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捐精僅一成合格 專家稱國民生育能力下降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去年11月,河南省唯一的人類精子庫,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開始正式運行。5個月以來,共有116人捐獻精子,但僅有17人的精子合格。與此同時, 在杭州召開的首屆“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協會·中國動物學會生殖生物學分會聯合年會”傳出消息,我國國民生育能力呈下降趨勢,這種現狀令人擔憂。□

精子質量數量下降嚴重

4月7日,在杭州召開的首屆“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協會·中國動物學會生殖生物學分會聯合年會”,鄭大三附院生殖學科主任王興玲也參加了。她說,會上有專家指出,近年來,全國不少地方的生殖醫學專家做了一些調查和研究,發現與三四十年前相比,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的數量從1億個左右降至目前的2000萬到4000萬個。

“2000萬就是底線,再低就很難受孕了。”王興玲說,這幾十年來,精子不管是質還是量都在下降,“這些年的臨床發現,不少不育的男性,除了原發性不育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繼發性不育,是後天的。”

全省15萬人需要“受捐”

上午8點剛過,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生殖學科的電話就響個不停。“每天至少有十幾個電話是詢問人工授精情況的。”王興玲介紹說,這幾年前來谘詢這方麵事情的人特別多。采訪當日,記者在醫院的生殖大樓大廳裏看到十幾對男女,王興玲說:“他們都是因為不孕不育前來就醫的。在我國育齡夫妻中,至少有100萬男性患有無精症,必須借助他人的健康精子才能使妻子受孕。”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各種原因導致的不孕不育症。

目前,精子庫就是健康精子的“中轉站”,我省的服務對象至少有15萬人,但我省唯一的精子庫目前隻有116人捐獻,“精子還是緊缺”。

大學生已成捐精主力

精子庫的成立非常有必要。目前的狀況是,大學生是捐精主力,“幾乎占到捐精者的全部”。

捐精並不會傷害到身體,每次捐獻還會有150元的補助。省精子庫中心主任李玉山介紹,除了在學校聘學生為宣傳員外,鄭大三附院還定期到高校進行普及常識講座,還推出捐獻精子谘詢熱線(0371)66903042。“目前運行的狀況很好,春節過後每天都會有七八個大學生來捐。”

116人捐精僅17人合格

“按照捐獻標準,大學生是精子庫最理想的捐獻對象。”李玉山說,這個群體體質是人的黃金時期,而且時間相對穩定,比較好聯係,而已婚男性患前列腺疾病的幾率比較高。

但本應年輕力壯、身體健康的大學生,從捐獻的情況看來,相當大一部分精液質量達不到要求,不但精子數量少,而且精子活力也不夠。“有116人捐獻,僅有17人合格。”

李玉山解釋,正常人的精子隻要達到2000萬個/毫升就合格了,但由於精子庫的保存要經過低溫冷凍,在這一過程中會損失掉一部分,所以標準就提高到了6000萬個/毫升。“大學生未婚,除了一些遺傳病之外,達到50%~60%的合格率才合乎常理。”

男士要學會調節生活節奏

短短幾十年,精子數量降了一半以上,目前正常人的精子一般隻能達到4000萬個/毫升,而2000萬個/毫升以下就可能造成不育了。50年後會怎麽樣?“如果不采取點措施,這很可怕,到時候能否有後代都成了問題。”雖然李玉山說精子質量下降的速度達到一定階段會趨於穩定,但目前來說,這仍是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客觀環境不能控製,但主觀影響卻可以自己控製。”李玉山說,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所以要學會調節生活節奏。要注意健康飲食,男士少泡桑拿,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少吸煙少喝酒,“這些完全可以做到”。

■生育能力下降原因

環境惡化毒害精子

據李玉山分析,生育能力不斷下降的主因,是生活環境的不良影響。“像一些廢水、廢氣、廢物及被汙染的食品,都會對生殖功能產生影響。此外,還有輻射汙染,強頻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激光、射線等。就連高溫、高寒的環境,都可能對生殖功能造成影響。”過量地接觸銅、鎘、鉛、鋅、鈣、鎳、鈷等也會導致不育症的發生。

“包括我們平常食物裏的添加劑和一些藥物,還有轉基因食品,都是元凶。”李玉山說,農業化肥及除草殺蟲劑的有毒物質、裝飾材料,以及讓動物快速增肥的飼料,使土壤、水源等受到了汙染,這會直接或間接地毒害人類的精子。

男性生活不規律

除了外部環境外,李玉山說,吸毒、酗酒、吸煙、肥胖、社會壓力大等,也是男性精子數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現代人生活壓力增大,生活不規律也會影響生育水平。”他認為,大學生捐贈者的合格率這麽低,未能嚴格控製自己的生活習慣,熬夜、吸煙、酗酒等,也是原因之一。

在捐精前需要注意的事項裏,有“不喝可樂、雪碧、檳榔等飲料”等要求。“而可樂、雪碧等碳酸類飲料,恰恰是現在年輕人離不開的。”李玉山說。

女性過度晚婚晚育

另外,女性過度晚婚晚育也是導致不孕不育的原因之一。一般情況下,新生兒患先天性愚型(先天性白癡)的幾率是1/800,但如果女性生育年齡在45歲以上,嬰兒患先天性愚型的幾率可能就會上升到1/25,甚至流產。不少女性反複刮宮、經期同房,也極易導致不孕不育。

■人工輔助生育隱患

可能增加後代畸形比例

人工授精、試管嬰兒技術的完善,給不孕不育夫妻帶來了福音。但王興玲說,在聯合年會上有位專家指出,其實這也違背了自然規律,因為部分流產或不孕是大自然優勝劣汰的一種方式。人工輔助生殖,卻繞過了精子正常選擇的階段,“可能不好的基因又要傳給下一代了。”雖然通過了遺傳學、功能學、形態學等嚴格的篩查,但有可能隔代遺傳的疾病,是現階段無法查出的。

在我國,第一例試管嬰兒今年快20歲。20年的時間太短,還不能看出這種技術帶來的變化。但在國外已經有了這樣的數據,“有研究說,這樣的孩子發生疾病和畸形的幾率,略高於正常生育的孩子”。