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老師挑出小學課本68處錯誤 獲教育部重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du/xyztc/news/2008/10-16/U65P4T8D1414514F107DT2008101614301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彭老師拿著教育部的回複函和江蘇教育出版社的回複函。


  曾就春晚光盤沒有趙本山的小品《說事》與製作商法庭“說事”的彭幫懷,去年再次拿江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說事”,他共找出該課本的68處文字、標點錯誤。昨(15)日,彭幫懷反映的情況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視,專門發函給予回複。

   記者追訪

    小學課本裏發現68處錯誤

  據了解,彭幫懷是金水區某寫作培訓學校的校長,還是鄭州一所知名大學教育學院的講師。

  昨日下午,在緯五路和經五路交叉口西北角一寫字樓,彭幫懷展示了他發現的68處錯誤,這些錯誤均來自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課本三年級至六年級共8冊,大部分是標點符號的格式錯誤。

  “在小學四年級下冊課本的第136頁,畫著方格的示範作文中,……‘包圍圈’……,前引號和‘包’字共用一個空格,而此處也並非行尾。”彭幫懷說,“這是最明顯的一處錯誤。”

  類似錯誤,彭幫懷又舉了一例,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64頁,《鴨血粉絲湯》第12行“噓”字,“噓”字前引號和逗號共用一個空格,該篇範文末尾,“樂開花”一句,“樂開花”前引號與破折號共用一個空格,後引號與句號共用一個空格。

  “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彭幫懷說,“孩子們就是把教科書當成範本,而且小時候的習慣一旦養成,長大後很難改掉。”這些教科書上都有“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字樣。

    希望對出錯的書籍進行召回

  彭幫懷從2007年10月發現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課本有錯誤後,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但都沒有得到重視。從此,他就和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課本“叫上板”了。

  最近他又發現四年級(上冊)第99頁,習作5第二段第二行“片斷”,應為“片段”;五年級(下冊)第13頁,《早》第17行“蠟梅”,魯迅原著中為“ 臘梅”;第13頁,《早》第18行“蠟梅”,魯迅原著中為“臘梅”;第13頁,《早》第19行“蠟梅”,魯迅原著中為“臘梅”等4處文字錯誤,還有五年級 (上冊)第129頁,《林衝棒打洪教頭》第六行“林衝連說”漏掉冒號一處標點符號錯誤。

  彭幫懷認為,課本的出版社、發行機關和審批機關沒有盡到出版發行監督管理義務,所出版發行的圖書內容前後矛盾,不符合有關規定,不具備“教科書”的使用性能,存在嚴重質量問題。

  他希望有關專家盡快進行鑒定,如果確實有誤,更希望能對出錯的書籍進行召回。

    “課本錯誤”引起教育部重視

  昨日,彭幫懷接到了教育部的有關函件。教育部行政複議辦公室對他反映的情況這樣答複:“出版物的有關內容是否存在差錯,應當由有關主管部門或者機構進行鑒定、處理。你們反映的有關問題,我們已經轉請有關教材審定機構研究處理。你們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直接向有關教材審定機構或者出版單位反映有關問題。”

  此前,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該係列書的責任編輯沈曉蕾在接受采訪時說,她曾接到過彭幫懷的電話,就此事她已經和出版社的總編匯報過。出版社會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如果真是出版社搞錯了,正好現在他們正在著手春季教材的編寫工作,可以把意見反饋給教材編寫組,糾正這些錯誤。“但標點符號的用法,在很多地方是有爭議的。”

  據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新聞出版署於1990年3月22日聯合發布的《關於修訂發布〈標點符號用法〉的聯合通知》,句號、問號、歎號、逗號、頓號、分號和冒號一般占一個字的位置,通常不出現在一行之首。引號、括號、書名號的前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末,後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首。破折號和省略號都占兩個字的位置,中間不能斷開。連接號和間隔號一般占一個字的位置。在書寫和印刷時,這四種符號上下居中。著重號、專名號和浪線式書名號標在字的下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