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師級幹部一生助學死後留332元 子女表示理解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曾任宜賓軍分區副參謀長的劉廷義,生前每月6000元的離休費幾乎全數用於捐資助學

  ●宜賓軍分區幹休所副師級幹部劉廷義去世後,月離休費6000元的他僅留下300元存款和32元現金

  ●安寧小學校長何洪衛說,現在學校的很多體育用具都是劉廷義生前捐贈的

  ●幹休所政委崔華說,劉廷義個人生活非常儉樸樸,時常兩個饅頭就當一頓飯,但有時黨費是上千元地交

  宜賓軍分區幹休所副師級離休幹部劉廷義去世後,子女清理遺物時才發現,月離休費6000元的他僅留下 300元存款和32元現金。近日,劉廷義的女婿張先生以《嶽父的錢哪去了》為題在網上發表文章以表對嶽父的悼念。短短兩天時間,文章被鳳凰網、天涯論壇等轉載,僅鳳凰網上該文章的點擊率就超過了30萬次,網友們紛紛讚揚劉廷義是一個好幹部。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abo9hc.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突發腦溢血去世 僅留332元?

  “嶽父突發腦溢血去世,去世後家人發現,他隻有一個存有300元的存折以及32元現金。”張先生說,網上被大家熱評的文章是他寫在博客裏悼念嶽父的,沒想到會引起這麽大的反響。

  劉廷義是山西人,1945年入伍,先後參加過著名的臨汾戰役、晉中戰役、太原戰役,榮立二等功一次,1981年離休,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劉廷義當過縣武裝部部長兼縣委書記,1970年任宜賓軍分區副參謀長,離休費每月 6000元。“最初,家人都不相信老爺子會隻剩這點錢。”

    悼念儀式上 受助者揭開真相

  “知道詳情是在嶽父的悼念儀式上,那幾天來了很多人。”張說,受到嶽父長期資助的宜賓高縣雲溪鄉安寧希望小學的校長和一些學生來了,還有很多得到過他幫助的人也來了。

  王萬均是原安寧小學校長,和劉廷義打了十幾年交道。從1994年開始,學校成為幹休所的定點幫扶單位,老幹部們幫助了50個學生,劉廷義還單獨幫助了兩個。王萬均說,六一兒童節、教師節是劉廷義必來學校的節日,每次都帶來很多書、禮品和慰問金。“多年來,劉廷義為學校捐的錢物早就過了萬元。我們非常感謝他,一直想請他吃頓飯,但他說學校困難,在我們的一再堅持下,他才同意吃碗麵。”王萬均說,劉廷義穿著很樸素,但給孩子們買的東西質量都很好。王萬均說,學校搞修建時,沒錢買水泥,當時已快80高齡的劉廷義知道後,為學校聯係到了37噸水泥。

  安寧小學校長何洪衛說,現在學校的很多體育用具都是劉廷義生前捐贈的。

  已經大學畢業,在成都某軟件公司工作的嚴琴是受到劉廷義幫助過的學生之一,嚴琴的父親說,對於劉廷義和其他老幹部的幫助,他們終身難忘,“因為家境貧困,沒有他們的幫助,嚴琴也讀不了大學”。

  回憶起往事,嚴琴說,從小學二年級起,劉廷義和另一個老幹部就開始幫助她,一直到她大學畢業。“我每年都會帶上成績單去看望他們,看到我的成績好,他們也很高興,我們的感情就像爺孫。”嚴琴說,因為知道家裏困難,“除了學費和文具,劉爺爺他們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很關心”。

  一位曾經得到過劉廷義幫助的轉業軍人說,當時轉業為了自己的工作,非親非故的劉廷義在政策範圍內為自己四處奔波。“劉爺爺一直都很關心我們這些兵,但他從沒為自己的子女去跑過工作的事。”

  晚年的劉廷義還積極組織了老兵活動隊,自己承擔起了其中的很多費用。幹休所政委崔華說,劉廷義是一個非常熱心公益事業的老幹部,每次捐款比誰都積極,而且有時他還到外麵去捐款。崔華說,劉廷義個人生活非常儉樸,時常看到他買兩個饅頭就當一頓飯吃了,但有時黨費是上千元地交。

  在幹休所醫生王亦夫的印象裏,劉廷義是一個可以開玩笑的老領導。“現在幹休所裏的閱讀欄就是他出錢做的。”幹休所一位後勤工作人員拿出一張印有劉廷義參加門球活動照片的展板說,老人很愛打門球,而且技術不錯。

    子女表示理解 稱父親其實很平凡

  一些網友和劉廷義以前的同事紛紛讚揚劉廷義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對現在的一些幹部提出要求,希望他們學習劉廷義的無私精神。

  在幹休所小院裏的劉廷義的家裏,擺設陳舊,牆上的相框裏掛著劉廷義生前的照片。老伴韓進芸說,劉廷義每月隻交2000多元生活費回家,到底捐了多少錢出去,她也不清楚。韓進芸說,與對公益事業的大方相比,劉廷義對家人小氣得很,“兒子結婚他一分錢都沒給”。

  劉廷義的大女兒劉萍說,父親樂於助人沒有留下存款,她和家裏人都不怪父親。對於網上對父親的熱評,劉萍說,父親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性格,她希望大家不要把父親捐款的事放大來看,“其實父親很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