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霍金”式神童摘北美數學桂冠 幸運遇良師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hhoqx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楊浦和老師袁勇


  欣聞溫市學生楊浦獲北美數學大賽第一名,他是大溫著名數學教師袁勇的高足,於是在一個微雨傍晚,邀約采訪這一對師生,采訪的結果卻遠遠超出了獎牌本身。

  在袁老師授課的教室,碰到楊浦的父親楊濱,才較詳細地了解到楊浦重疾在身的現狀和死裏逃生的病史。當時想拍張父子與老師合影,楊濱執意閃避。他說此刻最該與獲獎兒子合影的是楊浦的母親,是她傾注全部心血撫育病子,可惜“去了”。當時筆者並未深問,後來還是通過袁老師得到不幸印證。父與母的角色楊濱現在一肩挑下,既要打工,又要照顧兒子每日理療。即便在采訪中,他也不斷用手機與護士商量兒子當晚的治療。雖然楊浦身患殘疾,但他是幸運的,這不僅指他出類拔萃的聰明才智,也指他所擁有的母愛與父愛,還有來自名師的厚愛和社會的大愛。這種愛,感天動地;這種愛,恩重如山。

  北美數學大賽摘金

 “美國數學競賽”(American Mathematics Competitions)是整個北美最重要的數學賽事之一 ,也是美國組建奧數隊角逐世界杯的首輪比賽。每年兩次,分A卷和B卷,難度一樣。

  溫哥華Lord Byng Secondary 第12年級學生楊浦(Justin Yang)今年就參加了這個大賽,並獲得罕見的滿分150分,在加拿大居第一名。據楊浦的數學老師袁勇介紹說,加國已連續幾年都沒在“美國數學競賽”中獲滿分了,楊浦的成績開創一個新局。“美國數學競賽”比加國本土數學競賽難度大得多,特點是每道題都精心設計,檢驗考生真正實力和紮實功底。一個月後,再按 “美國數學競賽”成績選拔5%考生,舉辦更高水平的數學邀請賽,共解答10道題。袁勇說該賽事能答對兩道已屬鳳毛麟角,而楊浦答對9道。

   先天心髒病患者

 見到楊浦本人,從其消瘦體形和蒼白麵容,就感覺到他的羸弱。由於長期患病治療,手指骨節已略變形。走路有點顛傾,父親楊濱說,以前病重時數米內都走不了。楊浦說話有點吃力,音弱而含混,乃重病所致。這就是家裏牆上已掛滿數學獎牌的楊浦,一個被權威醫師斷定終生要坐輪椅、智力不會超過3至5歲的孩子!1990年楊浦出生在新疆烏魯木齊,坐胎3個月時由於母體感染,患上先天心髒病。心髒畸形,右室雙出口,一缺氧就要蹲下。由此影響其他官能,變得抗病能力極差,身體特別淡薄。幼兒園去不了,人家也不敢收。居家時楊浦迷上打遊戲,由此顯出聰慧,邊打邊能聽廣播電視廣告,有的還能記住。母親是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圖書館館長,6歲半時楊浦進入子弟學校。由於是科學院附屬學校,師資強學習氛圍好,楊浦打下較好基礎。他提前把小學6年級的課自學完,不願嚼剩飯,經校方測試後從5年級直接跳到初一。

   人生幸事遇良師

  小時楊浦就喜歡數學,小學4年級時,新疆師大有位郭老師補習奧數,楊浦每周學兩小時,正常教學他已“吃不飽”。有次郭老師講起徐遲的報告文學《歌德巴赫猜想》,事後楊浦就到圖書館找到原著,通讀後就打算也像陳景潤那樣研究“歌德巴赫猜想”。那時他還跟中央電視台聽華羅庚數學講座。2004年移民時楊浦帶了兩把小提琴和兩箱書,一箱是樂譜,另一箱就是數學書,包括《運籌學》等。剛入校上8年級,正趕上全加數學比賽,老師起初拿來9年級卷子,他主動要換 11年級卷子,結果得了全校第一名。抵加後楊浦曾就教於幾位數學老師,但都不理想,感到“不解渴”。母親後來打聽到袁勇,過來後覺得果然找對老師。去年3 月楊浦剛到袁老師這裏時,初衷想讓袁老師教他華羅庚《數論》,並未想過競賽,他有很高很純的期許。由於患病,楊浦初來時說話,袁老師都聽不懂。袁老師稱讚楊浦心細認真,畫圖標準,認為這種性情對解題非常重要,有助於通過數學訓練建立正確理念,找到理想的切入口。楊浦不死用功,善於尋找方法。來加已幾年,但與剛離開中國的同齡學生相比,數學成績仍能領先,很不簡單了,因為國內數學教育水平總體比這裏高很多。

   父母情比海深

  為給楊浦看病,父母當時跑遍全中國。由於母親在圖書館工作,接觸較多醫學情報,發現有名醫就登門求診。那時打聽到沈陽軍區醫院不錯,但需做兩次手術,因楊浦年齡太小沒有做成。 1995年楊浦在上海新華醫院做心髒矯正手術,當時國內成功的手術隻有40例。麻醉、開刀都需家長簽字。手術前楊濱給兒子照了不少相片,一旦不測好有個留念。結果手術很成功,忙碌一周後楊濱想起照片,取出膠卷衝洗時,竟一片空白。楊濱對使用相機很熟,不可能技術操作有誤。但一張成相沒有又無從解釋,難道這是“留人不留相、留相不留人”的天意嗎?麵對病子,母親傾注更大心血,對楊浦從小啟蒙,做拚圖練習,開發大腦智力與動手能力,鍛煉協調功能。讓他多聽古典音樂,背誦唐詩,擴展人文學識。跳級升初一後,楊浦語文有點吃力,母親就找家教補課,第二學期就跟上了。楊浦小時鑒於病況,父母考慮到他的未來,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身體正常都要多長幾個本事,否則難以應對挑戰,何況像楊浦這樣的殘障孩子呢?於是就想讓他學門樂器,一來獲一技之長,二來以後遇到困境壓力,可借此排遣愁緒,緩解精神壓抑。當今許多孩子學琴,家長都為考級,而楊浦父母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見一斑。楊浦學過小提琴,一直堅持到現在。起初懂音樂的姨夫教,楊浦站都不穩,還要用脖子夾琴,艱難可想而知。父母還下狠心從部隊找來一位有造詣的琴師,拉得有誤是要挨教鞭的。正由於這種訓練,楊浦琴藝有很大提高。後來到溫西中學,立刻進入學校樂隊,雖然年齡不大,但成為最高級別成員。楊濱說為兒子上學和看病,在大溫先後已搬4次家。2005年楊浦栓塞發現症狀,肺動脈高壓有問題,在溫哥華作手術。一個月後感染,口鼻噴血。那年適逢除夕三十,楊浦驟然休克,楊濱連鞋都沒顧上穿,抱著兒子趕到醫院。當時楊浦心髒都停跳幾分鍾,由於搶救及時,與死神擦肩而過。40個小時後楊浦醒來,住了很長時間醫院。由於室內隻有一張病床,陪住的楊濱每天就打地鋪。由於綜合原因,楊浦的腎髒壞死,運動神經腦損傷,半年不能說話,轉入康複中心療養。醫生診斷楊浦終身要在輪椅上度過,智力在3至5歲之間。4年來楊浦幾乎每天都要做透析,為不影響上課,都安排晚上做。楊濱說為做透析,兒子睡不踏實。而做父親的又怎能睡踏實呢?父母是永不放棄的,想盡各種方法挽救楊浦,利用中醫,甚至使用穴位按摩,終於使楊浦恢複到現在狀態,不但能行走交流複課就學,還拿到北美數學大賽金獎,為整個卑詩省和加拿大爭得榮譽。醫生說這是不可思議的奇跡!這個奇跡或許從醫學上無解,但從父母親情和社會關愛中,可以找到答案。

   遭難方知加國好

  來加後楊浦臥病很長時間,現在身體好轉,耽誤的學業也補上了,這裏離不開師生社會各方麵幫助。楊濱說自己就是個普通人,在加國一沒背景二沒財富,天天還要打累巴工。雖然出國時帶了點錢,但兒子病重所耗頗巨,沒有來自政府和社會多方支持,簡直不可思議。楊浦的治療滲透了醫院和不少義工的心血,也得益於諸基金會援助,感受到加國溫暖和對弱勢群體的關愛。許多護士都是義務上門服務,解除病人車馬之苦。當某基金會獲知,酷愛音樂的楊浦一直想有架鋼琴,為有利於他的訓練康複,該基金會遂買了價值萬元的鋼琴,作為聖誕節禮物送給楊浦。雖然楊浦可享受殘疾人福利待遇,但父母鼓勵他通過奮發成才自食其力,走上社會後不要倚賴政府福利,用大腦勞動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就是最大的知恩圖報,也不枉得到那麽多無私援助。身殘誌不殘的楊浦也有這種進取精神,在學校主動提出組建 “數學俱樂部”,為同學提供切磋交流平台。校方非常支持這個創意,校長親自出席成立儀式。現在楊浦就是該俱樂部主席,有時講座就由他主講。來年麵臨升大學,由於楊浦數學大賽成績出色,日前已獲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MIT)邀請,希望他能參加招生報告會。老話講:“家貧出孝子,患難出忠臣”。孩子有出息沒出息,真正較量不以出身財富論英雄。楊浦用自己的成績,為平凡的父母掙了一口氣。通過這些年經曆,楊濱也很有感慨,他說很想就親子教育與其他家長交流,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也看到過一些教訓。某種程度講,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麵鏡子。楊濱說病在兒子身上,其實兒子更難,但孩子都挺過來了,大人為何不能挺住?應少些抱怨,積極入世,貴在心中要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