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最帥交警”孟昆玉: 一夜成名太過意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xn7onb.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被稱為“京城最帥交警”的北京宣武門交通支隊廣安門大隊民警孟昆玉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9n75so.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對於自己的一夜成名,實在出乎孟昆玉意料之外

  對於自己的一夜成名,被稱為“京城最帥交警”的北京市交管局宣武門交通支隊廣安門大隊民警孟昆玉說,實在出乎自己意料之外。

  此前,一個名為“北京最帥交警”的網絡視頻讓孟昆玉迅速成了“網絡紅人”,有網友覺得這位交警比黃曉明還帥,還有網友稱他指揮交通的手勢太酷,之後,中央電視《新聞聯播》、新華社等媒體還特別罕見的專門報道了孟昆玉的事跡。8月21日,北京交管部門更是決定在全局民警中開展向孟昆玉學習的活動,號召全體首都交警以孟昆玉同誌為榜樣做好交通管理工作和為群眾服務的工作。


  本報記者日前來到孟昆玉工作的北京市交管局廣安門大隊進行采訪,廣安門大隊的辦公樓上已經掛出了“向孟昆玉同誌學習”的紅色條幅。在孟昆玉工作的間歇,本報記者和他進行了一次對話。這個愛說愛笑,陽光帥氣的 “80後”大男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兩個多小時中,卻透露自己小時候曾經非常“內向”。

  瘦瘦高高的個頭,一臉陽光燦爛的笑容,見了人總是笑眯眯的打招呼,和其他常年經曆夏日三伏天曝曬和冬日三九天嚴寒的交警們一樣,孟昆玉也有一張被曬得黝黑的臉孔。這個1981年出生的年輕人,已在交警崗位上工作了8年。

  一夜成名遭遇瘋狂粉絲

  自公安部啟動在全國範圍內嚴厲整治“酒後駕駛行為”的專項行動以來,孟昆玉也和同事們一同每天為此忙碌著,甚至要加班到深夜。

  孟昆玉告訴本報記者,作為交通警察,為了避免路麵擁堵,最關鍵的就是要行動迅速而準確,為了能確保檢查的迅速和準確,機靈的小孟甚至總結出了一些檢查司機是否為酒後駕車的經驗。比如,看看司機的眼睛是否紅,遇上檢查表情是否緊張,是否會忽然改變車速,或者嘴巴裏大嚼口香糖等等。

  孟昆玉說,和之前的平靜相比,出名後的生活“熱鬧”了很多。許多市民對交通管理有什麽意見或建議、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都會來找孟昆玉,“我現在每天上班都帶著一個小本,把大家反映的情況或提出的建議記錄下來,然後整理出來上報給大隊。”

  孟昆玉愛上開心網,以前自己在開心網上的“好友”隻有10多個,現在,好友“加”他的速度正以平均每天至少100個遞增,“現在,我的好友已經快突破2000了。”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瘋狂粉絲。比如,一對外地到京旅遊的夫婦,在當地報紙上看到了關於孟昆玉的報道,專程找到他,希望正忙於工作的孟昆玉能夠停下手頭的工作與他們合張影。

  不少知道了孟昆玉事跡的司機,在路過和平門路口時,把本來開到60碼的車速急刹下來,讓早已在副座準備好數碼相機的同伴對著孟昆玉“哢嚓”一張再走。甚至有“粉絲”專門購買了厚厚一大摞刊登著孟昆玉事跡的報紙,不惜奔走大半個城市來到小孟執勤的崗位,硬是要小孟每一份都給他簽上名,小孟拗不過,隻好和這名“粉絲”說明工作情況,然後在其中一份報紙上寫上了“孟昆玉祝您一路平安”。

  孟昆玉說,有些做法很危險,比如,在滾滾車流中跑到馬路中央,或者是在車行駛過路口時來個急刹,很容易造成事故,感謝大家的厚愛,還希望大家能夠多多理解,避免類似行為。

  性格內向曾想當科學家

  孟昆玉是地道北京人,家住北京市豐台區。他和弟弟是雙胞胎。

  小時候,孟昆玉的理想是做個科學家,在讀警校前,對於交警這個職業他了解不多,“直到當上了交通警察,才知道,要做好這個職業很不容易。”

  要做好一名交警,與人溝通和協調的能力非常重要,“在很多時候,你能否迅速解決一個事故,就依靠簡短有效的溝通,這可以最大限度緩解路麵擁堵狀況。”但孟昆玉小時候卻不是個非常善於溝通的人,甚至很內向。

  比如,親戚們坐在一起吃飯,弟弟總是能夠滔滔不絕地引人發笑,而他卻因為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好,於是埋頭猛吃;那時候,他也不喜歡與人交往,“特別不自信,弟弟總是有很多朋友,也很喜歡把自己的朋友介紹給我,但我卻總是不太願意和陌生人打交道。”

  孟昆玉說,自己的變化是發生在進入警校讀書後。

  “讀警校時,我特別愛上語文課。”孟昆玉寫得一手好字,這要得益於童年時父親的嚴厲管教,語文老師發現了孟昆玉的書法特長,就讓他“承包”了班上的黑板報。“我非常感謝我的這位語文老師,他叫蘇根福,是他激發了我的自信心,也讓我不再懼怕與人交往。”

  好學苦練愛助人成習慣

  2001年9月11日,是孟昆玉到交警這個工作崗位上班的第一天。一大早孟昆玉就跟隨“崗長”來到和平門路口執勤,他和同事們的主要任務是疏導交通。

  就在他和同事一同執勤的時候,有名司機因邊開車邊打電話違章了。那名同事開罰單時忘記了違章代碼,讓孟昆玉趕緊幫忙查詢,對於這個在警校學習時背得極熟的代碼,小孟張口就來“802003”,半信半疑的同事又去核查了一遍,果然一字不差。

  上班一周後,小孟報名讀成人高考,為了能在每天傍晚7時前準時趕到課堂,他向警長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要求,一個人“承包”和平門路口這個崗。這個崗位於前門附近,北鄰長安街,南抵兩廣路,是2號線地鐵和平門站的出口,又是北京著名的旅遊集散地之一,人多車多,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手來說,這個任務可不輕。孟昆玉的一再堅持,終於打動了警長,他答應讓孟昆玉試試。

  為了能夠把每一個手勢都打得標準明確,孟昆玉和同伴們利用中午午休的時間悄悄練習,一練就是半個月。為方便上崗巡邏,他不怕摔跤,每天堅持練習開摩托車,結果,試用期結束了,警長毫不猶豫地把這個崗交給了他。

  對待附近的鄰裏居民,過馬路的市民群眾,孟昆玉熱心助人,也正因為如此,鄰裏鄉親們都特別關心孟昆玉。

  住在和平門附近一個大雜院的劉大爺,一次遇上了交通事故,孟昆玉就把受傷的劉大爺送到醫院,幫他辦理住院手續,以及事故處理的每一步,劉大爺一定要問過小孟才肯簽字。從此以後,孟昆玉和老人成了忘年交,劉大爺每次路過都不忘記給小孟帶上一些水。

  每天都會有住在附近的大爺大媽穿過和平門路口,孟昆玉看到誰拿的東西多了,總要上去幫把手,看到走路不便的總要攙上一把。一位不知名的老大媽,每天定點去買菜,孟昆玉每天都會攙扶她過馬路,時間久了就成了習慣。孟昆玉對本報記者說:“就像在為自己的親人工作一樣,其實,每個交通警察都是這麽做的。”

  對話

  “80後”一樣敢拚搏

  廣州日報:交警工作這麽忙,家裏人尤其是你的妻子一定非常支持你吧?

  孟昆玉:家裏人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我愛人對我真是沒得說,可以這麽說有200%的支持和關心,除了我的父母兄弟,生活中,愛人和嶽母對我非常關心,無論是我想到沒想到的,她都能替我想到。

  廣州日報:你和愛人怎麽認識的?工作這麽忙會影響你們的生活嗎?

  孟昆玉:我們是經朋友介紹相識的,之前,也接觸過一些女孩子,但由於工作太忙,總是剛剛認識沒幾天就分開了,直到後來我認識了我愛人,我們最初是在一個咖啡館見麵的,就是喝了杯咖啡,卻特別投緣,後來我倆就經常見麵。由於工作忙,我們很少去正正經經的餐館吃飯,總是在肯德基之類的快餐店見麵吃飯,我曾經答應妻子,要帶她把我工作地點附近牛街上所有的餐館都品嚐一遍,但是太忙了,到現在隻去過一家。

  廣州日報:人們對80後一代曾有這樣的看法,比如,認為你們是蜜罐裏泡大的一代,小時候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太陽,因此,缺乏吃苦精神,甚至缺乏責任感。你怎麽看?

  孟昆玉:我想,這可能是60後、70後對我們的看法,看到的都是我們小時候的樣子,我們是家裏的寶貝,沒吃過苦受過累,因此,會擔心80後無法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其實,我想說的是,80後的一代,不但承載了60後、70後的許多優點,而且還在把這些優點發揚光大。盡管在崗位上,我們可能沒有前輩們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閱曆,但是我們一樣敢拚搏,而且創意多。我想說,請前輩們放心,80後也能撐起屬於我們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