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不積極,腦子有問題:《團長》對白引爆流行語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士兵突擊》中“不拋棄,不放棄”這句“鋼七連”座右銘成為具有時代精神的流行語,而原班人馬打造的《我的團長我的團》在收視火爆的同時,劇中角色個性化語言也深受觀眾喜愛,讓我們來預測下哪些對白有成為新一季流行語的潛質。

 去年,一部《士兵突擊》火爆大陸熒屏,這部講述“中國版阿甘”許三多由傻大兵成長為阿兵哥的經曆的電視劇,不僅一舉捧紅了劇中眾多的“老少爺們”,也讓“不拋棄,不放棄”這句切合時代精神的“鋼七連”座右銘成為一時間的流行語。近日,由《士兵突擊》原班人馬打造的《我的團長我的團》(看專業評論)卷土重來,引發新一輪收視熱潮,各大衛視更為此展開“廝殺”。除去劇中鮮活有個性的角色之外,該劇吸引人之處更在於頗有意味或有趣或引人深思的經典台詞。這些台詞剛剛新鮮出爐,便受到廣大網友的大力追捧。本文中就精選了一些與大家分享,一起跟隨著這些台詞深入認識每一個主要角色的性格,回顧那些精彩的劇中情節,也順便看看哪些台詞有成為新一季流行語的潛力。 縱觀整體,孟煩了的“哎呦喂,您才知道呀”可以作為口頭禪存在於調侃性質的對話中,其表現力有如小沈陽(看他的博客)的“為什麽呢?”,應該很受歡迎;迷龍的“我整死他”夠爽快,夠解氣,可以用作發泄情緒,也很有流行潛力;“回家不積極,腦子有問題”在當下社會很適合送給各位工作狂,它的流行指數應該很高,榜首地位似乎也非它莫屬。

龍文章之“回家不積極,腦子有問題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2009/3/14/20090314012158c194c.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另類團長龍文章。

“回家不積極,腦子有問題。”,龍文章永遠不按常理出牌,他扮豬吃老虎,他裝神弄鬼,他天地齊忽悠……你永遠不知道他會指哪、又會打哪。而且,他會用一切應時應景的語言當利器。好的語言不需要華麗就能製約與人,他這個“偽團座”策動散兵遊勇的一句話,就能忽悠了一小股又一小股的潰兵加入他的隊伍。

“拉上後麵折了腿的,趕上前麵臭不要臉的。”也就能把潰散了的人心給重新聚攏到南天門的時候,他居然真的有了一個團的兵力,也積累了許多次的勝利。

“走了,走了,死的都已經死了,活著的賤人,我帶你們回家。”帶著這樣的希望,大家互相鼓勵著,一起踏上其實前方並不明了征程。但是,有夢有希望,總是好的。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詩經》裏這句風雅的詩詞,在滇緬戰場上在龍文章在帶著他們黑黢黢的一群人走進黑森林時仰天長嘯的那一刻,有種悲壯的氣魄。

“我現在和你們一樣了,死了就和你們埋在一起,別嫌棄我!”龍文章這些話是對他們之間情誼的最好詮釋。他們一起出生入死,他們見過彼此最落魄最衰的樣子,他們之間百無禁忌,可以互揭瘡疤,也更可以互相信任,他們是劫後餘生的袍澤弟兄!

“他們是我們的弟兄,死了也是!”同袍戰友,生死不棄,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大家彼此相擁,便可所向披靡,共同書寫一曲豪邁戰歌。

“如果你們隻剩下一條褲衩,為什麽不用它幹死日本人!”

“快跑,打完這通炮就沒機會了。” 當迎接敵人第十七次進攻,大家準備殺身成仁的時候,他再次舉起槍,斷的卻是繼續衝鋒的路,喊的卻是這句話;當潰兵如潮湧、爭渡似拚命的時候,他舉起槍,打斷了剛剛連起的怒江索渡,用打用罵用激,讓潰兵們跟他一起反撲日軍,背水一戰;他把下屬的嘩變當成玩笑,他如惡狼一般去撲食另外一群惡狼。他帶領著一群綿羊找到了自己的牙齒,讓他們明白,原來可以反噬的。

“我們從緬甸相扶相攜,終於到了自己的地盤。把頭拋在東岸!身子留在西岸!” 怒江西岸邊龍文章的這段話,喚起了中國人的血性,那些在大人物眼裏的“炮灰”們前仆後繼發起反衝擊,一個個年輕身影,一張張略帶稚氣的臉龐,就這樣留到異國他鄉。

“如果你們隻剩下一條褲衩,為什麽不用它幹死日本人!”話糙理不糙。這群漢子是去抗日的,打死那些凶殘的侵略者。

“上敬戰死的英靈,下敬塗炭的生靈,中間這個,敬給人世間的良心。”雖然是甩滑頭,但鏡頭上的龍文章端起那一海碗酒,巍然的念到這句話的時候,還是禁不住讓人肅然起敬。他們要拚命,不惜一切代價,直到最後一刻都要堅守!隻有這樣,才能對得起世間的良心。

“沒涵養”

“我去過的那些地方,和我們沒了的地方。祖國的大好河山,我去過不少地方:北平的爆肚、涮肉、皇城根,南京的幹絲燒麥、還有銷金的秦淮風月……” 龍文章受審時洋洋灑灑的一大段話。不用多用辭藻再去描繪解釋,每一個中國人看到之後,都會體會到直指人心的震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