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賣盤後之四大猜想--六嬸出局Or群雄爭霸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v/2008-05-27/ea417b58d5174b88c2cc7a6a9663052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邵逸夫與方逸華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v/2008-05-27/c268414a37d54044a58f88dc40e9901d.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六嬸的時代來臨?


  備受市場注目的香港電視廣播有線公司(TVB)控製權易手一事近日出現重大突破,內地地產富豪、碧桂園老板楊國強,將以私人身份斥資約110億至115億港幣,收購TVB大股東邵氏公司75%的股權,香港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也承認已經借給楊國強30億港幣幫助他收購邵氏。

  一石激起千層浪,內地資本第一次如此大規模地進入香港主流媒體,擅長房地產經營的楊國強跨行經營娛樂產業,在香港占據壟斷地位的TVB以及它龐大的電視劇王國將如何走?不管是業界人士還是普通觀眾都有太多的猜想和期待。

  猜想一

  高層:六嬸出局Or群雄爭霸?

  邵氏是烙上了邵逸夫(六叔)個人標簽的家族企業,而TVB則更像是六叔的孩子,盡管這個孩子已經羽翼豐滿,但是他還是一天不能缺少家長的管教。101歲的邵逸夫威信依舊,但是具體管理他顯然早已是力不從心,現在的TVB主要由六嬸方逸華全權打理。一朝天子一朝臣,楊國強入主後對藝人的具體影響並不大,但對高層而言則可能是一次大地震,“方逸華時代”可能就此結束。

  事實上邵逸夫賣盤已經傳聞已久,早在去年5月就已經有傳某中資財團出價107億港元收購,雖然那時邵氏發出通告否認傳聞,但賣盤消息一直未有冷卻。據知,國內一財團也曾找霍英東後人出手幫忙,希望借霍氏家族在香港的地位,提高收購可能性,可惜計劃依然泡湯。直至去年六叔分別與幾個財團談得如火如荼,當中以梁錦鬆為首的美國私募基金百仕通及一名國內神秘富豪競爭最激烈,雖然前者已委任花旗銀行安排收購項目的貸款,但據知神秘富豪勝算更高。知情人士透露:“那個買家不是從事娛樂事業,他那間公司雖然近年才上市,但資產已過百億,如果一公布那個買家是哪個,一定引起外界嘩然。”

  2001年,六叔曾經在訪問中透露TVB股權傾向賣給大陸,而不考慮賣給台灣或外國財團,始終有顆愛國心的六叔認為TVB是香港重要的媒體,哪怕有人接手這個人也應該是代表中國的。不過今年3月接洽臨近尾聲時,六叔因病入院十多日,當中更傳出病危消息,不單隻令整個賣盤計劃擱置,當時TVB更陣腳大亂,令六嬸破例向多位高層“派糖”(升職兼加薪),才可以控製局麵。

  其實賣盤後,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向來在TVB事無大小都插手的六嬸,自從坐穩TVB副主席之位,2002年已經安插心腹在最高管理層,當中包括空降其前邵氏愛將樂易玲到製作資源部任助理總監。2004年2月更以節省開支為借口裁員30人,接著更要知名度低、使用量少的藝人改簽“一年一秀”合約,隻包一個“秀”(半小時節目)。不過若是新買家上場入主董事局,這位向來所有事說了算的老板娘可能要被逼退下火線。

  而TVB總經理陳誌雲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無線並非要賣盤,過段時間會有正式的公告。“據我所知是邵氏那邊有公司洽談,不關TVB事,詳情你們看公告會好點。”

  猜想二

 藝人:樹倒猢猻散Or樹大好乘涼?

  TVB易主,普通觀眾最關心的自然是TVB旗下藝人的動向。從目前來看,出現了兩種有趣的局麵——翅膀硬的藝人學會了腳踏兩隻船,而新晉的花旦小生則異口同聲地向新東家表忠心,戲照拍,秀照做。

  5月27日,TVB一手捧紅的花旦蔡少芬以200萬港元的酬勞,冒著得罪TVB之險接拍了亞視重頭劇《勝者為王2008》,和她搭檔的男主角竟然是“TVB小生”張智霖。

  而這並不是TVB藝人第一次亮相亞視,他們無一例外地都采用了迂回戰術,簽約亞視內地的新視線製作公司,利用合約中的灰色地帶賺錢。而郭藹明、譚耀文等更是跟亞視簽約,徹底跟一手栽培自己的TVB說再見,離巢的主持人及二、三線演員則更多。外表冠冕堂皇的TVB大家庭內有如《金枝欲孽》的權力鬥爭讓許多人吃不消,想紅絕對不容易。

  事實上,這兩年TVB的藝人流失相當大。以羅嘉良、吳啟華為首的部分知名藝人,在靠TVB劇集賺夠知名度後紛紛轉戰內地市場,吸引他們的一方麵是內地更為龐大的觀眾群,另一方麵則是豐厚的酬勞,以他們的身價在內地拍一部劇的收入是TVB的3到5倍,而廣告酬勞就更為龐大。

  陳慧琳曾為TVB唱紅《大長今》的主題歌,楊千女華更是當起了TVB綜藝節目《殘酷一叮2》的主持人,她們逢TVB的大型演出都到場,可是就是這些乖巧的“女兒”在近期也紛紛表示不再和TVB續歌手合約,因為TVB去年年底的《勁歌金曲》總選分獎不均,傷了她們的心。至於張學友、黎明、郭富城這些天王級的人物更是早和TVB沒有合約關係,出席活動純粹看場合、看心情給麵子。

  如果這次楊國強成功收購邵氏,TVB包括眾多當紅小生花旦在內的藝人將如何走向?佘詩曼率先表態說:“就算是也不用擔心,因為我們簽了約。”而林峰也表示不擔心,“我覺得我們做演員的,最重要的是演好戲,有什麽變動都不用擔心,因為我們是公司的資產,不會對我們有什麽影響”。目前正在趕拍TVB新劇的馬德鍾則表示不知情,“最近拍戲拍得天昏地暗,根本沒有時間關心這些事,況且這種收購對做演員的我們來說影響很小的,有什麽等真的收購成功了再計劃吧”。黃宗澤說自己還沒有聽說過,但他覺得不用擔心,畢竟自己隻是個小演員,而被陳誌雲一手提拔成當家主持的崔建邦更表示自己很少留意財經新聞,不信TVB會被收購。近兩年在TVB劇集中斬露頭角的年輕花旦陳自瑤想法則更為樂觀,“沒聽說過啊!我們這些小演員哪關心得了那麽多,我隻是希望可以加人工,不要減人工”。


 猜想三

  劇集:立足香港Or轉戰內地?

  TVB 擅長拍攝商戰題材電視劇,近兩年以內地商戰為題材的電視劇也不止一次地出現在TVB,除了回歸大戲《歲月風雲》外,方中信主演的《建築有情天》也涉及到內地的房地產業,有人甚至直指原型就是碧桂園。

  其實不管有沒有內地資本進入TVB,把內地市場作為劇集銷售的重點都已經成為TVB近年來的明確方向。五六年前,TVB還一直把劇集銷售的重點放在東南亞國家,那時候TVB的藝員每年都要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人比較多的國家做宣傳,但是近些年來,這樣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內地各省市,轉折點就是那部堪稱經典的《金枝欲孽》。

  從《金枝欲孽》開始,內地掀起了一股港劇熱潮,凡TVB熱門劇都能在內地有不錯的收視,甚至和內地觀眾生活聯係不大的《師奶兵團》等劇都能有高收視,這就吸引了各省級衛星頻道爭相出高價購買TVB的劇集,從湖南衛視到浙江衛視,價格被一再提高。

  擁有豐富藝人資源的TVB進軍內地市場的遠不止賣劇一種方式,每年都有TVB的電視劇移師內地拍攝,利用內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已經成規模的各影視基地,也會以合拍的方式和內地電視台合作,更樂於吸引內地的商家讚助TVB電視劇的拍攝和播出。

  毫無疑問,如果這次楊國強成功收購邵氏,將讓TVB藝人進軍內地市場的腳步變得更快也變得更大。近兩年,隨著TVB熱門劇集在內地播出,TVB 的藝人們早已在13億內地觀眾的眼前混了個臉熟,他們越來越多地來內地宣傳,從去年開始甚至加入了如火如荼的選秀大軍中,成為TVB和湖南衛視合拍節目《舞動奇跡》裏的選手。有了內地大老板,未來TVB藝人來內地演出和登台的機會肯定會更多。

 猜想四

  影響:延續六叔精神Or開創國強時代?

  市值89億港元的邵氏兄弟公司,掌握TVB26%的股權,是TVB最大的股份持有者。而邵逸夫本人則持有邵氏兄弟近75%股權。這次楊國強動用百億元收購,對象隻是邵氏公司,有香港媒體報道指他針對的隻是邵逸夫名下的地產項目,並不涉及TVB股權,亦不涉及邵逸夫基金持有的股份。而TVB內部人士透露,這個收購,目前看來不會對廣播電視公司造成影響。但分析人士指出,交易完成後楊國強將間接成為TVB大股東,而邵逸夫可套現約82億港元。

  經營房地產取得巨大成功的楊國強對於TVB娛樂王國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作為一個娛樂業、傳媒業的外行要如何經營TVB?或許在他的眼裏,這不過是另外一個商業遊戲,而商業遊戲的規則都是類似的,一通百通,作為一個幕後老板,他完全可以高薪聘請更多更專業的人來為他具體辦事、經營。大刀闊斧的改革可能並不適合現在的TVB,畢竟它的規模如此龐大,畢竟它依舊處於贏利狀態。如果收購成功,除了經營以外,楊國強可能更需要考慮的是個人威信的樹立。 TVB是六叔一手建立的,他就是這個娛樂王國的靈魂,如今易主,必定會在短期內出現軍心不穩和員工士氣受影響的問題,這就需要新任的領導者展現個人魅力。碧桂園能夠發展如此迅速,它的成功也是楊國強個人理念的體現。將這些帶到邵氏和TVB,相信不需要多長時間也能建立起屬於楊國強時代的企業文化,延續著六叔精神、香港和內地融合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