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方方一座樓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372xg.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側麵 樓身隻有一米厚
這座在網上引起熱議的樓位於雙林路,是成都殘聯的舊辦公樓,該單位工作人員稱保留“窗戶牆”是為美觀
本月初,一篇題為《中國最牛“門麵房”,絕對雷到你!》的帖子紅遍各大論壇。發帖者稱,“在河南省欒川縣叫河鄉,一個建築格外顯眼,猛一看是兩層小樓,殊不知這棟樓深度隻有1.5米左右。為配合‘新農村建設’建新房,可農民又沒錢蓋‘真樓’,隻有這樣做了。”然而,這種說法很快就被當地政府否定了。
河南“最牛門麵房”剛紅過,7月29日,一名網友又在“麻辣社區”論壇上發了主題為《成都版最牛門麵房》的帖子,矛頭直指位於雙林路的成都殘聯大樓。“是不是也為了撐麵子呢?”在該網友的描述中,這棟“局部隻有窗戶,沒有房間。”的大樓簡直就是“中國最牛門麵房”的成都版。對此,成都殘聯工作人員解釋, “窗戶牆”的形成是有原因的,保留是為美觀。
記者觀察 薄薄一座樓 隻見窗戶不見房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雙林路,見到所謂的“成都版最牛門麵房”。這是一幢黃灰相間的6層樓房。從正麵看,雖不是很新,但還算是座體麵的辦公樓,右側是一整塊玻璃幕牆,左側是一扇扇整齊排列的窗戶,每層樓8扇。樓頂上樹立的“成都殘聯”四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從玻璃幕牆一側看去,樓房毫無異樣。轉回正麵,似乎也並沒有問題。然而,定睛一看,才發現4樓至6樓最左側的幾扇窗戶有些特別。這幾扇“特別”的窗戶分別是4樓左側第一扇、5樓左側前兩扇以及6樓最左邊的 3扇。乍看既有窗框,又有稀稀落落的幾塊玻璃,其中兩扇甚至還有不鏽鋼欄杆。和其他窗戶“黑洞洞”的樣子相比,這幾扇窗戶尤為明亮,看出去竟是明晃晃的天空,幾條黃色水泥柱隨著角度的變化時隱時現。再轉到樓房左側,記者才看出其中奧秘:這幾扇窗戶後麵居然空空如也,隻有三根斜拉水泥柱支撐著一麵厚約1米的 “窗戶牆”。風雨中,這堵“窗戶牆”顯得格外單薄。
不少過往市民稱,自己從來沒有注意過這幢特別的建築,經記者提醒,抬頭仔細一看,頓時覺得有點稀奇:窗子後麵是不是樓梯哦?可能是故意這樣設計的吧?是在追求藝術效果嗎?
殘聯回應 隻為美觀 “撐麵子”乃無稽之談
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位於雙林路61號的成都殘聯新辦公大樓內。據宣傳文體處一位姓龍的工作人員稱,所謂的“成都版門麵房”是成都殘聯的舊辦公樓,這幢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樓房主體部分呈不對稱的梯形,“是為了模仿殘疾人用的輪椅。”2006年,當一街之隔的新樓落成後,成都殘聯便整體遷移到了新樓裏。 2007年,殘聯打算將舊樓重新裝修,用作殘疾人職業培訓中心。
龍先生表示,在最初的裝修方案裏,梯形樓房的空缺部分是計劃搭建房間的,但出於建築安全方麵的考慮,該方案並未通過有關部門的審查,隻得作罷。龍先生說,梯形樓房從外觀上看顯得不完整,不夠美觀,為了把新舊兩棟樓的建築風格統一起來,同時也為了配合雙林大道的改建工程,市殘聯決定在不搭建房間的前提下,保留一麵“窗戶牆”,讓建築看起來方方正正,更加協調。
“我們考慮過在窗戶上裝深色玻璃,讓區別看起來不那麽明顯。”龍先生說,因為怕單薄的“窗戶牆”承受不住風吹雨打,玻璃掉落引發安全事故,所以將那幾扇 “特殊窗戶”上的玻璃拆了下來,看上去就有點紮眼了。“我們完全沒必要用這種方式來撐麵子。”龍先生表示,網友的質疑很正常,也可以理解,但“修門麵房撐麵子”的說法對殘聯來說純屬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