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能發電?美主流媒體關注華裔教授納米研究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hr/hr-mzhrxw/news/2009/09-24/U98P4T8D1884042F107DT2009092414151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著名的華裔納米科學家、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王中林(Zhong Lin Wang,見圖)正在研發用人體的走路或其它動作,來為手機或血壓或血糖監視器充電。 (美國《世界日報》取材自喬治亞理工學院網站)

據美國《世界日報》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2日報道指出,納米科技可以解決重大的能源問題,例如著名的華裔納米科學家、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王中林(Zhong Lin Wang)正在研發用人體的走路或其它動作,來為手機或血壓或血糖監視器充電;而麻省理工學院的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安傑拉8231;貝爾契(Angela Belcher)則在研發可噴塗的電池。

  這兩位納米科學家都在研發更清潔、有效的方法來輸送電能,他們使用的是100納米或更小的結構。一納米是10億分之一公尺。

  王中林和其團隊在研發利用身體的自然動作,來為小型器具供電,即使是簡單的打字動作產生的能量,也能為一個小型器具供電,王中林和其團隊的研發,顯示納米技術能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為了利用動物的動作擷取能量,他們采用壓電 (piezoelectric)效應,即某些特定材料在受到壓力時能產生電位(electric potential),電位能促使外在電子的短暫流動,具有輸出能量的功能。

  氧化鋅納米線(nanowire)就有這種特性,又不傷害環境,王中林使用氧化鋅納米線製造太陽能電池,也用來製造納米發電機(nanogenerator),可從任何動作擷取能量,並轉化為電能,他們在動物實驗上獲得成功,例如在大頰鼠的背上裝置一個納米儀器,從大頰鼠在轉輪上跑的動作擷取能源,他們也把一個納米發電機植入一隻老鼠的心髒,然後從心跳擷取能量。

  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創造一種方法,讓人能自己為血壓或血糖監視器充電,例如把一個小型裝置植入手臂。王中林說,在三年內,將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貝爾契的團隊曾研發出利用改造的病毒來製造電池,他們合成一種對人無害的M13噬菌體,當這種病毒表麵充滿磷酸鐵時,即可作為電池的陰極,然後與柱狀的碳納米管(nanotube)結合,這些納米管即形成非常導電的網絡。他們在2004年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

  貝爾契的團隊正在研發噴塗式電池,即把電池的組件噴塗在物質表麵,這種電池有如橡皮圖章,可使用於儲藏有信息的卡片上,如身分證或信用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