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木塔寺遺址現清佛門地宮 有僧人坐化真身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ul/news/2009/09-23/U136P4T8D1882102F107DT2009092315391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隋唐長安名刹木塔寺遺址近日確實發現了地宮,隻不過並非唐代的地宮,而是清代僧人的靈塔地宮。

昨日記者來到木塔寺遺址公園東廣場,這是一片占地約10畝的在建工地。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研究員張全民現場介紹說,今年8月上旬,這裏基建時挖掘出地宮石門及石基座。市考古所人員清理發掘出三個僧人的墓葬。張全民說,舊時僧人去世後多焚化埋葬,墓穴建成地宮形式,其地麵上建有靈塔或稱舍利塔。此處墓葬的靈塔早年已散失,但地宮及靈塔等能顯示該僧人地位較高。

  從地宮中殘留的磚石及瓷片等物判斷,此墓葬時代應在清代。

  在這一地宮門外右側,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個白色大肚子瓷罐,埋在小型墓穴內。考古界稱這種瓷罐為將軍罐,高約42厘米、腹徑22厘米,其內裝有骨灰。據分析這也是一個僧人的骨骸,其墓葬時代也在清代。

  在地宮墓葬南側約4米遠,考古人員還發掘出一個更為少見的墓葬。這是一個距現地表約1米深的長方形豎穴墓坑,長約1.5米,寬約0.8米,其內置放一個高約70厘米、直徑約80厘米的大陶缸,缸口用一大陶盆覆蓋,內中有一具呈盤坐姿態的完整骨架,周圍填有木炭屑及麥草等。張全民介紹說,這是一個僧人的坐化真身,即其彌留之際以盤坐姿待逝,留下完整屍身歸葬。其葬式也可稱甕棺葬,所填充的木炭等物用以吸潮防腐,也確實起到了作用。

  據介紹,隋唐時代木塔寺稱為大禪定寺、大莊嚴寺等,規模浩大。經曆千年滄桑直至清代,昔日國都之名刹已經衰變成為僧侶的喪葬墓地,從這些僧人的墓葬可以看出寺院的發展沿革。記者 呼延思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