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他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的《吃麵條》《羊肉串》等小品膾炙人口,成為央視春晚多年雷打不動的“招牌演員”。這些年,陳佩斯在做些什麽?笑聲背後的陳佩斯和人們熟悉的搞笑形象之間有什麽不一樣呢?今天有幸采訪到了—陳佩斯,讓我們共同來感受—陳佩斯被封殺後的悲與苦。現在的陳佩斯,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喜劇演員,他還自己創辦了演出公司,率領著一幹人馬。這些年,陳佩斯把自己的熱情都投到了話劇。近十年以來的角色轉換,起起落落的人生故事,正是陳佩斯現在引人關注、讓人好奇的地方。十多年前,陳佩斯曾經是那個絢爛舞台上的一顆明星。曾幾何時,他和朱時茂在“央視春晚”上表演的小品,幾乎每一部都成為了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在1998年春節晚會上留下最後一個背影之後,陳佩斯就再也沒有出現在春節晚會的舞台上,留給喜歡他的觀眾們無盡的遐想。十多年中,人們早已經習慣接受陳佩斯這樣的形象:
這樣的動作以及這樣的表情。作為享有盛名的喜劇演員,陳佩斯的醜角形象家喻戶曉。但這個滑稽形象背後的真實的陳佩斯,又是怎樣的呢?
對於很多人來說,喜劇演員給別人的印象,一種是那種天性是特別的開朗樂觀,特別會講笑話那種人才能去做喜劇演員,你是這樣的性格嗎?
就像我前這塊玻璃,玻璃原來不是這個樣子,生活裏的石英是沙子,我們把它經過加熱,然後把它壓製成了這樣,它是一個強迫性的。所以要找一個更能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隻有喜劇。——陳佩斯
這個過程痛苦嗎?
像現在高中生要去考大學高考,那種痛苦反側的經曆磨難一樣。在經過一番強製性的訓練之後,陳佩斯逐漸接受了自己的角色。——陳佩斯
1984年,陳佩斯和朱時茂被邀請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當時春節聯歡晚會剛進行到第二屆,這是喜劇小品的形式第一次在電視上出現,立即在觀眾中引起了轟動。之後,陳佩斯和朱時茂迅速成為觀眾心目中的"黃金搭檔",他們創作的小品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就在此時,陳佩斯的內心卻產生了困惑。成功代表著被人尊重,成功就意味著你的社會地位的提高,你的身份的提高,也就是被人尊重,但是一個喜劇藝人,他的成功恰恰是被人俯視。自己到底在扮演一種什麽樣的角色,追逐什麽樣的人生目標,這個問題曾經長時間地困擾著陳佩斯。
你呢?
我突然想到喜劇為什麽使人開心了,就是要你的自我的折磨,我突然想到每一組喜劇噱頭都是自我折磨的,或者精神或者肉體的折磨,才能達到被別人笑的效果。在當時的場景上,周圍所有人都在笑你那個時候,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傷害,你的肢體和精神被虐待使人開心,那麽這個開心是一種幸災樂禍的。——陳佩斯
那麽你會覺得它道德嗎?
這種笑聲是道德的嗎?我問自己,所以好幾年我都非常不開心。——陳佩斯
這是陳佩斯最被人津津樂道的一個小品:《主角與配角》,在這個小品裏,陳佩斯不無誇張而又傳神地表現了一個普通演員的追求和尷尬。那麽,陳佩斯麵對觀眾的開懷大笑,又懷著怎樣的心情呢?
心裏不開心,但是不開心我又要求證為什麽,為什麽我疼他就笑。——陳佩斯
也許很多人不會問這個問題。
對,他們自己知道,但是沒有再深究為什麽。——陳佩斯
你為什麽要問這個為什麽。
因為我做這個的,我喜歡問。當觀眾們痛快笑著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那個演員陳佩斯,內心正在經曆著怎樣的衝撞和痛苦。陳佩斯用了整整5年時間,才想通了這個問題。——陳佩斯
怎麽就把自己扭過來了呢。
弄清了喜劇的屬性,弄清了他的方法,慢慢你就會覺得這一切是很有意義的事情。——陳佩斯
不去考慮它是一個仰視和俯視的問題了嗎?
因為我讓他俯視我,是我讓他俯視我,這是一個技術,這是我的小計謀,使他站在了一個俯視我的角度上,因此他笑了。——陳佩斯
你當時對自己公司的運作,獨立來運作電影的一個預期是什麽樣子。
預期是越做越好,因為我的作品大家喜歡,隻是把市場理順,市場理順是最簡單的。——陳佩斯
那麽等到實際進到這個圈,現實情況和你想象中的差異會有多大?
差異是越做越死,越做越小,路越走越窄。——陳佩斯
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麽?
你憑什麽拍片子,誰讓你拍片子了,我們有規定,電影隻能這幾個電影廠拍,你們自己拍這是違法。——陳佩斯
法律又沒有。
那是你違規。——陳佩斯
劇院裏頭情況怎麽樣。
情況就更糟,因為他沒有市場的規範,於是就瞞票房,偷漏瞞,票房根本是一個黑洞,進去就是一個黑洞。——陳佩斯
喜劇電影並沒有給陳佩斯帶來財富和快樂,加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封殺風波",他隻能靠不斷在各地演出,也就是人們說的"走穴"來維持公司的開支,而他的個人財務狀況,也常常陷於窘迫。
當時最困難連孩子的學費都交不起,有這事嗎?
有,不止一次。——陳佩斯
幾次?
太多次了。——陳佩斯
當時要交多少錢?
兩三百塊錢。——陳佩斯
你這麽有名,二三百塊錢交不出來。
當時確實沒有,確實拿不出來。——陳佩斯
有的時候你周轉不開的時候,兩三百塊錢都拿不出來。
拿不出來。——陳佩斯
那你當時還笑得出來嗎?
精神壓力很大。——陳佩斯
這首詞的意境其實是很悲涼的,你為什麽要把這首詞貼在牆上呢。
因為他(鄭板橋)和我是一樣的,我也有這種心情。 ——陳佩斯
又經曆了三年的沉寂之後,陳佩斯開始了又一次轉型。話劇舞台成為他新的人生起點。2001年,他和他的公司推出了話劇《托兒》,這依然是一部喜劇作品。
你原來的估計,可能一個情況是怎麽樣的?
原來估計是準備賠34萬。——陳佩斯
有這樣做生意的嗎?
那個時候已經無所謂悲和喜了,就是我隻是要做一件事,就是喜劇的實踐活動。為了這部話劇能夠上演,從來沒有做過廣告的陳佩斯生平第一次成了一家DVD企業的形象代言人,用賺來的錢投資話劇。憑著多年積累起來的人脈關係,圈裏的朋友也爽快地同意在他的話劇中出演角色。——陳佩斯
原來估計這個話劇,如果演出以後可能會虧30多萬,實際呢?
就掙了,第一輪30多場,我的資金全回來了,然後剩下就是幹賺了。——陳佩斯
陳佩斯的話劇火了。到現在為止,《托兒》這部話劇已經演出了200多場。加上另外兩部話劇:《親戚朋友好算帳》、《陽台》和音樂劇《日出》,演出場次已經超過了400場。在話劇舞台上,陳佩斯重新找回了感覺。
話劇是表達你對喜劇理解的一種方式嗎?
目前是,其實還不是一個最佳的,最佳的當然是電影。——陳佩斯
在你心中還是電影?
對,因為電影它更不受空間和時間的局限,當然要比話劇要更廣闊,可是我們現在不是沒有電影了嗎?——陳佩斯
喜劇都是從悲劇悲情的線索延伸出來的,所有的喜劇讓人發笑的東西,其實它最核心的部分都是悲情。——陳佩斯
經曆了起起落落,走過了風風雨雨,陳佩斯感受到的是生活的強烈反差。他有著悲天憫人的性格,卻走上了喜劇表演的道路;他竭力地帶給觀眾笑聲,但內心卻曾經激烈地抗拒過這樣的笑。在為人們帶來快樂的時候,他自己的簡單快樂卻是那樣的難得。審視自己的情懷,陳佩斯又有怎樣的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