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玲難忘當年舍命一跳 拜師齊白石成畫家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周年,彈指一揮間,三十年時光為中國帶來了驚人變化,也為中國電影帶來了最為黃金的發展機遇。為紀念這承載無數輝煌的光榮歲月,向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獻禮,光線傳媒《娛樂現場》特別推出了大型專題片《電影往事》,將三十位親曆中國電影光輝三十年的頂級影人再次推向鏡頭之前,以真實客觀的筆觸讓他們的經典記憶重現於世,將這段傳奇歲月重新呈現在公眾麵前。

  不顧骨折病痛成就經典一跳

  十年文革令中國電影遭遇了空前的痛楚,當時幾乎所有的電影都被禁止放映,直到1970年,停滯多年的中國影壇才重新開始了電影的拍攝,《渡江偵察記》則是四人幫點名要求重拍的影片之一。而張金玲則在曾拍攝過經典影片《李雙雙》的著名導演魯韌的推薦下,得以出演片中的重要角色劉四姐。

  在1954年版《渡江偵察記》中,劉四姐施展的一個撐杆跳動作,成為了電影中的經典橋段,而新版《渡江偵察記》中仍然保留了這個重要細節。所以,張金玲進入劇組的第一課,就是學習跳船的技巧。而負責訓練他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敵情報處長陳述。為掌握跳船的動作,張金玲開始接受嚴格的訓練。

  然而就在影片即將實拍之際,張金玲卻意外的受傷骨折,甚至嚴重到了不能行動的地步。此時也找不到合適的替身演員,這讓還未康複的張金玲不得不打封閉針,來自己完成這個高難動作。為了能夠緩解張金玲的緊張,當時已53歲的陳述跳入水中為她扶船,而張金玲也不顧刺骨的疼痛,成功完成了片中的第一跳。為趕拍這段黃昏時刻的鏡頭,張金玲不得不忍痛拍攝第二跳,當她終於完成這個鏡頭時,張金玲感覺身體已經變得麻木,大家也在感動之餘將她迅速送回了醫院。

  師從齊白石入室弟子成書畫名家

  上世紀80年代,張金玲與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李秀明、劉曉慶一起,被稱為“北影三朵金花”。然而,就在她事業的黃金期,張金玲卻悄然告別了中國影壇。在《電影往事》的鏡頭前,她也欣然講述自己當初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1982年,著名導演李翰祥決定拍攝《火燒圓明園》,他選中張金玲出演東宮,而劉曉慶則成為西宮的扮演者。就在張金玲馬上就要開始拍攝之際,年過三十的她發現自己已經懷孕,此時正值她的事業高峰期,但如果想繼續自己的銀幕之路就必須犧牲孩子,經過平靜和慎重考慮,張金玲決定息影,這一決定也讓很多喜歡她的觀眾感到無比的遺憾。

  放棄如日中天的表演事業,無論任何明星都會感到失落與惆悵,而對於張金玲來說更感無奈。但出於母親的責任,張金玲欣然接受了一切並重新開始了自己的生活。息影之後,張金玲師從齊白石的入室弟子婁師白學習書法與美術,十七年來從未間斷。如今的張金玲已經是一位書畫家,並在很多城市舉辦過書畫展。

  多年之後的現在,張金玲感觸頗多:“每個人都要經曆自己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生活中得到一些新的人生感悟。每個人總是要走完人生的這一個圈,我說隻要心裏不長皺紋就好,老就老吧。”

  附錄:

  向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獻禮——光線傳媒《娛樂現場》年度巨獻大型專題片《電影往事》,特別專訪了陳衝、張金玲、張瑜、洪學敏、朱琳、宋春麗、馬曉晴、娜仁花、朱時茂、宋佳、張偉欣、叢珊、張鐵林、李羚、倪萍、沈丹萍、王馥荔、溫玉娟、方舒、馮遠征、梁丹妮、宋曉英、梁家輝、史可、遲誌強、斯琴高娃、於榮光、傅藝偉、郭凱敏、劉曉慶這三十位中國最頂級的電影人物,已於10月起在廣東、陝西等衛視頻道播出。並於北京教育3、安徽、江西、湖南、重慶、青海、山西等三十家電視台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