俑20餘件

據了解,從今年6月13日開始的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經過近四個月的工作,至今已經清理出戰車遺跡兩乘、戰馬8匹、陶俑20餘件以及大量的車部件、青銅兵器等,目前發掘工作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