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質疑小學課文杜撰多:不能用美德綁架孩子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提要] 杭州的語文教師郭初陽用幾個月時間,仔細梳理了全國包括浙江廣泛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發現很多問題。很多經典被隨意篡改後出現,課文說教的多,充滿童趣、讓孩子們快樂的課文卻非常少。有的價值觀陳舊,用美德“綁架”孩子,已經不能讓時下的孩子們信服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hcp27k.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愛迪生到底有沒有救過媽媽 3位小學教師提出質疑


空洞的說教、隨意的“改編”、模淩兩可的事實、甚至杜撰一個個“名人故事”,這樣的課文竟然在時下通用的小學語文教科書裏時有出現——浙江3位較真的語文老師,咬文嚼字,挑出了課本裏的刺。

  昨天,杭州語文教師郭初陽來到本報編輯部,拿出了他整理的“問題課文”目錄和點評。他說,他用幾個月時間,仔細梳理了全國包括浙江廣泛使用的“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用現代公民的視角進行審視,發現很多值得注意的問題。

  “我並不想找茬,隻是希望大家從人文的視角,時代的角度,重新審視那些我們的孩子回到家後都必須認真背誦的課文,希望孩子們得到真善美的教育。”

  無獨有偶,關注偽課文的,還有來自紹興稽山中學的蔡朝陽老師、桐鄉鳳鳴高級中學的呂棟老師,他們也都發現了語文教材中的各種問題,並把這些問題發給記者,希望更多讀者來商榷。

  愛迪生真的救過媽媽嗎

  “主要問題有四類:一是內容不符合曆史與常識,如人教版的《愛迪生救媽媽》;二是缺少童心,扼殺兒童天性,如蘇教版的《蘑菇該獎給誰》;三是思想不符合現代觀念,如人教版的《媽媽的賬單》;四是隨意改編戕害經典,如蘇教版《少年王冕》、北師大版的《不願長大的小姑娘》等,至於無作者名字、無出處、無發表時間的“三無”文章,更比比皆是。”

  郭初陽說,時下的教材普遍缺乏經典作品,但可笑的是,有很多經典卻被隨意篡改後出現;有的課文內容老舊,灌輸過時的思想;很多甚至連故事的真實性都讓人懷疑。

  “如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30課《愛迪生救媽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P137~139),雖然很感人,卻在任何愛迪生的傳記裏都難以找到事實的根據,而且從醫學上考究,當年也不可能做那麽一個闌尾炎手術。”

  郭初陽說,這樣可笑的課文很多。如蘇教版《雲雀的心願》中寫道:“雲雀媽媽擦去頭上的汗水……”鳥類沒有汗腺,哪來汗水?

  為了證實《陳毅探母》的真實性,他查閱了《陳毅大事記》、《陳毅年表》,還把所有關於陳毅元帥生平的書翻了個遍,都沒有找到故事的蛛絲馬跡。“這個故事從時間到地點都是虛構的。”他得出結論。“或許這些故事的本意是好的,但孩子們不需要善意的謊言。”

  價值觀陳舊,用美德“綁架”孩子

  郭初陽仔細研究了3個版本的語文教科書後還發現,時下的課文說教的多,充滿童趣、讓孩子們快樂的課文卻非常少,課文中的兒童形象也大多是成人化的。

  “這些課文有讚美母親的、提倡發明的、歌頌偉人的,卻極少有童趣、符合少年兒童心理特點的課文。有的價值觀陳舊,用美德‘綁架’孩子,已經不能讓時下的孩子們信服。”

  郭初陽舉了幾個例子:蘇教版的《蘑菇該獎給誰》中,兔子媽媽把蘑菇獎給了和駿馬賽跑的小白兔,而把和烏龜賽跑的小黑兔冷落在一邊;在北師大出版社的《兒子們》中,老爺爺無視唱歌跳舞的兩個兒子,眼裏隻有正在勞動的兒子……

  “三鹿奶粉事件,沒有一個母親不覺得觸目驚心。現在部分語文教材,不就是混雜了各種成分不明的甚至有毒添加劑的劣質奶粉嗎?看我們給孩子提供了怎樣成長的營養?”郭初陽毫不客氣地說。

  審視教材的一個準則:常識

  “現行的幾套主流小學教材,的確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昨天,紹興稽山中學教師蔡朝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側重於關注那些不適當篡改、價值觀念上值得商榷的課文。這些文章都是現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找出來的,浙江省用的也是這些教材。”

  “我現在教高中學生,計劃在三年內,引導他們多讀一些課外書,看一些美好的童話、經典電影等,這些作品有一種人性美,融‘偉大’於平凡中,我知道學生的童年裏缺少了這一課。”


 一個高中教師為何會關注小學教材?蔡朝陽說:“自從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才更加深刻理解到,一個成年人對孩子所肩負的教育重任。
作為孩子啟蒙讀本的語文教科書,我們有責任吹毛求疵,有責任讓它盡善盡美。”

  “我提出一些觀點,不敢說都是正確的,但是一種不同的聲音。我在審視這些教材時,有一個準則就是:常識。”

  桐鄉鳳鳴高級中學老師呂棟認為,教科書是孩子文學啟蒙,任何虛假都來不得。他說:“看到我們的小學生每天捧著課本,用稚嫩的聲音認真朗讀這些文章,還把那些有可能是杜撰的故事背下來,我們能安心嗎?”

  “愛迪生救媽媽”真相

  《愛迪生救媽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二年級(下)第30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版中,二年級下冊第15課,有相同課文《晚上的太陽》)

  課文大意:愛迪生剛滿七歲時,就用鏡子反光的原理來照明,使醫生在自己家裏為媽媽緊急做了急性闌尾炎手術。

  商務版拉皮羅夫·斯科勃洛《愛迪生傳》和Josephson Matthew寫於1959年的《Edison》都沒提到這一事件。但傳記中沒有記載,並不能得出這篇課文是虛構的結論。

  我問父親:闌尾炎是怎麽診斷的?做手術要多亮的光?急性闌尾炎延誤多久才有危險?答案如下:闌尾炎診斷基於症狀和體征,腹痛,發熱,局部壓痛等。闌尾炎一旦診斷,要盡快手術,但沒有說多少時間內必須進行;如果有穿孔危險或已經穿孔,就應該馬上手術。手術的燈光以滿足照明(能看清)為準。所以也不能得出這篇課文是虛構的結論。

  但在美國留學時,我問了身邊無數美國同學:知道愛迪生這個故事嗎?所有人都搖頭。然後我去查了闌尾炎的醫療史。最早對闌尾炎手術的論述是 1886年。愛迪生生於1847年,電燈發明於1879年,1886年愛迪生已經是一個40歲的已婚男人了。也就是說,愛迪生小時候根本不可能有闌尾炎手術,更不可能有一個醫生在他做的“有影燈”下,為得了急性闌尾炎的的媽媽做緊急手術——這個故事是虛構的。

  (本文點評者何易,現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學生,父親是浙江邵逸夫醫院院長)

  三位老師挑出的“刺

  《檢閱》:三年級下冊第14課,P56~58,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挑刺:波蘭國慶日的更改已經20年,教材卻視而不見。

  《地震中的父與子》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7課,P93~95,2008年5月

  挑刺:時間不明確,情節虛假不真實。

  《陳毅探母》,《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2課,P63~65,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挑刺:虛構故事。

  《母親的恩情》 《語文》二年級(下冊)第9課,P52~54,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

  挑刺:編排上“文包詩”,封閉了原詩想象空間。

  《烏鴉反哺》,《語文》三年級(下冊)第9課,P71~73,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挑刺:烏鴉無家庭,無從反哺。以美德綁架孩子又一例。

  《不願長大的小姑娘》根據羅大裏(意大利)的《不肯長大的小泰萊莎》改寫。三年級上冊P77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第5版

  挑刺:改編時嚴重歪曲了原文。

  《朱德與蘭花》四年級下冊P24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挑刺:故事時間均經不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