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在世界最長海底隧道發現無眼生物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827/200982710155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之前未知的無眼甲殼綱動物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827/200982710162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北非西海岸加納利群島蘭紮羅特島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熔岩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827/20098271017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1500米長的海底隧道形成於2萬年前

北京時間8月27日消息,據美國《生命科學》網報道,科學家在海底一個熔岩管裏發現了潛伏在這裏的一種之前未知的無眼甲殼綱動物。

  這種生物學名Speleonectes atlantida,生活在北非西海岸加納利群島蘭紮羅特島世界上最長的海底熔岩管裏。這一發現對古甲殼綱的進化有著重要意義,該研究將發表在《海洋生物多樣性》雜誌特刊上。與此同時,這個國際科學家小組還在這條隧道裏發現了之前未知的兩種環節蠕蟲。

  甲殼綱動物Speleonectes atlantida生活的這個1500米長的隧道是2萬年前形成的,當時,蘭紮羅特島上科羅納火山爆發。噴湧而出的熔岩漫過陸地,流入海洋。參加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德國漢諾威大學獸醫學院的斯蒂芬·科諾曼說:“隧道形成是因為表麵的熔岩比熔岩流中心的熔岩冷卻和凝固得快。現在,蘭紮羅特島上不再有活火山。上次爆發是在18世紀。”

  在隧道新發現的甲殼綱動物長不足1英寸(10到20毫米),屬漿足類,漿足類的甲殼綱成員隻生活在洞穴係統中。和新發現的甲殼綱一樣,大多數其他漿足類動物都沒有眼睛,都是雌雄雙體——既有雌性器官又有雄性器官。和它們的近親一樣,Speleonectes atlantida適合在黑暗陰冷的洞穴中生活。借助頭頂伸出的長觸角和身上的很多感應絨毛,這種動物能在黑暗的隧道中輕鬆找到自己的路。

  科諾曼表示,Speleonectes atlantida之類的生物還一定是獵食高手,因為洞穴中的食物資源有限。他說:“它們有著強大的頭部肢體,可用來捕獵和抓住體長是自己兩倍的其他洞穴生物,除此之外,Speleonectes atlantida之類的漿足類動物還是‘過濾器’,或者說是微粒食客和食腐動物。換句話說,它們可以使用和消化大量各種各樣的食物。”

  Speleonectes atlantida的樣子與叫做Speleonectes ondinae的另一種漿足動物相似,後者也存在於該熔岩隧道。由於大多數漿足動物(約20種)生活在加勒比海海底隧道,科學家認為,加納利島的這兩種動物是很多年前被地球的漂移的大洲所隔離的遺物,地球的大洲曾經連接在一起。科諾曼說:“該隧道中之前已知的物種Speleonectes ondinae被認為是一種隔離遺物,很多年前逐漸與加勒比海地區的主要分布區隔絕開來,大概是2億多年前,當時大陸板塊開始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