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宋丹丹沈陽簽售《幸福深處》。
英達日前以一段嘲諷似的語言——“宋丹丹有裸露癖”——首次對前妻出書披露兩人情史做出回應。本來這種夫妻吵架拌嘴似的選題並不足以引起媒體的較真,好像有點小題大做。但英達在闡述這個結論時先是給自己冠以“北大心理學畢業的”頭銜,他以此作為“理論基礎”,以期讓外界信服。因此,對於他的這個結論,我們不得不予以專業的態度來考量——宋丹丹出書披露情史能否算作“裸露癖”,倘果然如此,那麽所有名人出書、寫自傳莫非都要算有裸露癖?且是否隻有披露情史才算裸露癖,講述自己奮鬥的一生就不算?這個裸露癖的標準到底是什麽?
記者在采訪同樣是北大心理係畢業、英達的師弟、海軍總醫院心理科主任郭勇和心理谘詢師荀炎時,他們都否定了英達對裸露癖的定義。
英達的“裸露癖”定義不專業
英達的師弟、海軍總醫院心理科主任郭勇說:“英達是北大心理係畢業的這個不假,但是他多少年不搞這個專業了,然後他說這些話的目的和意義恐怕也需要探討。裸露癖特指男性向某些女性裸露出他的生殖器,獲得快感,是一種心理變態。不是說我給你暴露出我的內心,或者我過去的經曆。比如我寫本書,確實會說我的經曆、體驗、感受,但這個跟裸露癖沒關係。”
心理谘詢師荀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也看到了這條新聞,她說:“我覺得你們這個做法非常好,能向公眾澄清一下這個概念。尤其他是學心理學的人,這個說法本身是欠考慮的。現在好多名人出書,像倪萍、崔永元、鄧亞萍等等,肯定與他們自身的經曆、心理等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這個和裸露癖絕對不能畫等號。按照他的邏輯來說都是情緒的精神上的表達,那都是一種變態的行為嗎?”
荀炎解釋說:“裸露癖又可以稱做露陰癖,一般來說,多數指男性在異性麵前裸露自己的性器官,尤其是在陌生異性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暴露,來達到性興奮的目的。它實際上是一種性心理的障礙,背後有一種恐懼在裏麵,內心是一種逃避和回避的心態。以前統稱為性變態。很多時候裸露癖伴隨著一種強迫的心態,這類患者甚至有非常好的狀態去工作生活,甚至有妻子有孩子,他們本身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認知,但是他們控製不住。有求助欲望的人經常是想把自己這個問題給解決掉,不想露也沒有辦法,好像一定隻有這樣才能得到釋放。”
記者在查找“露陰癖”定義時也看到這樣的解釋:露陰癖是指在不適當的環境下在異性麵前公開暴露自己的生殖器,引起異性緊張性情緒反應,從而獲得性快感的一種性偏離現象。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性變態行為,以男性患者居多,女性極少見。
“裸露癖”沒準像“抑鬱症”一樣流行
澄清了這個概念後,當然,郭勇也說英達的這種言辭可以理解:“比如我說某個人怎麽樣,是不是有我個人的感情色彩在裏麵?何況說自己妻子,還是離婚的,是不是能站在公正客觀的角度上來考慮這個問題?”
“英達的言論絕對是在一種情緒下的表露,甚至是一種比較有敵意性的比方。當然,沒準通過英達的嘴,以後裸露癖成為一個像抑鬱症一樣流行的詞語也不排除。”荀炎說現在好多明星都說自己得了抑鬱症,像崔永元、楊坤、樸樹……“其實醫學上真正的抑鬱症跟我們平常所說的‘哎?你是不是得了抑鬱症?’完全是不同的概念。每個人都有抑鬱的狀態、抑鬱的表現,這是一種情緒,情緒到‘症’是有一個質的變化的。必須有一個量的積累,符合幾條症狀的指標,最重要的是有一個時間維度的積累,不是說我今天抑鬱了,後天沒事了就叫抑鬱症。所以宋丹丹沒有回應我覺得是非常明智的一種做法,證明她心理比較健康。”
事件回放
4月26日,一直對宋丹丹新書《幸福深處》保持沉默的英達,在接受《娛樂現場》節目采訪時,首次做出回應。他的語氣有些不客氣,他說:“你知道我是學心理學出身,我是北大心理係畢業的,我個人認為,我甚至不希望你們把這話說出去,但是我個人認為就是這種出書,是心理疾病的一種……叫做‘裸露癖’……你們好好體會我說的這句話,‘裸露癖’不光是把自己的衣服剝掉了,精神上也一樣,這是一種心理疾病。鑒於我是當事人,就無法給別人做心理谘詢和治療了……尤其是近來,很多人希望我炒十年以上的冷飯,這我實在一點興趣都沒有……”
記者在采訪同樣是北大心理係畢業、英達的師弟、海軍總醫院心理科主任郭勇和心理谘詢師荀炎時,他們都否定了英達對裸露癖的定義。
英達的“裸露癖”定義不專業
英達的師弟、海軍總醫院心理科主任郭勇說:“英達是北大心理係畢業的這個不假,但是他多少年不搞這個專業了,然後他說這些話的目的和意義恐怕也需要探討。裸露癖特指男性向某些女性裸露出他的生殖器,獲得快感,是一種心理變態。不是說我給你暴露出我的內心,或者我過去的經曆。比如我寫本書,確實會說我的經曆、體驗、感受,但這個跟裸露癖沒關係。”
心理谘詢師荀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也看到了這條新聞,她說:“我覺得你們這個做法非常好,能向公眾澄清一下這個概念。尤其他是學心理學的人,這個說法本身是欠考慮的。現在好多名人出書,像倪萍、崔永元、鄧亞萍等等,肯定與他們自身的經曆、心理等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這個和裸露癖絕對不能畫等號。按照他的邏輯來說都是情緒的精神上的表達,那都是一種變態的行為嗎?”
荀炎解釋說:“裸露癖又可以稱做露陰癖,一般來說,多數指男性在異性麵前裸露自己的性器官,尤其是在陌生異性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暴露,來達到性興奮的目的。它實際上是一種性心理的障礙,背後有一種恐懼在裏麵,內心是一種逃避和回避的心態。以前統稱為性變態。很多時候裸露癖伴隨著一種強迫的心態,這類患者甚至有非常好的狀態去工作生活,甚至有妻子有孩子,他們本身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認知,但是他們控製不住。有求助欲望的人經常是想把自己這個問題給解決掉,不想露也沒有辦法,好像一定隻有這樣才能得到釋放。”
記者在查找“露陰癖”定義時也看到這樣的解釋:露陰癖是指在不適當的環境下在異性麵前公開暴露自己的生殖器,引起異性緊張性情緒反應,從而獲得性快感的一種性偏離現象。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性變態行為,以男性患者居多,女性極少見。
“裸露癖”沒準像“抑鬱症”一樣流行
澄清了這個概念後,當然,郭勇也說英達的這種言辭可以理解:“比如我說某個人怎麽樣,是不是有我個人的感情色彩在裏麵?何況說自己妻子,還是離婚的,是不是能站在公正客觀的角度上來考慮這個問題?”
“英達的言論絕對是在一種情緒下的表露,甚至是一種比較有敵意性的比方。當然,沒準通過英達的嘴,以後裸露癖成為一個像抑鬱症一樣流行的詞語也不排除。”荀炎說現在好多明星都說自己得了抑鬱症,像崔永元、楊坤、樸樹……“其實醫學上真正的抑鬱症跟我們平常所說的‘哎?你是不是得了抑鬱症?’完全是不同的概念。每個人都有抑鬱的狀態、抑鬱的表現,這是一種情緒,情緒到‘症’是有一個質的變化的。必須有一個量的積累,符合幾條症狀的指標,最重要的是有一個時間維度的積累,不是說我今天抑鬱了,後天沒事了就叫抑鬱症。所以宋丹丹沒有回應我覺得是非常明智的一種做法,證明她心理比較健康。”
事件回放
4月26日,一直對宋丹丹新書《幸福深處》保持沉默的英達,在接受《娛樂現場》節目采訪時,首次做出回應。他的語氣有些不客氣,他說:“你知道我是學心理學出身,我是北大心理係畢業的,我個人認為,我甚至不希望你們把這話說出去,但是我個人認為就是這種出書,是心理疾病的一種……叫做‘裸露癖’……你們好好體會我說的這句話,‘裸露癖’不光是把自己的衣服剝掉了,精神上也一樣,這是一種心理疾病。鑒於我是當事人,就無法給別人做心理谘詢和治療了……尤其是近來,很多人希望我炒十年以上的冷飯,這我實在一點興趣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