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蓄水引發地質災害 重慶兩江江水紅藍分明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記者今日從此間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獲悉,自九月二十八日三峽工程展開試驗性蓄水以來,庫區的秭歸縣、夷陵區庫岸發生多處滑坡和崩塌險情,危及民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水利專家稱,應警惕三峽蓄水過快引發庫區地質災害。


  據介紹,九月下旬三峽工程試驗性蓄水以來,秭歸縣庫岸出現了九處滑坡與崩塌險情,直接威脅三十二戶一百零六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其中涉及滑坡六處,塌岸三處。夷陵區太平溪鎮居民點的庫岸變形影響日益擴大,波及範圍從最初的四十九戶三百五十七人增至目前的九十三戶四百零一人。

  險情發生後,根據國家防辦的指示,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會同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組成聯合工作組,於近日趕赴秭歸縣和夷陵區險情現場查勘,工作組與當地政府和水利防汛、國土、移民等相關部門進行座談,並對做好滑坡和崩塌險情處理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水利專家認為,三峽水庫蓄水過程中,庫岸所處的水文地質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原先的自然平衡條件遭受破壞,岸坡表層岩土體一般結構較鬆散,加之蓄水後的波浪淘刷,易產生浸泡崩解、剝離,從而引起岸坡穩定性的變化,產生滑坡和塌岸。

  與此同時,受長江上遊降雨影響,三峽庫區入庫流量在本月三日八時達到三萬三千立方米每秒,超過有記錄以來的曆史同期最大值,接近千年一遇水準,庫區已出現不同程度險情。

  專家稱,應警惕三峽蓄水過快引發的庫區地質災害。倘若蓄水過程太快,容易引發地質災害,同時也不利於三峽大壩主體建築物對蓄水過程的安全監測。

  目前,三峽庫區水位日均上漲幅度已得到有效控製

三峽蓄水重慶水位175.81米 朝天門沙灘消失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081106/Img26047492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昨日,朝天門沙灘完全沒入了水底。本報記者 羅偉 攝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081106/Img26047493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朝天門以往枯水期都能看到大片沙灘。(資料圖片)本報記者 楊新宇 攝

三峽水庫蓄水,重慶水位迅速上升。來自市水利局的消息稱,昨日早上8點,長江重慶水位已經達到了175.81米。

  昨天中午12點,記者來到朝天門6碼頭,從護坡上的水位表看到,長江的水位達到175.1米。水手陳師傅說,“我在長江上跑了10多年,從來沒有看到在秋冬季枯水期,還有如此高的水位。

  部分地段淹水下

  市水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現在的水位,和去年同期的水位相比,要高出很多。” 主城區部分地段被淹沒在了水下,比如渝北區洛磧鎮的部分地段,被淹沒之前人員和財產都已轉移。

  水文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日,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已要求加大三峽大壩下泄流量,確保上下遊防洪安全。

  預計未來幾天,三峽入庫流量將逐漸降低,水庫蓄水進程將放緩,三峽壩前水位進一步逼近175米。目前,重慶長江水位穩步回升,前階段緊張的通航局麵會得到改觀。

  船隻緊急調整纜繩

  昨天中午12點,朝天門水上派出所的兩名民警正挨個提醒碼頭邊躉船、遊船調整錨鏈和纜繩的長度。

  朝天門海事處執法科科長羅飛說,在他的記憶裏,秋天有175米水位很罕見,直逼今年夏天洪峰期的最高水位177米。

  羅飛說,由於四川上遊普遍降雨,加上蓄水的原因,帶來罕見高水位,“如果上遊來水少了,主城水位可能有波動,而庫區的水位則一直在漲。”

  海事局提醒,水位上升,航道變寬,新增十多處暗礁;庫區水域,水流緩慢,蓄水使原本平靜的水流產生倒灌,逆水流方向的急流,使船隻難以操控;局部地區新生成大霧區和多風浪區,船隻要小心行駛。

  兩江水涇渭分明

  昨天下午,朝天門廣場,不少市民打著雨傘扶老攜幼,站在雨中看浩瀚、寬闊的長江水麵。

  兩江交匯處,長江水呈土紅色,而嘉陵江水則呈碧藍色,可謂“涇渭分明”。

  從朝天門廣場下行,是一坡石梯,被淹了一大半,從廣場步行幾十步石梯,就到達江邊。

  站在長江南岸彈子石河邊,看朝天門廣場猶如“朝天揚帆”起航。

  因水位上漲,朝天門1至9碼頭躉船全部升高,不論是到江北嘴、彈子石坐過河船,還是坐旅遊船遊三峽,再也不會走長長的沙灘。從濱江路下車後,走幾步石梯就可上船。

  珊瑚公園的護堤也被江水淹了一半。從珊瑚公園看去,珊瑚壩變成了江上綠島。

  昨日,朝天門沙灘完全沒入了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