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萬勞動力入新疆采棉 往返70天創造數十億收入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這是一支季節性的勞務大軍,浩浩蕩蕩地行進於千裏隴海線上。

  每年8月下旬,來自甘肅、河南、寧夏、四川等省份的近百萬采棉大軍,奔赴新疆廣袤的棉田。這種由各級政府勞務部門進行組織、協調的采棉專列,上演了聲勢浩大的短期季節性勞務輸出。采棉農民不僅增加了收入,一些人還因此改變了命運。如有的人留在新疆承包土地種棉花,有的則成為職業勞務經紀人。

  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中,80%的成員是年齡在18-50歲的農村女性,他們利用夏秋之間的相對農閑時間,掙回了數十億的收入。在創造了巨大的勞務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解決了新疆勞動力的緊缺問題。

  近百萬采棉大軍,在短短的70天時間內的“往返大流動”,已經成為每年8月底11月初的一道“動人景觀”;也堪稱是當代中國“開發西部、建設西部、掘金西部”,這一曆史進程中的“神奇景觀”。

  10月中旬,正值新疆采棉高峰期,《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遠赴新疆,對這一浩大的勞務經濟現象進行了實地調查采訪。

  百萬采棉大軍進新疆

  新疆的棉花又豐收了

  2008年,新疆的棉花豐收了,這已經成為一個事實。8月下旬,棉花開始陸續成熟,甘肅、河南、重慶等地的“拾花工”便開始分批進疆采棉。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人士介紹,今年新疆大約需要采棉工人近100萬人,而百萬拾花工的勞務收入預計將達25億元左右。

  “拾花工”的需求量每年都在增長

  地處祖國西北邊陲的新疆地區,因其地域遼闊、資源富集、多民族聚居、接壤國家眾多,而成為極具戰略意義的一個省份。自古以來,人們都把“屯墾戍邊”作為開發邊疆、鞏固邊防的一項重要國策。

  1954年組建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新疆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鞏固邊防、維護祖國統一的支柱性力量。

  近幾年,兵團農作物播種麵積1500多萬畝,其中棉花播種麵積700餘萬畝。棉花總產量100餘萬噸,每年銷售收入達100多個億,幾乎占兵團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

  由此,兵團每年需要引進季節性的采棉人員,即“拾花工”,每年需要人數50多萬。據介紹,解決拾花工的緊缺問題,對兵團而言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而合理調節和有序引進勞動力也被作為棉花豐產豐收的一項重要舉措。

  通過下麵的一組數據可看出,近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的種植麵積在逐年擴大,產量也在逐年增加,所需的拾花工數量也在不斷加大:

  2006年,兵團棉花播種麵積700多萬畝,引進拾花勞動力65.5萬人;

  2007年,兵團棉花種植麵積750萬畝,實際引進拾花工65.9萬人;

  2008年,兵團棉花播種麵積為785萬畝,需要季節性拾花工68.6萬人。其中河南省18.1萬人、甘肅省13.7萬人、重慶市1.9萬人、寧夏1.4萬人、青海省0.5萬人,其他10.2萬人,疆內22.8萬人。

  “今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棉花普遍長勢良好,價格高於去年,拾花工的收入有望再創新高。”兵團農八師142團的楊彩虹副政委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團裏每公斤棉花的勞務成本達到1.40元左右,這其中包含人力、住宿、醫療保險、單程車票等。”而落實到每個拾花工身上,一公斤棉花的收入在0.971元錢之間。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勞動局外來勞動力管理部的李建軍部長表示:每畝棉田的拾花成本在400元左右,去年兌現拾花工工資14.3億元。今年,隨著拾花工人數的增加和拾花價格提高,兌現拾花工工資的數目肯定要高於去年。

  棉花麵積和產量連續14年位居全國首位

  與此同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棉花種植麵積,已經連續幾年刷新“曆史紀錄”。新疆農業廳的數據顯示,2007年棉田麵積達到2007萬畝,幾乎相當於中國這個麵積最大省份耕地的一半。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新疆的棉花麵積就已達到全國的四分之一左右,棉花麵積和產量連續14年位居全國首位。調查顯示:從1999年到2006年,新疆的棉花總產量一直呈穩步增長態勢。從1999年的135.4萬噸上升到2006年的218.9萬噸,年均遞增7.1%。

  棉花產量的持續增加,帶來了農民的增收。據了解,去年新疆棉花產量約占全國產量的40%,農民新增的400多元人均純收入中,有260多元來自於棉花;在南疆棉花主產縣,棉花收入已占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0%7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改委農村經濟處處長馬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一直考慮穩定棉花麵積,提高單產,提高品質。”新疆的棉花種植、加工產業可謂是後來居上,從1985年開始大量推廣種植棉花,棉花生產加工產業迅速擴大,推動了新疆經濟的發展速度。

  經過連續近24年的“擴棉、穩棉”發展,新疆的棉花生產、加工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績。

  新疆棉花增產又豐收的好形勢,也為附近省市的勞動輸出提供了機遇。如僅甘肅省,近幾年每年來新疆的拾花工就達50萬人左右。河南、寧夏、四川、重慶等地的拾花工總數已達數十萬人。每年秋天近百萬的拾花工大軍浩浩蕩蕩開進新疆,成為中國西部經濟發展中一道亮麗風景。

  甘肅通渭:一個貧困縣的“拾棉總動員”

  “一把手”親自動員和指揮

  2008年8月15日,甘肅定西,一個西部著名的貧困縣——通渭縣專門召開全縣赴疆拾花工作會議。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赴疆拾花組織工作的關鍵時期。”縣委書記燕勝三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像通渭這樣一個勞動力資源大縣,通過組織赴疆拾花,不僅掙回了票子、學回了技術,更重要的是轉變了觀念、促進了發展。”

  為什麽要由政府出麵組織赴疆拾花這一行動呢?通渭縣將此定位為“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民素質、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個傳統農業大縣和國家級的貧困縣,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是一個“一直困擾著該縣發展”的巨大問題。

  燕勝三給《中國經濟周刊》列舉了一組數據:通渭縣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中,工資性收入為740.49元,家庭經營性收入為912.57元,轉移性收入為126.93元。而在工資性收入中,農民外出務工收入542.66元,占73.3%。

  “這些數據充分說明,勞務輸出是增加我縣農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而組織赴疆拾花是季節性勞務輸出創收的重要途徑。”常年工作於甘肅定西這一苦脊地區的燕勝三,對當地情況格外了解,他認為:“現在,夏收已經結束,秋收尚早,在這樣一個相對農閑時期,我們組織富餘勞動力、特別是廣大婦女赴疆拾花,既解決了新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又解決了我縣農民增收緩慢的問題。”

  而以前曾任通渭縣委書記的定西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鄭紅偉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通渭縣以軍隊營連建製的形式,發動組織群眾赴疆拾棉,每一次拾花工往返都由縣上領導到火車站接送,並創作了“通渭人家”的歌曲,由音樂老師帶領一路唱到新疆。

  燕勝三書記表示,在農民主體、政府主導、行政推動的原則下,赴疆拾棉已成為通渭縣的一大勞務輸出品牌。組織赴疆拾花,讓常年出不了門、不敢出門、不願出門的農村婦女第一次走出家門,乘坐火車千裏奔走,來到廣闊的新疆,既掙到了票子,又增長了見識;既開闊眼界,又啟迪思路。

  燕勝三說:“這是對勞動力特別是女性勞動力資源的一種開發,對新農村建設具有深遠影響。”

  由於貧窮,通渭縣組織群眾修梯田、種植全膜玉米,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短缺。而無法組織更多的財力擴大生產,通渭縣域經濟發展一直處於低層次水平。如今,在通渭縣有兩句口號喊得最響亮:“一人赴疆拾花兩個月,全家當年實現梯田化”、“一人赴疆拾花兩個月,全家糧食來年實現大增產。”

  兩句口號蘊含的道理,在於動員群眾通過拾花掙錢修建梯田、改善生產條件,通過拾花掙錢購買地膜、擴大全膜玉米種植麵積,最終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2008年通渭縣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簽訂了1萬名的輸出任務,並分解到各鄉鎮。8月27日、9月8日發出兩趟赴新疆拾花的通渭拾花工專列。目前,共組織赴疆拾花工1.97萬人,其中組織拾花專列兩趟輸送6700餘人,組織能人帶隊搭乘班車輸送1.3萬人。預計今年拾花創勞務收入人均3000元以上,總創收將達4000餘萬元。

  《中國經濟周刊》從定西市勞務部門了解到,從2003年開始,定西市共向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送拾花工專列84趟,輸送拾花工40.19萬人,創勞務收入8.09億元。今年共發送拾花工專列16趟、臨時專列12趟,輸送拾花工12.4萬人。

  2008年9月下旬,定西市委書記楊子興、市長許爾鋒一行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了解勞務用工情況,看望定西赴疆拾棉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於秀棟在會見時表示:“今年,新疆棉花喜獲豐收,需要大量的拾花工。希望定西勞務工來新疆采摘棉花,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定西市委書記楊子興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定西把組織勞務工赴疆拾花,作為增加農民收入最現實、最直接的途徑來抓,使之已成為全市勞務收入、特別是婦女勞務收入的重要來源,每年赴疆拾花的勞務工超過10萬人。”

  甘肅省勞務辦駐疆勞務工作管理處主任魏文升在烏魯木齊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2006年甘肅省進疆拾花工近40萬人,人均拾花收入1600多元;2007年進疆拾花工達到51萬人,預計今年也將達到50萬人左右。

  新疆官員:解決拾花工緊缺是長期任務

  “能人”帶隊和拾花“狀元”

  一望無際的棉田,長勢喜人的棉花,讓張漢華看到了豐收的美好景象:“刨除各種投入,一百畝棉花,按照今年的市價,純收入不會低於8萬元。”

  這個50歲的漢子,同樣來自以“苦脊甲天下”而著稱的甘肅定西,他的老家在通渭縣隴川鄉。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在縣城一家單位上班的老張辭掉公職,帶著妻子和兒子,遠赴新疆。

  如今,他的根已經深深紮在新疆這片廣袤的棉田裏。十幾年的時光一晃而過,老張已經成為142團19連的職工,承包了連裏的120畝地,全部種上了棉花。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勞務經紀人,每年為團場招聘拾棉工。他每招一個棉農,團場就獎勵他50元。

  張漢華的家也在19連連部附近,由連部統一修建的平房,四周種滿辣椒,栽上一排排的楊樹,再遠處便是連綿不斷、像白雲一樣的棉花地。由張家向東行走三、四裏路,一片棉田裏,百十來人正忙著拾棉花。張漢華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這些人都是他從老家隴川鄉帶出來的,共有112人。

  作為勞務經紀人,張漢華曾經到河南、湖北等地去招過拾棉工人,“剛開始時不好招,人生地不熟,人家還以為你是人販子。”老張說,“後來他直接就到自己的老家去,直接和當地政府部門聯係,再加上自己是當地人,有一些親戚朋友,你串我,我串她,嘩啦啦就來上百號人。”

  多年來,老張憑借自己的誠信,形成了良好的聲譽,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赴疆拾棉可以為鄉親帶來直接的經濟收入,也為地方經濟做了貢獻。而老張自己通過每年的勞務經紀,也有數千元的收入,可謂是“兩全齊美”。

  今年通渭縣針對赴疆拾花,製訂了“政府組織、能人帶隊”的政策,張漢華認為更加靈活務實,更加有利於經紀人和政府、團場之間的合作。今年隴川鄉共有220人赴疆拾棉,這支隊伍就由張漢華、鄉帶隊幹部周富康及另一個女勞務經紀人何永康共同管理。

  何永康是張漢華的侄媳婦,30來歲,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受張漢華的影響,全家遷到新疆,如今也成為團場的職工,走了一條和張漢華相似的路。作為一個女勞務經紀人,何永康已經帶了三年拾花工,由最早的30人發展到今天的55人。

  而10餘年前,何永康在這裏的生活之路是從拾棉花開始起步的。如今,她在帶拾花工的同時,自己也拾棉花,家裏的一切事務則暫時交給丈夫打理。她的弟弟在她的帶動下,也赴疆拾棉花,並奪得了去年的拾花狀元。“這個小夥子胸佩大紅花,在棉田裏照像,一時被傳為佳談。”同行的142團宣傳科張傑科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在通渭縣近2萬人的拾花大軍裏,何維芳已經是一個“名人”了。這個來自該縣碧玉鄉的農家婦女,以其靈巧的雙手和吃苦肯幹的堅韌毅力,連續幾年都成為拾花能手。她今年的目標就是要奪得拾花狀元。這樣就可以得到兵團獎勵的一張飛機票,飛機票則直接折合成1000元錢。

  10月12日,在142團14連的一塊棉田裏,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裏,何維芳的棉花袋子拾得滿滿的,過秤之後為20公斤,而其他人則拾了10公斤,最少的才4公斤。

  而相鄰的142團19連另一塊棉田裏,來自通渭隴川鄉的史早紅一直在這一組拾花工隊伍保持領先優勢,她的拾花量已經超過4噸,最多一天拾棉花120公斤。她和她的妹妹在棉田裏展開了拾花比賽。

  通渭縣赴疆拾花工總帶隊王嘉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到新疆拾花分為三個階段,即頭花期、二花期和三花期。頭花期拾花容易,像何維芳一天最多可拾花 180公斤。到三花期已經進入拾花的收尾階段,棉花少,不好拾,人均日拾花量約在40公斤左右。通渭縣今年預期人均拾花目標在2噸半左右,根據目前的情況,達到3噸不成問題。

  帶著母親拾棉花的常亮亮

  10月13日,記者來到通渭拾花工的另一個駐地——142團16連連部所在地,見到了常亮亮,這個年方19歲、透著青春氣息的姑娘,夾在幾十個飽經滄桑的農村拾棉婦女中間,如同一株綻放的白棉花。

  為了讓常年在家操勞的母親有一次出遠門的機會,常亮亮動員母親一道赴新疆,“沿途火車上的擁擠、路上的大漠戈壁風景、廣漠的新疆棉田如果不到新疆拾棉,母親一輩子也不會有這樣的經曆。”常亮亮為自己的拾棉之旅如此定位。

  到新疆之後,團場的車直接將她們從火車站拉到駐地。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便開始拾棉花。她們的拾花目標是5噸左右。今年新疆拾花價格1元錢/公斤,她們的拾棉收入可達到5000元左右。

  剛進棉田時,蚊子特別多。“人俯身摘棉花時,蚊子密密麻麻的飛起來,叮的臉上胳膊上滿是疙瘩。”吃過晚飯的常亮亮坐在宿舍門口,手裏拿著一本雜誌,對記者說。

  由於在拾花女工中“獨秀一枝”,常亮亮的到來吸引了一些團場年輕小夥子的目光。她走到棉田裏拾花,“總會有一些新疆小夥前來搭訕。”

  兩個月下來,常亮亮覺得自己被棉田的太陽曬黑了。“想去團部鎮上轉一圈,買一雙漂亮一點的鞋子,一直忙著拾棉花,沒有機會去。”常亮亮有點遺憾,“等回家時再去,好不容易來趟新疆,怎麽說也要轉一轉。”

  王嘉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像常亮亮這個年齡的姑娘,一般都去天津、江蘇、深圳等地的服裝廠、紡織廠做長期性打工,拾棉花畢竟是一項短期的季節性勞務輸出,一般是30到50歲的農村婦女出來幹,短短兩個月掙上兩三千元,對通渭這樣一個貧困縣而言,也是農村家庭的一項大收入。”

  站在新疆棉田深處的夜空下,常亮亮有些寂寞。她說:“非常想家。”晚上10時許,拾花工宿舍裏的燈都熄滅了。帶隊幹部李亞金說:“早上六點多她們就得起床,吃早飯,踏著晨曦趕往棉田。”

  “11月初,這些來自甘肅、河南、寧夏、四川、重慶的拾花女工們將陸續撤離,之後這些房子將變得空蕩蕩的,棉田也變得空蕩蕩的。”一位當地幹部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但到明年這個時候,這裏又會繁忙而熱鬧起來。”

  解決拾花工緊缺是長期任務

  ——專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勞動局外來勞動力管理部部長李建軍

  多渠道、多元化引進外省農村勞動力

  《中國經濟周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對拾花工如何進行組織管理呢?

  李建軍:積極引進和合理使用外來拾花工,努力解決兵團拾花工的緊缺問題,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兵團黨委、兵團高度重視勞動力的引進管理工作,把合理調節和有序引進勞動力作為棉花豐產豐收的一項重要舉措。

  在勞動力的引進及組織管理上,一方麵,積極引進新疆自治區地方農村富餘勞動力到兵團拾花,作為農民脫貧致富,兵地融合的戰略措施來抓;另一方麵,為了解決季節性拾花勞動力,進一步加強了省際間的勞務合作關係,先後與河南、四川、甘肅、重慶、青海、陝西、寧夏、安徽、山西等省(市)建立了長期的勞務協作關係,疏通了勞務渠道,建立了勞務基地,形成了多渠道、多元化的引進外省農村勞動力的格局。

  新疆兵團與各地的勞務合作按照“政府搭台、雙方自願、市場配置”的運行模式,建立勞務合作的長效機製和長期穩定的勞務合作關係。對拾花工的要求是身體健康,1850歲,女性占80%以上。

  拾花工的輸入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細事。要提前做好拾花工的生活安排,保證他們入疆後能及時投入到生產勞動。要加強對秤量和勞動報酬結算的監督和管理,防止克扣和拖欠民工勞動報酬等現象。積極與鐵路部門的聯係,保證拾花工順利返鄉。

  勞務經紀人成為引進拾花工的主體

  《中國經濟周刊》:請介紹一下兵團和全國各省市勞務合作是如何進行的?

  李建軍:兵團勞動保障部門針對團場農業一線需求季節性拾花工的情況,加大了與疆內和外省、市的勞務合作力度。針對具體情況對兵團拾花工的需求、拾花價格提前進行分析和預測。通過中國勞動力市場網和新聞媒體,及時發布兵團拾花工需求信息,對拾花工引進工作的指導思想、運作原則、用工時間、用工條件、拾花指導價格予以公布。從而使有關省(市)勞務工作部門,能夠全麵、詳細的了解兵團拾花工的相關信息。

  2007年,先後組織300多名拾花勞務經紀人參加了河南、甘肅和重慶市的勞務對接活動,積極宣傳兵團有關引進拾花工的政策措施,並與當地相關部門進行協商,在拾花工引進協議、引進程序、運作方式等方麵達成了共識。

  還采取多種措施,努力改善拾花工生產、生活條件,盡可能地滿足不同省份、不同民族、不同年齡拾花工的需要,讓拾花工吃得好、吃得慣。而且為拾花工辦理人身意外傷害商業保險和醫療保險,基本滿足了拾花工的大病醫療救治需要。

  《中國經濟周刊》:兵團與各地未來的勞務合作方向是什麽?

  李建軍:由於兵團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業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農業一線勞動力已經基本飽和,合作雙方一方麵要共同繼續做好拾花工和長期包地工的服務管理工作;另一方麵要不斷開展其它領域的勞務合作,如建築業、采掘業、養殖業等其它領域的勞務合作項目。

  合作雙方要不斷完善拾花工的引進管理機製,雙方聯合培訓拾花勞務經紀人,使拾花勞務經紀人成為引進拾花工的主體,逐步將拾花工的引進管理工作納入到“行政搭台、雙方自願、市場運作、合作共贏”的軌道。

  甘肅已成為兵團第二大勞務輸入省

  《中國經濟周刊》:兵團與甘肅省的勞務合作進展得如何?

  李建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與甘肅省有著長久的、密不可分的血肉聯係。早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組建前期,甘肅省就開始組織大批農村勞動力支援邊疆建設。 1954年兵團正式組建後,又多次組織大批人員支邊。目前,兵團259萬人口中,甘肅籍的就有35萬多人。他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辛勤工作,為邊疆的穩定、兵團的發展與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近幾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與甘肅省勞動保障廳、扶貧辦、勞務辦等部門在勞務工的輸出、引進等方麵建立了長期、穩固、良好的合作與友誼,有效地緩解了兵團勞動力不足的狀況。甘肅每年在兵團務工人員近20萬人。

  引進拾花工方麵,甘肅省勞務辦駐疆勞務管理處的魏文升主任主動與我局有關部門聯係,加強協調與配合,及時召開座談會,建立了24小時值班製度,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處理。同時,他們經常與兵團各師、團聯係,積極做好勞務工的協調與管理工作。

  其中,2004年,引進甘肅籍拾花工9.2萬人,長期包地工1萬人,其他工種2萬人;2005年,引進甘肅籍拾花工10萬人,長期包地工1.5萬人,其他工種3萬人;2006年,引進甘肅籍拾花工11萬人,長期包地工2萬人,其他工種4萬人。2007年,引進甘肅籍拾花工11.7萬人,長期包地工3萬人,其他工種5萬人。

  2007年4月,甘肅省副省長石軍同誌一行到兵團考察,並與兵團簽訂了《關於加強兩省勞務合作的會議紀要》,進一步加強和穩固了兩省間的勞務合作關係。甘肅省勞動保障廳及相關部門也多次來兵團、師、團場實地考察,與兵團五、六、七、八師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在雙方共同努力下,甘肅省已經成為了兵團第二大勞務輸入省。勤勞、淳樸的甘肅籍拾花工也受到了兵團一線職工的熱烈歡迎。

  2008年,截止目前甘肅省已達到兵團拾花工13萬人。勞務輸入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實現了勞動力供需雙方的互贏。甘肅在兵團的務工人員,吃苦耐勞、誠實守信、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在兵團的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為兵團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